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菌型数码印花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17389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抑菌型数码印花面料,包括基布层、第一杀菌抑菌层、第二杀菌抑菌层、面料外层、防紫外线涂层和面料里层,第一杀菌抑菌层设置在基布层的一侧面上,第二杀菌抑菌层设置在基布层远离第一杀菌抑菌层的一侧面上,第一杀菌抑菌层和第二杀菌抑菌层关于基布层相对称设置,面料外层设置在第一杀菌抑菌层远离基布层的一侧面上,防紫外线涂层设置在面料外层远离第一杀菌抑菌层的一侧面上,面料里层设置在第二杀菌抑菌层远离基布层的一侧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里外两面均起到杀菌和抑菌的作用,具备优良的抑菌效果,可有效防止滋生细菌,可将紫外线阻挡在外,具备优良的防紫外线效果,对人体进行有效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抑菌型数码印花面料
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具体为一种抑菌型数码印花面料。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印花要求的不断升高,传统印花行业不得不从根本上进行革新,数码印花发展空间非常大。数码印花的生产过程就是通过各种数字化手段如:扫描、数字相片、图像或计算机制作处理的各种数字化图案输入计算机,再通过电脑分色印花系统处理后,由专用的RIP软件通过对其喷印系统将各种专用染料(活性、分散、酸性主涂料)直接喷印到各种织物或其它介质上,再经过处理加工后,在各种纺织面料上获得所需的各种高精度的印花产品,与传统印染工艺相比有很大的优势。目前,现有的数码印花面料一般结构较为简单,大都只具有一层布料,功能单一,不具备抑菌功能,易使得滋生细菌,且无法对紫外线进行阻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菌型数码印花面料,通过设置的第一杀菌抑菌层和第二杀菌抑菌层,可以对该抑菌型数码印花面料里外两面均起到杀菌和抑菌的作用,使得该抑菌型数码印花面料具备优良的抑菌效果,可有效防止滋生细菌,通过设置的防紫外线涂层,利用防紫外线涂层的防紫外的能力,将紫外线阻挡在外,使得该抑菌型数码印花面料具备优良的防紫外线效果,对人体进行有效保护,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抑菌型数码印花面料,包括:基布层;第一杀菌抑菌层,所述第一杀菌抑菌层设置在所述基布层的一侧面上;第二杀菌抑菌层,所述第二杀菌抑菌层设置在所述基布层远离所述第一杀菌抑菌层的一侧面上,所述第一杀菌抑菌层和所述第二杀菌抑菌层关于所述基布层相对称设置;面料外层,所述面料外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杀菌抑菌层远离所述基布层的一侧面上;防紫外线涂层,所述防紫外线涂层设置在所述面料外层远离所述第一杀菌抑菌层的一侧面上;面料里层,所述面料里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杀菌抑菌层远离所述基布层的一侧面上。优选的,所述基布层由经纱和纬纱垂直交织制成,且所述基布层的厚度为0.5-1.5mm。优选的,所述第一杀菌抑菌层包括杀菌层和抑菌层,所述抑菌层贴合在所述基布层上,所述杀菌层设置在所述抑菌层上,所述第二杀菌抑菌层与所述第一杀菌抑菌层的结构相同。优选的,所述杀菌层和所述抑菌层的厚度比为1:(1-2)。优选的,所述杀菌层为竹纤维杀菌布层,所述抑菌层为石墨烯抑菌布层。优选的,所述面料外层为梭织布,且所述面料外层为涤纶布、锦纶布、棉布中的任意一种。优选的,所述面料里层为针织布,且所述面料里层为涤纶布、锦纶布、棉布中的任意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的第一杀菌抑菌层和第二杀菌抑菌层,可以对该抑菌型数码印花面料里外两面均起到杀菌和抑菌的作用,使得该抑菌型数码印花面料具备优良的抑菌效果,可有效防止滋生细菌;2、通过设置的防紫外线涂层,利用防紫外线涂层的防紫外的能力,将紫外线阻挡在外,使得该抑菌型数码印花面料具备优良的防紫外线效果,对人体进行有效保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基布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杀菌抑菌层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布层;101、经纱;102、纬纱;2、第一杀菌抑菌层;201、杀菌层;202、抑菌层;3、第二杀菌抑菌层;4、面料外层;5、防紫外线涂层;6、面料里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抑菌型数码印花面料,包括基布层1、第一杀菌抑菌层2、第二杀菌抑菌层3、面料外层4、防紫外线涂层5和面料里层6。第一杀菌抑菌层2设置在基布层1的一侧面上,第二杀菌抑菌层3设置在基布层1远离第一杀菌抑菌层2的一侧面上,第一杀菌抑菌层2和第二杀菌抑菌层3关于基布层1相对称设置;通过设置的第一杀菌抑菌层2和第二杀菌抑菌层3,可以对该抑菌型数码印花面料里外两面均起到杀菌和抑菌的作用,使得该抑菌型数码印花面料具备优良的抑菌效果,可有效防止滋生细菌。基布层1由经纱101和纬纱102垂直交织制成,且基布层1的厚度为0.5-1.5mm,第一杀菌抑菌层2包括杀菌层201和抑菌层202,抑菌层202贴合在基布层1上,杀菌层201设置在抑菌层202上,第二杀菌抑菌层3与第一杀菌抑菌层2的结构相同,杀菌层201和抑菌层202的厚度比为1:(1-2),杀菌层201为竹纤维杀菌布层,抑菌层202为石墨烯抑菌布层;竹纤维是从自然生长的竹子中提取出的纤维素纤维,竹原纤维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和防臭等功能,竹纤维杀菌布层材质的杀菌层201具备优良的杀菌效果,石墨烯的抑菌率能达到95%-99%,石墨烯抑菌布层材质的抑菌层202具备优良的抑菌效果,使得两者构成的杀菌抑菌层具备优良的杀菌和抑菌的效果。面料外层4设置在第一杀菌抑菌层2远离基布层1的一侧面上,防紫外线涂层5设置在面料外层4远离第一杀菌抑菌层2的一侧面上,面料里层6设置在第二杀菌抑菌层3远离基布层1的一侧面上;通过设置的防紫外线涂层5,利用防紫外线涂层5的防紫外的能力,将紫外线阻挡在外,使得该抑菌型数码印花面料具备优良的防紫外线效果,对人体进行有效保护。面料外层4为梭织布,且面料外层4为涤纶布、锦纶布、棉布中的任意一种,面料里层6为针织布,且面料里层6为涤纶布、锦纶布、棉布中的任意一种;梭织布材质的面料外层4结构稳定,布面平整,适于数码印花,印花图案比针织物、编结物和毡类织物更为精细,花色品种繁多,且耐洗涤性好,可进行翻新,针织布材质的面料里层6具有质地柔软、吸湿透气、排汗保暖等特性,具有优良的弹性与延伸性。结构原理:通过设置的第一杀菌抑菌层2和第二杀菌抑菌层3,可以对该抑菌型数码印花面料里外两面均起到杀菌和抑菌的作用,使得该抑菌型数码印花面料具备优良的抑菌效果,可有效防止滋生细菌,通过设置的防紫外线涂层5,利用防紫外线涂层5的防紫外的能力,将紫外线阻挡在外,使得该抑菌型数码印花面料具备优良的防紫外线效果,对人体进行有效保护。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抑菌型数码印花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布层(1);/n第一杀菌抑菌层(2),所述第一杀菌抑菌层(2)设置在所述基布层(1)的一侧面上;/n第二杀菌抑菌层(3),所述第二杀菌抑菌层(3)设置在所述基布层(1)远离所述第一杀菌抑菌层(2)的一侧面上,所述第一杀菌抑菌层(2)和所述第二杀菌抑菌层(3)关于所述基布层(1)相对称设置;/n面料外层(4),所述面料外层(4)设置在所述第一杀菌抑菌层(2)远离所述基布层(1)的一侧面上;/n防紫外线涂层(5),所述防紫外线涂层(5)设置在所述面料外层(4)远离所述第一杀菌抑菌层(2)的一侧面上;/n面料里层(6),所述面料里层(6)设置在所述第二杀菌抑菌层(3)远离所述基布层(1)的一侧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菌型数码印花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布层(1);
第一杀菌抑菌层(2),所述第一杀菌抑菌层(2)设置在所述基布层(1)的一侧面上;
第二杀菌抑菌层(3),所述第二杀菌抑菌层(3)设置在所述基布层(1)远离所述第一杀菌抑菌层(2)的一侧面上,所述第一杀菌抑菌层(2)和所述第二杀菌抑菌层(3)关于所述基布层(1)相对称设置;
面料外层(4),所述面料外层(4)设置在所述第一杀菌抑菌层(2)远离所述基布层(1)的一侧面上;
防紫外线涂层(5),所述防紫外线涂层(5)设置在所述面料外层(4)远离所述第一杀菌抑菌层(2)的一侧面上;
面料里层(6),所述面料里层(6)设置在所述第二杀菌抑菌层(3)远离所述基布层(1)的一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菌型数码印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1)由经纱(101)和纬纱(102)垂直交织制成,且所述基布层(1)的厚度为0.5-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奇华倪卫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智川纺织后整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