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必胜专利>正文

一种双层桁架结构旋转刮板多向刮取料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02226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桁架结构旋转刮板多向刮取料耙系统,包括耙架、刮板、驱动链轮和改向链轮,耙架为双层桁架结构,包括三角形的上层桁架和下层桁架,上层桁架和下层桁架均包括多根垂直交叉连接的横梁、竖梁,所有横梁端部通过斜梁连接,上层桁架的交叉点与下层桁架对应的交叉点之间通过支撑杆连接固定;下层桁架最底端的横梁下方设置底梁,底梁与下层桁架上的竖梁垂直交叉连接;驱动链轮固设在底梁后部,对应的改向链轮固设在与驱动链轮对应的最上方的横梁前部,链轮上固定链条,刮板固设在链条上。该料耙耙架轻、底梁截面小、料耙底梁不易堵料、料耙耙架变形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桁架结构旋转刮板多向刮取料耙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施工设备,涉及取料机,具体公开了取料机中的一种双层桁架结构旋转刮板多向刮取料耙系统。
技术介绍
在水泥、石灰厂里取料时,都是通过料耙把物料耙下来后耙到取料机内的。现有的料耙如图1至图3中所示,采用单层耙架结构,即料耙装置均为平面三角形骨架,骨架最底边为底梁10,多组驱动链轮20固设在底梁前部,链轮上固定链条30,刮板40固设在链条上。这种料耙底梁截面很大,整体料耙较重。过重的料耙由于自身的重量问题,对其相连接的桥梁、中柱、回转支撑产生较大负载,实际运行中容易发生故障甚至损坏。同时,由于现有结构料耙底梁截面过大,导致旋转刮板的驱动链轮只能布置在底梁的前部,导致刮板刮取的粘性物料大都集结在底梁上,使该种料耙失去预期的使用效果。过重的耙架,自身也容易产生弯曲变形,久而久之,整体耙面已不是平面,而变成曲面,严重影响取料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料耙耙架过重、底梁截面过大、料耙底梁堵料、料耙耙架变形较大的问题的双层桁架结构旋转刮板多向刮取料耙系统。一种双层桁架结构旋转刮板多向刮取料耙系统,包括耙架、刮板、驱动链轮和改向链轮,耙架为双层桁架结构,包括三角形的上层桁架和下层桁架,上层桁架和下层桁架均包括多根垂直交叉连接的横梁、竖梁,所有横梁端部通过斜梁连接,上层桁架的交叉点与下层桁架对应的交叉点之间通过支撑杆连接固定;下层桁架最底端的横梁下方设置底梁,底梁与下层桁架上的竖梁垂直交叉连接;驱动链轮固设在底梁后部,对应的改向链轮固设在与驱动链轮对应的最上方的横梁前部,链轮上固定链条,刮板固设在链条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横梁、竖梁、斜梁等组成的双层桁架结构的杷架重量轻、不易变形,因为双层桁架结构的杷架具有上述优点,所以杷架的底梁截面不用设置的太大,驱动链轮设置在底梁的后部,使得料被耙下时不会进入底梁,底梁不会堵料。进一步的,上层桁架中的横梁、竖梁交叉点之间连接有斜杆一。斜杆一起到加强耙架的作用。进一步的,上层桁架最底端的横梁交叉点与底梁交叉点之间连接有斜杆二。斜杆二起到加强耙架的作用。进一步的,上层桁架的交叉点与下层桁架竖直斜对应的交叉点之间连接加强梁。加强梁起到加强耙架的作用。进一步的,驱动链轮和改向链轮在耙架上设置多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耙架改进后重量相比之前显著降低,刚度提高。大大降低了由于自身重量给桥梁和中柱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采用了双层桁架结构来控制刚度,所以耙架的底梁可大大的降低截面尺寸,所以刮板的驱动链轮就可以布置在底梁的后部,这样刮取的原料就可以不经过底梁而直接流到料堆底部,不易堵料。附图说明图1为未改进前的料耙的平面视图;图2为未改进前的料耙的侧视图;图3为未改进前的料耙的布置形式示图;图4为改进后的料耙的平面视图;图5为改进后的料耙的侧视图;图6为改进后的料耙的布置形式示图。图中,10、底梁;20、驱动链轮;30、链条;40、刮板;50、桥梁;60、中转及回转支撑;1、横梁;2、竖梁;3、斜梁;4、支撑杆;5、底梁;6、斜杆一;7、斜杆二;8、加强梁;9、驱动链轮;11、改向链轮;12、刮板;13、上层桁架;14、下层桁架;15、链条。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4至图6,一种双层桁架结构旋转刮板多向刮取料耙系统,包括耙架、刮板12、驱动链轮9和改向链轮11,耙架为双层桁架结构,包括三角形的上层桁架13和下层桁架14,上层桁架13和下层桁架14均包括多根垂直交叉连接的横梁1、竖梁2,所有横梁1端部通过斜梁3连接,上层桁架13的交叉点与下层桁架14对应的交叉点之间通过支撑杆4连接固定;下层桁架14最底端的横梁1下方设置底梁5,底梁5与下层桁架14上的竖梁2垂直交叉连接;驱动链轮9固设在底梁5后部,对应的改向链轮11固设在与驱动链轮9对应的最上方的横梁1前部,链轮上固定链条,刮板12固设在链条上。进一步的,上层桁架13中的横梁1、竖梁2交叉点之间连接有斜杆一6。斜杆一6起到加强耙架的作用。进一步的,上层桁架13最底端的横梁1交叉点与底梁5交叉点之间连接有斜杆二7。斜杆二7起到加强耙架的作用。进一步的,上层桁架13的交叉点与下层桁架14竖直斜对应的交叉点之间连接加强梁8。加强梁8起到加强耙架的作用。进一步的,驱动链轮9和改向链轮11在耙架上设置多组。经过改进之后,料耙耙架重量相比之前降低20%,刚度比原来提高了10%。大大降低了由于自身重量给桥梁和中柱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采用了双层桁架结构来控制刚度,所以耙架的底梁5可大大的降低截面尺寸,所以刮板12的驱动链轮9就可以布置在底梁5的后部,这样刮取的原料就可以不经过底梁5而直接流到料堆底部,不易堵料。料耙耙架刚度提高,耙架不易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桁架结构旋转刮板多向刮取料耙系统,包括耙架、刮板(12)、驱动链轮(9)和改向链轮(11),其特征在于,/n耙架为双层桁架结构,包括三角形的上层桁架(13)和下层桁架(14),上层桁架(13)和下层桁架(14)均包括多根垂直交叉连接的横梁(1)、竖梁(2),所有横梁(1)端部通过斜梁(3)连接,上层桁架(13)的交叉点与下层桁架(14)对应的交叉点之间通过支撑杆(4)连接固定;下层桁架(14)最底端的横梁(1)下方设置底梁(5),底梁(5)与下层桁架(14)上的竖梁(2)垂直交叉连接;/n驱动链轮(9)固设在底梁(5)后部,对应的改向链轮(11)固设在与驱动链轮(9)对应的最上方的横梁(1)前部,链轮上固定链条,刮板(12)固设在链条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桁架结构旋转刮板多向刮取料耙系统,包括耙架、刮板(12)、驱动链轮(9)和改向链轮(11),其特征在于,
耙架为双层桁架结构,包括三角形的上层桁架(13)和下层桁架(14),上层桁架(13)和下层桁架(14)均包括多根垂直交叉连接的横梁(1)、竖梁(2),所有横梁(1)端部通过斜梁(3)连接,上层桁架(13)的交叉点与下层桁架(14)对应的交叉点之间通过支撑杆(4)连接固定;下层桁架(14)最底端的横梁(1)下方设置底梁(5),底梁(5)与下层桁架(14)上的竖梁(2)垂直交叉连接;
驱动链轮(9)固设在底梁(5)后部,对应的改向链轮(11)固设在与驱动链轮(9)对应的最上方的横梁(1)前部,链轮上固定链条,刮板(12)固设在链条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必胜刘洋黄春英
申请(专利权)人:陈必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