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冲片自动冲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1142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冲片自动冲压装置,涉及冲压装置技术领域。该电机冲片自动冲压装置,包括底框,底框内部底面靠近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且四个支撑块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载物板,载物板顶部中心处沿圆周方向等距开设有四个滑槽。该电机冲片自动冲压装置,使用时,将堆叠的冲片有效放置于靠近载物板顶部中心处,进而能够通过启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使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能够有效通过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第二皮带轮和第二皮带带动第一双向螺纹杆和第二双向螺纹杆进行转动,进而使第一双向螺纹杆和第二双向螺纹杆能够有效调节两个第一移动板和两个第二移动板之间的相对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冲片自动冲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冲压装置
,具体为一种电机冲片自动冲压装置。
技术介绍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冲片是用来制作电机定子转子的一种材料,自动冲压装置是一种用于进行冲片冲压塑性的机械装置,但是,现有技术中电机冲片自动冲压装置多只能进行某一方向的位置调整,进而使冲片在实际摆放过程中无法准确放置于冲压装置工作区域的中心处,进而使冲片整体冲压可能出现受力不均匀的状况,使最终成品使用效果不够理想,同时现有冲压装置定位机构结构固定,使堆叠高度较高的冲片在实际冲压过程中无法受到定位机构有效的位置限制,进而使较高层冲片在实际冲压过程中容易发生轻微的位置偏移,影响实际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冲片自动冲压装置,使用后可以便捷将冲片位置调整至载物板中心工作区域,同时能够有效对不同堆叠高度冲片的位置进行有效限制,进而使设备能够高效进行应有功能的实现。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机冲片自动冲压装置,包括底框,所述底框内部底面靠近四个拐角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冲片自动冲压装置,包括底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内部底面靠近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且四个支撑块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载物板(6),所述载物板(6)顶部中心处沿圆周方向等距开设有四个滑槽,所述载物板(6)底部靠近两侧边缘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7),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7)相对外表面靠近中心处之间嵌设有第一滑杆(9),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7)相对外表面位于第一滑杆(9)下方滑动嵌设有第一双向螺纹杆(8),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8)外表面靠近两端边缘处且位于对应两个滑槽内部均螺纹连接有第一移动板(10),每个所述第一移动板(10)内部顶面靠近两侧边缘处均滑动嵌设有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冲片自动冲压装置,包括底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内部底面靠近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且四个支撑块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载物板(6),所述载物板(6)顶部中心处沿圆周方向等距开设有四个滑槽,所述载物板(6)底部靠近两侧边缘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7),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7)相对外表面靠近中心处之间嵌设有第一滑杆(9),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7)相对外表面位于第一滑杆(9)下方滑动嵌设有第一双向螺纹杆(8),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8)外表面靠近两端边缘处且位于对应两个滑槽内部均螺纹连接有第一移动板(10),每个所述第一移动板(10)内部顶面靠近两侧边缘处均滑动嵌设有限位杆(15),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8)一端延伸至两个第一支撑板(7)外侧,并且第一双向螺纹杆(8)外表面位于两个第一支撑板(7)外部套设有第一皮带轮(5),所述第一滑杆(9)一端滑动贯穿两个第一移动板(10)一侧外表面,所述载物板(6)底部靠近另两侧边缘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1),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11)相对外表面靠近中心处之间嵌设有第二滑杆(13),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11)相对外表面位于第二滑杆(13)下方滑动嵌设有第二双向螺纹杆(12),所述第二双向螺纹杆(12)外表面靠近两端边缘处且位于对应两个滑槽内部均螺纹连接有第二移动板(14),每个所述第二移动板(14)内部顶面靠近两侧边缘处均也滑动嵌设有限位杆(15),八个所述限位杆(15)共分为四组,每组两个所述限位杆(15)顶端之间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7),每个所述限位杆(15)外表面均滑动套设有支撑弹簧(16),所述第二双向螺纹杆(12)一端延伸至两个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远辉吴斌郑炜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中研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