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粗陶瓷保存罐的生产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1802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粗陶瓷保存罐的生产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在生产时需要用到以下原料和生产工具:硅藻土30份~50份、煅烧滑石10~14份、叶腊石11~15份、硅灰石12~15份、球粘土12~15份、钠长石8~10份、竹炭粉0.1~0.5份、石英11~15份;点火对胚体进行烧制,使泥坯和釉层在高温中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成型,此时等到冷却之后,就可以得到成品的陶瓷保存罐;原料采用了硅藻土为主要原料进行烧制,减少了高岭土的使用,硅藻土的使用减轻了从环境中开采高岭土的量,从而减轻了环境的负担,增加了该配方的环保性,配合内部添加的少量竹炭粉,可以对保存罐内部的异味进行吸附,从而保护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提高了该保存罐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粗陶瓷保存罐的生产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陶瓷制品
,具体为一种环保粗陶瓷保存罐的生产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普通储物罐,保鲜盖产品将食物储存保鲜定义为只要容器密封性良好,就可达到保鲜效果。科学证明这是一个误区。普通保鲜盒具密封特性,但盒内仍有氧存在,而氧恰是能否真正保鲜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直空保鲜技术,从根本解决问题,保证容器内部低氧、低压。形成真正真空保鲜。平时我们都会用储物罐来蕴藏一些糖果、饼干等零食小吃,或储存厨房用的豆子、腌制的小菜等等。不同的物品要用不同的储物罐。依照不同材料分为:玻璃储物罐、塑料储物罐、陶瓷储物罐、不锈钢储物罐。但是常见的保存罐多为塑料制品,其中容易散发出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同时部分陶瓷保存罐的质量参差不齐,就会容易产生破裂,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环保粗陶瓷保存罐的生产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环保粗陶瓷保存罐的生产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环保粗陶瓷保存罐的生产及其制备方法在生产时需要用到以下原料和生产工具:硅藻土30份~50份、煅烧滑石10~14份、叶腊石11~15份、硅灰石12~15份、球粘土12~15份、钠长石8~10份、竹炭粉0.1~0.5份、石英11~15份、水碓舂一个、辘转车一台。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环保粗陶瓷保存罐的生产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硅藻土30份~50份、煅烧滑石10~14份、叶腊石11~15份、硅灰石12~15份、球粘土12~15份、钠长石8~10份、竹炭粉0.1~0.5份、石英11~15份,将原材料中的颗粒较大的部分先以人工用铁锤敲碎至鸡蛋大小的块状,再将全部原料加入,利用水碓舂打成粉状,淘洗,除去杂质,沉淀后制成砖状的泥块;S2:然后去除步骤S1中制得的泥块,再用水调和泥块,去掉渣质,用双手搓揉,或用脚踩踏,把泥团中的空气挤压出来,并使泥中的水分均匀;S3:再进行拉坯∶将泥团摔掷在辘转车的转盘中心,随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坯体的大致模样;;S4:再进行印模,印模的外形是按坯体内形弧线旋削而成的,将晾至半干的坯覆在模种上,均匀按拍坯体外壁,然后脱模;S5:然后是利坯,将步骤S4中去下的半干的坯放于辘轳机上,转动转盘,用刀旋削,使坯体厚度适当,表里光洁,这是一道技术要求很高的工序;利坯,也称“修坯”或“旋坯”,是最后确定器物形状的关键环节,并使器物表面光洁、形体连贯、规整一致;S6:取来步骤S56中,修理好的胚体,将加工成型后的胚体摆放在木架上晾晒;S7:等到步骤S6中晾晒的胚体晾晒过程结束之后,开始进行烧窑的准备,首先把陶瓷制品装入匣钵,再砌窑门,绕后准备点火烧窑,燃料是松柴;测看火候,掌握窑温变化,决定停火时间;S8:开始点火对胚体进行烧制,使泥坯和釉层在高温中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成型,此时等到冷却之后,经检验合格后,就可以得到成品的陶瓷保存罐。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3中,拉坯成型首先要熟悉泥料的收缩率;内部加入了硅藻土的胚体拉胚率大致为18—20%,根据大小品种和不同器型及泥料的软硬程度予以放尺;由于景德镇瓷泥的柔软性,拉制的坯体均比之其他黏土成型的要厚;拉坯不仅要注意到收缩率,而且还要注意到造型;如遇较大尺寸的制品,则要分段拉制。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5中,利坯在操作时不仅需要熟悉泥料性能,而且要熟练掌握造型的曲线变化和烧成时各部位的收缩比,以及各部分留泥的厚薄程度;一般来说,同一器物的不同部位,坯体厚度各不相同,因为不同部位在高温烧成时的收缩率和受力情况不一致,因而利坯时应控制不同部位的泥坯厚度,以防止其烧造时变形;利坯时对于坯体厚薄程度的控制及其识别方法是掌握利坯技术和确保利坯质量的关键。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6中,此时在晾晒过程中,可以根据加工这的要求在胚体上将装饰纹样通过印刷的手段,印制在纸或塑料薄膜上,再用某种溶剂将印好的画纸贴在坯胎表面。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7中,烧窑时间过程约一昼夜,温度在1300度左右;先砌窑门,点火烧窑,燃料是松柴,把椿工技术指导,测看火候,掌握窑温变化,决定停火时间。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8中,陶瓷半成品入窑前一定要干透,否则容易“烧炸”;装窑时陶瓷半成品所放的窑位也很重要;开始烧时,升温一定要慢,窑炉内的温度应逐渐升高,至少达到400℃后烧制的速度才可以加快一些;最好是一小时记录一次烧成温度。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7中,在装窑釉烧时,需要特别小心,与素烧(没上釉的坯)不同,陶器之间相互不能接触,否则一旦融化,它们就可能粘在一起;窑室后部装大器匣钵,前部装小器匣钵,“前紧后松”是最合理的火路安排。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8中,成品烧好之后,需要进行检验;检验用看、摸、听的方法最简单;先及时看作品有无明显的变形或开裂,口部是否规范,釉面有无脱落或“起泡”,釉色是否纯,是否有杂质或污点;再就是用手触摸口、身、底是否有粗糙、划手之感,如果有就应该技术处理;最后用金属棒或其他硬件东西轻敲陶品,听其声音是否清脆、悦耳,是否有破裂之声。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原料采用了硅藻土为主要原料进行烧制,减少了高岭土的使用,硅藻土的使用减轻了从环境中开采高岭土的量,从而减轻了环境的负担,增加了该配方的环保性,配合内部添加的少量竹炭粉,可以对保存罐内部的异味进行吸附,从而保护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提高了该保存罐的实用性。2、本专利技术中,在制得成品之前,进行了多道检验工序,从而保证了烧得的成品率,提高了该保存罐的出厂质量,保证了该保存罐的使用寿命,为更多的使用者带来了便利。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环保粗陶瓷保存罐的生产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环保粗陶瓷保存罐的生产及其制备方法在生产时需要用到以下原料和生产工具:硅藻土30份、煅烧滑石10份、叶腊石11份、硅灰石12份、球粘土12份、钠长石8份、竹炭粉0.1~0.5份、石英11~15份、水碓舂一个、辘转车一台。所述环保粗陶瓷保存罐的生产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硅藻土30份、煅烧滑石10份、叶腊石11份、硅灰石12份、球粘土12份、钠长石8份,将原材料中的颗粒较大的部分先以人工用铁锤敲碎至鸡蛋大小的块状,再将全部原料加入,利用水碓舂打成粉状,淘洗,除去杂质,沉淀后制成砖状的泥块;S2:然后去除步骤S1中制得的泥块,再用水调和泥块,去掉渣质,用双手搓揉,或用脚踩踏,把泥团中的空气挤压出来,并使泥中的水分均匀;S3:再进行拉坯∶将泥团摔掷在辘转车的转盘中心,随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坯体的大致模样;步骤S3中,拉坯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粗陶瓷保存罐的生产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保粗陶瓷保存罐的生产及其制备方法在生产时需要用到以下原料和生产工具:硅藻土30份~50份、煅烧滑石10~14份、叶腊石11~15份、硅灰石12~15份、球粘土12~15份、钠长石8~10份、竹炭粉0.1~0.5份、石英11~15份、水碓舂一个、辘转车一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粗陶瓷保存罐的生产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保粗陶瓷保存罐的生产及其制备方法在生产时需要用到以下原料和生产工具:硅藻土30份~50份、煅烧滑石10~14份、叶腊石11~15份、硅灰石12~15份、球粘土12~15份、钠长石8~10份、竹炭粉0.1~0.5份、石英11~15份、水碓舂一个、辘转车一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粗陶瓷保存罐的生产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保粗陶瓷保存罐的生产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硅藻土30份~50份、煅烧滑石10~14份、叶腊石11~15份、硅灰石12~15份、球粘土12~15份、钠长石8~10份、竹炭粉0.1~0.5份、石英11~15份,将原材料中的颗粒较大的部分先以人工用铁锤敲碎至鸡蛋大小的块状,再将全部原料加入,利用水碓舂打成粉状,淘洗,除去杂质,沉淀后制成砖状的泥块;
S2:然后去除步骤S1中制得的泥块,再用水调和泥块,去掉渣质,用双手搓揉,或用脚踩踏,把泥团中的空气挤压出来,并使泥中的水分均匀;
S3:再进行拉坯∶将泥团摔掷在辘转车的转盘中心,随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坯体的大致模样;
S4:再进行印模,印模的外形是按坯体内形弧线旋削而成的,将晾至半干的坯覆在模种上,均匀按拍坯体外壁,然后脱模;
S5:然后是利坯,将步骤S4中去下的半干的坯放于辘轳机上,转动转盘,用刀旋削,使坯体厚度适当,表里光洁,这是一道技术要求很高的工序;利坯,也称“修坯”或“旋坯”,是最后确定器物形状的关键环节,并使器物表面光洁、形体连贯、规整一致;
S6:取来步骤S56中,修理好的胚体,将加工成型后的胚体摆放在木架上晾晒;
S7:等到步骤S6中晾晒的胚体晾晒过程结束之后,开始进行烧窑的准备,首先把陶瓷制品装入匣钵,再砌窑门,绕后准备点火烧窑,燃料是松柴;测看火候,掌握窑温变化,决定停火时间;
S8:开始点火对胚体进行烧制,使泥坯和釉层在高温中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成型,此时等到冷却之后,经检验合格后,就可以得到成品的陶瓷保存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保粗陶瓷保存罐的生产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拉坯成型首先要熟悉泥料的收缩率;内部加入了硅藻土的胚体拉胚率大致为18—20%,根据大小品种和不同器型及泥料的软硬程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兴农
申请(专利权)人:隆昌祥鑫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