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辆二次撞击防护的安全气囊及其防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1356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二次撞击防护的安全气囊,属于汽车被动安全领域。所述安全气囊包括安装壳体、气囊组件以及罩盖。其中气囊组件包括气囊底板、充气器以及气囊袋。气囊袋包括气囊前袋以及气囊后袋,气囊前袋与气囊后袋连通,气囊后袋上开有出气孔,并且气囊后袋的进气口套设于充气器。当车辆首次撞击时,充气器充气使气囊后袋和气囊前袋膨胀并冲破罩盖为人体撞击提供缓冲屏障,对人体进行初次防护;同时,挤压后的气囊后袋中的部分气体从出气孔排出,使得气囊后袋的气压减小,避免人体与气囊袋产生硬性撞击;当车辆二次撞击时,气囊前袋中排出的气体较少,能够保持足够的气压再次为人体提供缓冲的屏障,对人体再次进行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车辆二次撞击防护的安全气囊及其防护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被动安全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车辆二次撞击防护的安全气囊及其防护方法。
技术介绍
安全气囊是一种被动安全性的保护装置,与座椅安全带配合使用,可以为乘员提供有效的防撞保护。在汽车安全事故中,为了防止气囊气压太足导致人体与气囊硬性撞击,气囊上通常开有出气孔,在人体撞击气囊上时,气囊中的部分气体受压从出气孔中挤出,从而使气囊中的气压减小,减弱人体与气囊的硬性撞击,降低人体受伤的风险。而在汽车安全事故中,连环撞击的概率通常较高,即当前车撞击障碍物后,该前车后面的车辆避闪不急的情况下会再次撞击该前车,导致前车二次撞击。车辆首次撞击时,气囊弹开对人体进行保护;而二次撞击时,气囊中的气体受到挤压导致气囊中的大部分气体被排出,此时气囊难以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很显然,在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安全气囊时,如果要避免人体硬性撞击,则安全气囊无法提供多次撞击防护;而如果要使安全气囊提供多次防护,则人体和安全气囊之间会产生硬性撞击,这是一对相互矛盾的问题,难以同时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二次撞击防护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壳体、设于安装壳体的气囊组件以及盖于安装壳体的罩盖;所述气囊组件包括安装于安装壳体内的气囊底板、固定于气囊底板背面的充气器以及固定于气囊底板正面的气囊袋;所述气囊袋包括气囊前袋以及与气囊前袋连通的气囊后袋,所述气囊后袋上开有出气孔;所述充气器的充气端贯穿气囊底板并插于气囊后袋的进气口;当汽车未撞击时,气囊前袋和气囊后袋折叠收容于安装壳体内;当车辆撞击后,充气器充气使气囊后袋和气囊前袋膨胀并冲破罩盖为人体撞击提供缓冲屏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二次撞击防护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壳体、设于安装壳体的气囊组件以及盖于安装壳体的罩盖;所述气囊组件包括安装于安装壳体内的气囊底板、固定于气囊底板背面的充气器以及固定于气囊底板正面的气囊袋;所述气囊袋包括气囊前袋以及与气囊前袋连通的气囊后袋,所述气囊后袋上开有出气孔;所述充气器的充气端贯穿气囊底板并插于气囊后袋的进气口;当汽车未撞击时,气囊前袋和气囊后袋折叠收容于安装壳体内;当车辆撞击后,充气器充气使气囊后袋和气囊前袋膨胀并冲破罩盖为人体撞击提供缓冲屏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二次撞击防护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前袋和气囊后袋之间设有连通软管,所述连通软管靠近气囊前袋的内径小于连通软管靠近气囊后袋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二次撞击防护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包括面板以及环设于面板背面边缘的侧板;所述面板中部开有横向的撕裂横槽,所述撕裂横槽的两端开有竖向撕裂竖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二次撞击防护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裂横槽的中间的厚度小于撕裂横槽两端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二次撞击防护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裂横槽和横列竖槽开设于面板的正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二次撞击防护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背面靠近顶部和底部位置开有横向的翻转槽,所述翻转槽开设于面板的背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二次撞击防护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槽的厚度大于撕裂横槽和撕裂竖槽的厚度。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有军王耀康卢家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