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模的下模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11130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冲压模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冲压模的下模设备,解决了目前下模设备下模效果不佳,以及模具生产后棱角难以剔除,降低模具生产质量的问题,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连接有壳体,壳体的上端连接有框体,框体内壁的顶部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下端与框体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螺纹块的两侧均连接有第一连接板,两个第一连接板的一侧均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模具下压效果好,防止出现偏移的现象,从而提高了模具的加工效果;通过人工对模具进行加工,提高了模具加工的工作效果,将模具旁边的棱角剔除,提高了模具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压模的下模设备
本技术属于冲压模
,具体为一种冲压模的下模设备。
技术介绍
冲压模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冲压模在生产过程中,在进行向下运动时,下压效果不佳,使得模具生产效果不好,并且模具在进行下压后,模具旁边的棱角不能得到剔除,使得模具的生产质量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冲压模的下模设备,有效的解决了目前下模设备下模效果不佳,以及模具生产后棱角难以剔除,降低模具生产质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冲压模的下模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连接有壳体,壳体的上端连接有框体,框体内壁的顶部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下端与框体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螺纹块的两侧均连接有第一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压模的下模设备,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连接有壳体(2),壳体(2)的上端连接有框体(3),框体(3)内壁的顶部连接有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螺纹杆(5),螺纹杆(5)的下端与框体(3)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螺纹杆(5)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6),螺纹块(6)的两侧均连接有第一连接板(7),两个第一连接板(7)的一侧均连接有第二连接板(8),第二连接板(8)的一侧连接有推杆(9),推杆(9)的下端连接有压板(10),底板(1)的上端连接有第二电机(11),第二电机(11)的输出端连接有转杆(12),转杆(12)的表面连接有第一齿轮(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模的下模设备,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连接有壳体(2),壳体(2)的上端连接有框体(3),框体(3)内壁的顶部连接有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螺纹杆(5),螺纹杆(5)的下端与框体(3)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螺纹杆(5)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6),螺纹块(6)的两侧均连接有第一连接板(7),两个第一连接板(7)的一侧均连接有第二连接板(8),第二连接板(8)的一侧连接有推杆(9),推杆(9)的下端连接有压板(10),底板(1)的上端连接有第二电机(11),第二电机(11)的输出端连接有转杆(12),转杆(12)的表面连接有第一齿轮(13),第一齿轮(13)的一侧连接有第二齿轮(14),第二齿轮(14)的轴心处连接有圆杆(15),圆杆(15)的下端与底板(1)的上端转动连接,圆杆(15)的上端连接有圆盘(16),圆盘(16)的上端连接有模具(17),壳体(2)内壁的两侧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石先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鑫精诚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