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层高修正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
,特别是涉及电梯层高修正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建筑高度的逐渐增加,垂直式电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不再需要爬楼梯来到达目标楼层,显著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电梯安装完成后,通常要对其进行层高测定,后续运行时,根据测定的数据来控制轿厢的停靠位置,使轿厢能够顺利到达目标楼层的厅门处。然而,电梯长期运行后,由于大楼沉降等因素,会导致轿厢停靠位置无法准确的对准厅门处。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梯层高修正方法,能够判断电梯的停靠位置是否存在偏差,以便于及时对数据进行修正,提高电梯停靠位置的精度,使轿厢更准确的对准门区位置。一种电梯层高修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利用轿厢在电梯层之间运行的方式获取电梯层的高度H1;S20将H1与预设高度H2进行对比;S30若H1与H2不相等,电梯进入修正模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H1与H2不相等,重新进行层高测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设定误差值H3,若H1与H2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层高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0利用轿厢在电梯层之间运行的方式获取电梯层的高度H1;/nS20将H1与预设高度H2进行对比;/nS30若H1与H2不相等,电梯进入修正模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层高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利用轿厢在电梯层之间运行的方式获取电梯层的高度H1;
S20将H1与预设高度H2进行对比;
S30若H1与H2不相等,电梯进入修正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层高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若H1与H2不相等,重新进行层高测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层高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误差值H3,若H1与H2的差值大于H3,重新进行层高测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层高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轿厢内无乘客,且厅门处无召唤指令时,重新进行层高测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层高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H2为电梯层上一次修正后的历史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层高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历史高度的方法为:使所述轿厢在所述电梯层之间运行,当控制模块接收到反馈信号时,控制高度确认模块获取当前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层高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H1的方法与获取历史高度的方法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层高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确认模块获取当前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卫星,区健聪,梁昌龙,梁宇杰,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