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中供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17615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印刷供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集中供墨装置,其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压板和墨桶,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墨桶上方,还包括定位块、定位板和夹板,所述定位块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定位板的下板面上开设有与定位孔适配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一端与定位板的侧壁相连通,所述夹板由支撑部和夹持部组成的L型板状结构,夹板至少设置有两个且均铰接在定位板上,两个夹持部能够同时抵接在所述墨桶的筒壁上,当墨桶被加持在夹板之间且定位块卡舍在定位槽远离定位板侧壁的一端后,压板与墨桶桶口上下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将压板与墨桶桶口对准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中供墨装置
本技术涉及印刷供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集中供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印刷厂房内批量印刷时,印刷厂房内有很多台印刷机,每台印刷机都有一个独立的墨盒,当印刷机墨盒内的墨用完时,需要单独向每个印刷机的墨盒内加墨,耗费的人力较大,因此出现了集中供墨装置。参照图1,现有的集中供墨装置本体1包含底板11、气缸12、连接臂13、控制箱14、连杆15、压板16和墨桶17,底板11水平设置,气缸12竖直设置,气缸12缸筒背离活塞杆的一端固定在底板11上,连接臂13呈V型且V型开口朝下设置,连接臂13的一端固接在活塞杆的上端,控制箱14用于控制气缸等且控制箱14安装在连接臂13的下端,连杆15竖直设置且其上端固接在控制箱14的下部,压板16水平设置且固接在连杆15的另一端上,墨桶17设置在底板11上,压板14与墨桶17筒口适配,且能够竖直进入墨桶17内。当墨桶15内的油墨用完而更换墨桶17时,需要将压板16与墨桶17桶口对准后,才能将压板16压入桶口。每次更换墨桶17时,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准两者,每次都是工作人员对墨桶17的位置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中供墨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11)、压板(16)和墨桶(17),所述压板(16)设置在所述墨桶(17)上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块(2)、定位板(3)和夹板(5),所述定位块(2)固定在所述底板(11)上,所述定位板(3)的下板面上开设有与定位孔适配的定位槽(31),所述定位槽(31)的一端与定位板(3)的侧壁相连通,所述夹板(5)由支撑部(51)和夹持部(52)组成的L型板状结构,夹板(5)至少设置有两个且均铰接在定位板(3)上,两个夹持部(52)能够同时抵接在所述墨桶(17)的筒壁上,当墨桶(17)被加持在夹板(5)之间且定位块(2)卡舍在定位槽(31)远离定位板(3)侧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中供墨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11)、压板(16)和墨桶(17),所述压板(16)设置在所述墨桶(17)上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块(2)、定位板(3)和夹板(5),所述定位块(2)固定在所述底板(11)上,所述定位板(3)的下板面上开设有与定位孔适配的定位槽(31),所述定位槽(31)的一端与定位板(3)的侧壁相连通,所述夹板(5)由支撑部(51)和夹持部(52)组成的L型板状结构,夹板(5)至少设置有两个且均铰接在定位板(3)上,两个夹持部(52)能够同时抵接在所述墨桶(17)的筒壁上,当墨桶(17)被加持在夹板(5)之间且定位块(2)卡舍在定位槽(31)远离定位板(3)侧壁的一端后,压板(16)与墨桶(17)桶口上下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中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52)位于L型开口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墨桶(17)筒壁适配的弧形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中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52)背离L型开口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柱(53)和第一弹簧(54),所述支撑柱(53)倾斜设置且一端固接在夹持部(52)上,所述第一弹簧(5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夹持部(52)上和定位板(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中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集中供墨装置还包括安装板(7),所述安装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宇张景超孙畅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利丰雅高长城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