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结合猪瘟病毒Erns蛋白的多肽序列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1895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涉及猪瘟病毒Erns蛋白亲和多肽及应用,该多肽由计算机模拟的虚拟分子对接技术设计而成,序列为WRHYIH。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同源建模获得的猪瘟Erns蛋白晶体结构为模板,根据虚拟分子筛选技术,获得多肽序列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条结合猪瘟病毒Erns蛋白的多肽序列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针对猪瘟病毒Erns蛋白能够特异性结合的多肽设计及应用,属于靶向猪瘟病毒Erns蛋白的亲和多肽设计及其在猪瘟病毒检测方面的应用。
技术介绍
猪瘟(Classicalswinefever,CSF)为猪瘟病毒(Classicalswinefevervirus,CSF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及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高热、内出血、体内白细胞减少及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呈世界性分布,被国际兽医局列为A类传染病。猪瘟病毒为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基因组长约12.3kb,编码4个结构蛋白和7个非结构蛋白,E0蛋白又称为Erns蛋白,是CSFV的第一个囊膜糖蛋白,主要以同源二聚体的形式锚定与CSFV表面,是病毒所有结构蛋白中唯一能够分泌到细胞上清中的蛋白,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抵抗CSFV感染的中和保护抗体。随着固相组合化学、高通量筛选技术及噬菌体表面展示等技术的发展,为大规模的构建及合成多肽库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组合化学合成肽库筛选到的多肽具有无靶向性、耗时长、反应溶剂局限性等缺点;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到的肽库具有肽库容量小、肽库多样性受宿主细胞对多肽种类的选择影响、线性合成后活性消失等缺点。因此,目前大多数人选择利用基于结构模型的计算机辅助多肽设计技术,即分子对接技术。利用虚拟分子对接技术筛选多肽具有耗时短、操作简单高效、特异性强及亲和力强等优点,且具有靶向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通过计算机模拟的虚拟分子对接技术,设计了能够靶向结合猪瘟病毒Erns蛋白的亲和多肽,其序列为WRHYIH,命名为P1。人工固相合成P1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等离子体共振试验(SPR)检测及鉴定其与蛋白之间的特异性及亲和力。结果表明,P1与猪瘟病毒Erns蛋白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及较高的亲和力。由此可见,由本专利技术设计而成的多肽序列能够用于以与猪瘟Erns蛋白结合为基础的相关研究,例如:蛋白纯化、病毒检测等。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条结合猪瘟病毒Erns蛋白的多肽序列为线性多肽,其序列为P1:WRHYIH。所述多肽序列,包括以所述的P1序列为核心,任何对P1序列所进行的相应调整或修饰,修饰材料包括但不限制在生物素、亲和素、磁珠、纳米材料、荧光材料、酶类及特定的蛋白质上。所述多肽序列,将P1序列用于任何猪瘟病毒的快速检测、鉴定,包括但不局限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等离子共振试验检测。一种所述的多肽序列在制备猪瘟病毒快速检测试剂或试剂盒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以同源建模的猪瘟病毒Erns蛋白为基础,利用虚拟分子对接技术设计,合成筛选出一条能够与猪瘟病毒Erns蛋白结合的多肽序列P1,该多肽具有性质稳定、结构简单、无免疫原性、易于合成及修饰,且易溶于水等优点。(2)本专利技术设计出的P1序列与猪瘟病毒Erns蛋白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除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Erns蛋白的交叉反应较高外,与其他蛋白反应较低。(3)本专利技术设计出的P1序列与猪瘟病毒Erns蛋白的亲和力较高,多肽与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平衡解离常数KD为4.97×10-7M,即497nM,说明亲和力较好。(4)本专利技术与传统噬菌体多肽筛选相比,具有操作简单,筛选强度低,研发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等优势,并可通过计算机模拟实施虚拟分子对接,实现猪瘟Erns蛋白特定位点的靶向结合,为实现对猪瘟Erns蛋白进行结构功能解析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持。通过对P1序列进行标记,可实现对猪瘟病毒Erns蛋白进行定性和定量快速检测。附图说明图1为猪瘟病毒Erns蛋白同源建模活性口袋结构展示图。图2为P1序列与猪瘟病毒Erns蛋白的对接结果展示图。图3为P1序列与猪瘟病毒Erns蛋白的SPR亲和力鉴定结果。其中,纵坐标代表传感器所检测到的信号值;横坐标代表样品在传感器中相互作用的时间。图中,从上到下各曲线对应的P1溶液浓度逐渐降低,各曲线对应浓度分别为:依次稀释成625μM、312.5μM、156.25μM、78.125μM、39μM、19.5μM。图4为P1序列与猪瘟病毒Erns蛋白的ELISA鉴定结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分子对接及虚拟肽库的筛选1、Erns蛋白的准备从PDB数据库中搜寻牛病毒性腹泻病毒Erns蛋白的晶体结构(PDBID:4DWC),借助计算机程序对晶体结构进行分析,选出对接活性区域(见图1),进行分子对接。2、虚拟多肽库的设计借助计算机程序,采用逐个氨基酸延长的方式,以对接情况最佳的氨基酸残基为核心,再逐个增加氨基酸,实现对输入目标多肽进行批量生成,以满足分子对接计算机程序的自动调用和处理。虚拟多肽均以直链的形式生成,虚拟多肽库生成的多肽以2-9个氨基酸残基为宜。3、对接结果的评断分别计算多肽与蛋白结合的自由能、氢链、范德华力和疏水作用力等力学参数进行综合评定,以此来判定筛选结果,并筛选得到P1,其多肽序列为WRHYIH(SEQIDNO.1),其与猪瘟Erns蛋白对接的相互作用位置结果见图2。实施例2P1序列与人工表达Erns蛋白的亲和力鉴定1、将人工表达纯化的猪瘟Erns蛋白用PBS液以及配套的芯片激活缓冲液稀释为250μg/mL(蛋白量计),采用活泼酯法,先将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N-羟基琥珀酰亚胺(EDC/NHS,体积比1:1)注入装有羧基芯片的SPR检测仪中,将芯片上的羧基完全展示在表面,并活化芯片上的羧基基团,再将猪瘟Erns蛋白注入SPR检测仪中;保证EDC/NHS和蛋白分别与羧基芯片相互作用5min,实施猪瘟Erns蛋白与羧基芯片的偶联。偶联完成后,该传感芯片用于测量猪瘟Erns蛋白与P1序列之间的相互作用。2、向传感器中注入200μLPBS缓冲液(pH7.4),以150μL/min的最大流速运行缓冲液,达到信号基线后,将缓冲液的运行流速降至最小,即20μL/min,以获得较为稳定的基线。3、将合成的P1用PBS缓冲液(pH7.4)稀释,依次稀释成625μM、312.5μM、156.25μM、78.125μM、39μM、19.5μM不同浓度的P1溶液,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向传感器中注入200μL多肽溶液,运行样品时均采用20μL/min的流速,并与传感器相互作用5min,再以PBS缓冲液冲洗5min。每一个循环结束后,将250μL0.25%SDS溶液注入传感器,用于解离剩余结合在蛋白上的P1。最终以得到的不同浓度的P1多肽溶液与猪瘟Erns蛋白相互作用的结合与解离曲线为依据,对P1序列和Erns蛋白进行亲和力分析。结果表明,P1序列与人工表达的猪瘟Erns蛋白具有较好的亲和性结合,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平衡解离常数KD值为4.97×10-7M即497nM(见图3)。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条结合猪瘟病毒Erns蛋白的多肽序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肽为线性多肽,其序列为P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条结合猪瘟病毒Erns蛋白的多肽序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肽为线性多肽,其序列为P1:WRHYI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序列,其特征在于,包括以所述的P1序列为核心,任何对P1序列所进行的相应调整或修饰,修饰材料包括但不限制在生物素、亲和素、磁珠、纳米材料、荧光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改平王爱萍王方雨刘东民周景明赵建国刘燕凯丁培杨冯景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