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辉星专利>正文

艺术窗帘的创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15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艺术窗帘的创新结构,它包含:一轨道,为一管状体,其周面顶缘沿轴向设一开口,开口二侧向下延伸二上导轨,轨道内壁向上延伸二下导轨与二上导轨对应;预定数目的环体,其周缘顶端向下延伸一柱部,柱部二侧分别枢设一滚轮,环体底端设一耳部以供钩设,环体以其滚轮置于二导轨沿轨道滑移;二导绳件,各有一*形板体的嵌掣部,嵌掣部横设一杆部,于杆部枢设预定数目的滑轮,二导绳件嵌掣于轨道二端;一拉绳,设于轨道内,绕设于二导绳件的滑轮间。(*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窗帘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可借助拉绳操控窗帘布幔开启、闭合的艺术窗帘的创新结构。请参阅图1,该图示出了一惯用艺术窗帘,其轨道的整体设计相当美观,该轨道不同于一般窗帘的轨道,其为一中空管体,周面设有规则花纹并作镀金处理,该艺术窗帘设置后,该轨道凸露于窗帘布幔之上,使人得以感受其美感式样。上述艺术窗帘10的结构包含一管状轨道12;预定数止的支架14,每一支架14前端形成一半圆形的嵌接部141,该嵌接部141螺设一螺丝142,支架14后端形成二脚部143,该支架14以该嵌接部141搭接于该轨道12再以该螺丝142螺固轨道12,将该二脚部143设于墙上即得固持该轨道12;预定数目的环体16,套设于该轨道12,每一环体16的底缘向下延伸一耳部161,用以供窗帘布幔18的钩件181钩设;二端套19套设于该轨道12二端,以修饰轨道。该艺术窗帘在外形上虽能引人入胜,但其结构特点却也产生下列几项缺陷与不便一、布幔18的开启、闭合并无其他构件可以操控,须以人手分别拉动二布幔始能达成遮蔽效果,操作不便。二、各环体16套设于该轨道,其在该轨道12上的移动方式是与该轨道12形成滑动磨擦的状态达成,易造成磨损。三、每一布幔18是挂设于数个环体16上,布幔18上缘的边角亦均挂钩于一环体16,拉动布幔使二布幔靠合遮蔽时,二布幔的相对的环体16a仅能相互贴靠并无法重叠交集,因此该二布幔间即无法完全密合而产生缝隙。四、该窗帘设置后,由正面观之,会看到该等支架14的嵌接部141与该螺丝142形成凸兀,破坏该轨道12的美感。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艺术窗帘的创新结构,得以拉绳控制窗帘布幔的开启与遮蔽。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艺术窗帘的创新结构,其环体与轨道的相对运动是以滚动的方式达成以减少磨损。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艺术窗帘的创新结构,其二布幔相互靠合时,其交接处得以重叠交集,使之具有完全遮蔽效果。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艺术窗帘的创新结构,以使窗帘设置后不易看见固持轨道的支架,保持轨道的美感。为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而提出的一种艺术窗帘的创新结构,它包含有一轨道,为一管状体;预定数目的环体,每一环体的底缘向下延伸一耳体;该些环体套设于该轨道从而得以沿该轨道滑移,该些耳部供窗帘布幔的钩件钩挂;二端盖,为中空的圆柱体,一端封闭,该二端盖分别以其开口端套设于该轨道二端;预定数目的支架,用以固持该轨道于壁面;其特征在于该轨道周面顶缘沿轴向开设一透空的开口,再沿该开口二侧向下延伸二上导轨,该轨道内壁向上延伸二下导轨与该些上导轨对应,并相互保持预定距离;每一环体内周缘顶端向下延伸一柱部,该柱部二侧面分别向外延伸二轴部,再于各轴部枢设一滚轮,该各环体的柱部容置于该轨道的开口中,该些滚轮承置于该二下导轨,使该些环体得以借助该滚轮沿该轨道轴向滑移;各端盖开口底缘沿轴向向内设一凹陷的预定长度缺口;该结构更包含有二导绳件,每一导绳件具有一呈平置状的匚形板体的嵌掣部,该嵌掣部的二侧板横向设一杆部,并于该杆部枢设有预定数目的滑轮,该二导绳件设于该轨道二端,分别以其嵌掣部的二侧板嵌掣于该轨道内壁而包容于各端盖内;一拉绳,设于该轨道内,绕设于该二导绳件的滑轮间,该拉绳再扣设于左、右窗帘布幔相对的环体的柱部,拉绳之一端侧自一端盖的缺口穿出以供人手拉动,以作动供左、右布幔扣设的环体相对地靠合、分离。借此,拉动拉绳得以带动该些环体,使布幔开启、靠合;而环体借助滚轮于轨道上滑移而减少磨损。本技术所提供的艺术窗帘的创新结构,其另一特征在于其中该各支架包含一概呈冂形的本体与一夹持件,该本体的后直立侧板设有预定数目的枢接孔,其顶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一预定长度的槽孔,其前直立侧板则设一透孔,再于该前直立侧板底端向前延伸一片状的抵持部;该夹持件概呈一板体,其底端向后水平延伸一板状的顶持部,其端面开设一螺孔,顶端则向上向二侧延伸一翼部,该翼部穿设于该槽孔而横置该槽孔顶面,使之可沿该槽孔滑移;该结构更包含有一螺栓,以可不脱落的方式穿设于该本体的透孔而螺接该夹持件的螺孔借以控制夹持件的滑移,该些支架再以其本体的抵持部与该夹持件的顶持部自该轨道顶缘的开口顶持该二上导轨而固持轨道。支架固持该轨道时,并不会突出于轨道前缘,故不破坏轨道美感。本技术所提供的艺术窗帘的创新结构,其再一特征在于该结构更包含有一组窗帘导片,包括一左导片与一右导片,该些导片的一端均具有一向外弯折的延伸部,该延伸部再设有套孔供窗帘布幔的钩件钩挂,该二导片以其体身分别设于左、右布幔可对的环体,以随该些环体位移,环体靠合时,该二导片的延伸部可相对重叠。借助该组窗帘导片,窗帘布幔靠合时得以相互重叠而不形成缝隙。由此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下列优点一、借助拉动该拉绳得以带动该些环体沿轨道滑移,进而控制窗帘布幔的启闭,方便迅速,没有惯用窗帘结构须以手拉动布幔的不便。二、环体于轨道上的位移是借助滚轮以滚动方式实现,可减少环体与轨道的磨损。三、窗帘布幔遮蔽时,得以借助该组窗帘导片使布幔间的交接处重叠,达成完成遮蔽的效果。四、该些支架固持轨道顶缘,并未凸伸于轨道的前缘,从而可保持轨道的整体美感。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于后,其中图1为一惯用窗帘轨道的立体局部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为图2的部分分解立体图;图4为图2的4-4截面的剖面图,显示该环体与该轨道的嵌接状态;图5是图2的5-5截面的剖面图,显示支架固持轨道,以及导绳件二侧板嵌掣于轨道。图6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操作示意图。首先请参阅图2、3和4,本技术所提供的艺术窗帘的创新结构20包含有一轨道30,为一管状体,其周面顶缘沿轴向开设一预定宽度的透空的开口32,沿该开口32二侧向下延伸二上导轨34,该轨道30内部沿轴向设一水平的板部35,于该板部35顶面同向向上延伸二下导轨36与该二上导轨34对应,该上、下导轨34、36间保持预定距离。预定数目的环体40,每一环体40的内周缘顶端向下延伸一柱部42,该柱部42的端面开设二呈上下排列的穿孔43,其二侧面则向外延伸二轴部44,该二轴部44的轴向与该环体40周面位于同一平面,于每一轴部44枢设一滚轮46,该环体42底缘另向下延伸一耳部48,该耳部48开设一贯穿的圆孔49。该些环体40套设于该轨道30(如图4所示),该柱部42位于该开口32内,该二滚轮46承置于该二个下导轨36,其轮面顶缘则受该二个上导轨34约束而不会脱出,每一环体40的二滚轮46得以沿该二个下导轨36滚动,使各环体40得以沿该轨道30轴向滑移。该些耳部48的圆孔49为供窗帘布幔90的钩件901钩设,以使该些环体40滑移时,得以带动该布幔90。二导绳件50、52,每一导绳件50、52具有一呈平置的匚形板体的嵌掣部54、55,并于该嵌掣部54、55二侧板541、551设一横向的杆部56、57,其中该左导绳件50于其杆部56上设置二滑轮58,该右导绳件52于其杆部57设置一滑轮59,该二导绳件50、52嵌掣于该轨道30二端,以其嵌掣部54、55的二侧板541、551嵌掣于该轨道30内部,如图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艺术窗帘的创新结构,该结构包含有:一轨道,为一管状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艺术窗帘的创新结构,该结构包含有一轨道,为一管状体;预定数目的环体,每一环体的底缘向下延伸一供窗帘布幔的钩件钩佳的耳部,该些环体套设于该轨道,而得以沿该轨道滑移;二端盖,为中空的圆柱体,一端封闭,该二端盖分别以其开口端套设于该轨道二端;预定数目的支架,用以固持该轨道于壁面;其特征在于该轨道周面顶缘沿轴向开设一透空的开口,再沿该开口二侧向下延伸二上导轨,该轨道内壁向上延伸二下导轨与该些上导轨对应,并相互保持预定距离;每一环体内周缘顶端向下延伸一柱部,该柱部二侧面分别向外延伸二轴部,再于各轴部枢设一滚轮,该各环体的柱部容置于该轨道的开口中,该些滚轮承置于该二下导轨,使该些环体得以借助该滚轮沿该轨道轴向滑移;各端盖开口底缘没轴向向内设一凹陷的预定长度的缺口;更包含有二导绳件,每一导绳件具有一呈平置状的ㄈ形板体的嵌掣部,该嵌掣部的二侧板横向设一杆部,并于该杆部枢设有预定数目的滑轮,该二导绳件设于该轨道二端,分别以其嵌掣部的二侧板嵌掣于该轨道内壁,而包容于各端盖内;一拉绳,设于该轨道内,绕设于该二导绳件的滑轮间,该拉绳扣设于左、右窗帘布幔相对的环体的柱部,拉绳之一端侧自一端盖的缺口穿出以供人手拉动,从而作动使左、右布幔扣设的环体相对地靠合、分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辉星
申请(专利权)人:林辉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