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132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装置,包括控制器、MOS管M1~M7、电阻R1~R4及运算放大器U1。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MOS管M1、M2源极电压的差来判断电阻R1上的电压是否过大,从而实现过流检测,可抵抗温漂的影响,避免电阻R1上电压保护阈值的变化,避免过流保护失效或误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代替燃油汽车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随着动力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广泛应用,能够承受高电压的动力锂电池保护芯片,必将迎来广阔的市场。电池保护装置用于对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进行各种保护的装置,包括过流保护、过压保护、温度保护等。对于电池保护装置的过流保护功能,需要通过采样电阻对锂电池的输出进行过流检测。传统电池保护装置中,温度变化时,采样电阻上的电压检测阈值也会变化,导致电路在过流时无法实现过流保护或电流正常时错误的进行了过流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装置,以解决传统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装置中温度变化导致过流保护失效或误保护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装置,包括控制器、MOS管M1~M7、电阻R1~R4及运算放大器U1;锂电池的正极依次经MOS管M1、MOS管M3、MOS管M5接地,锂电池的正极还依次经MOS管M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装置,包括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MOS管M1~M7、电阻R1~R4及运算放大器U1;/n锂电池的正极依次经MOS管M1、MOS管M3、MOS管M5接地,锂电池的正极还依次经MOS管M2、MOS管M4、电阻R2、电阻R3、MOS管M6、MOS管M7、电阻R4接地,电阻R1接入MOS管M1源极与MOS管M2源极之间,MOS管M1栅极与MOS管M2的栅极互相连接后再连接MOS管M1的漏极,MOS管M3栅极与MOS管M4的栅极互相连接后再连接MOS管M4的漏极,MOS管M5栅极与MOS管M6的栅极互相连接后再连接MOS管M6的漏极,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带隙电压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装置,包括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MOS管M1~M7、电阻R1~R4及运算放大器U1;
锂电池的正极依次经MOS管M1、MOS管M3、MOS管M5接地,锂电池的正极还依次经MOS管M2、MOS管M4、电阻R2、电阻R3、MOS管M6、MOS管M7、电阻R4接地,电阻R1接入MOS管M1源极与MOS管M2源极之间,MOS管M1栅极与MOS管M2的栅极互相连接后再连接MOS管M1的漏极,MOS管M3栅极与MOS管M4的栅极互相连接后再连接MOS管M4的漏极,MOS管M5栅极与MOS管M6的栅极互相连接后再连接MOS管M6的漏极,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带隙电压基准源,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连接MOS管M7的栅极,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MOS管M7的源极,MOS管M2漏极与MOS管M4漏极的公共端连接控制器,锂电池的负极接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MOS管M8~M12、三极管Q1~Q2、反相器U4~U5、电阻R5~R7及运算放大器U2~U3;
锂电池的正极还依次经MOS管M8、MOS管M11、三极管Q1接地,锂电池的正极还依次经MOS管M9、电阻R6、电阻R7接地,MOS管M8栅极与MOS管M9的栅极互相连接后再连接MOS管M8的漏极,运算放大器U3的同相输入端接入温度保护阈值电压,MOS管M9漏极与电阻R6的公共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3的反相输入端,MOS管M10与电阻R7并联,运算放大器U3的输出端依次经反相器U4、反相器U5连接MOS管M10的栅极,反相器U5的输出端还连接控制器,MOS管M8漏极与MOS管M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权彬马银波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