弓膜沟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23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弓膜沟植方法,播种时,先开种植沟两条,种植沟间堆成土埂,土埂斜面与种植沟斜面近似直线,在沟底播种,用塑膜将土埂和两侧种值沟覆盖,使膜中段紧贴土埂顶部,膜边用土压实封严。用利器将幼苗上方塑膜划开放苗,用土沿种植沟两侧面下滑压住膜边。该发明专利技术集沟植、塑膜弓棚和苗侧覆盖为一体,具有结构简单,抗灾性强,早熟增产,省地省膜利于机械作业等优点,特别适于以“密植”为中心的栽培体系。(*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弓膜沟植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弓膜沟植方法。传统的塑膜覆盖种植技术,目前采用较多的覆盖方式有平覆式,起垅式和平覆沟种式,在出苗期间容易发生高温烫苗、遇雨板结难出苗,或积雨水塌膜压苗等现象,容易造成伤苗,存在受自然气侯影响大,抗灾能力差之弱点。完成放苗、覆土工序时间长,既降温、跑墒,又费工费时,不利机械作业,直接影响生长发育,增大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难以发挥塑膜地面覆盖的增产、增收的优势。上述覆盖方式多属根压覆盖,残膜回收难,易污染土壤。为解决上述不足之处,“棉花地膜沟棚覆盖及其栽培研究”(韩学信卫芳莲山西农业大学《中国棉花》1985.NO.1.P35-37)一文中,公开了一种沟棚覆盖栽培技术,其方法是:播种前先在宽行距中间做一小埂,埂高4寸左右,埂底宽8寸。播种沟两边要形成小埂,用幅宽80厘米地膜覆盖两行棉花,呈弓棚状。使棚顶部至播种沟相距4~5寸,此种栽培技术主要适宜“减株增枝”的栽培体系,对“密植”为中心的栽培体系难以适用,也不利于机械放苗、覆土、收膜、培土等作业。本专利技术的目在于提供一种集沟植优势和塑模弓棚效应为一体的具有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增温增光、保墒增墒、利于机械作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弓膜沟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播种时:(1)先开种植沟两条,将种植沟间构成土埂,使其顶部呈平整圆弧面,土埂斜面与种植沟斜面近似直线;(2)再在种植沟底播种,然后用塑膜将土埂和两侧种植沟覆盖,使塑膜中段紧贴土埂顶部圆弧面,膜向两侧下方绷 紧,膜边用土封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弓膜沟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播种时:(1)先开种植沟两条,将种植沟内的土堆在种植沟间构成土埂,使其顶部呈平整圆弧面,土埂斜面与种植沟斜面近似直线;(2)再在种植沟底播种,然后用塑膜将土埂和两侧种植沟覆盖,使塑膜中段紧贴土埂顶部圆弧面,膜向两侧下方绷紧,膜边用土封严。2、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宪良
申请(专利权)人:石河子棉花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