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具刀尖计测装置和机床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1044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46
提供刀具刀尖计测装置和机床。无论刀具的种类如何,都能够避免与机内的结构物之间的冲突而进行刀尖的计测,能够确保所需的刀具长度。设置于卧式机床(1)的刀具刀尖计测装置(10)具备能够在突出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的臂(11),在突出位置,臂(11)向加工室(2)内突出,在退避位置,臂(11)从加工室(2)退避,在臂(11)的末端设置有在突出位置向X轴方向和Z轴方向分支的两个第1、第2分支部(12、13),在第1、第2分支部(12、13)分别安装有第1、第2触摸传感器(14、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刀具刀尖计测装置和机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置于卧式机床等机床、用于检测刀具的刀尖位置以设定刀具校正值的刀具刀尖计测装置和搭载了该装置的机床。
技术介绍
在卧式机床或复合加工机等机床中,当更换了刀具或刀头时,计测安装于刀架或主轴的刀具的刀尖位置并进行与预先得到的基准刀具的刀尖位置进行比较的作业。如果两者的刀尖位置存在差,则根据该差计算刀具校正值,根据计算出的刀具校正值校正加工程序。作为该刀具刀尖计测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这样的结构:在立式车床中,将具有检测面的一对触摸传感器以检测面对置的方式分别配置在一对臂的末端,将其中一个触摸传感器用来计测内径加工用刀具(以下,在本说明书中称为“内径刀具”。),将另一个触摸传感器用来计测外径加工用刀具(以下,在本说明书中称为“外径刀具”。),使各臂能够在突出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分别单独地移动,在突出位置,臂向加工室内突出而将接触传感器保持在刀尖的检测位置,在退避位置,臂使触摸传感器从加工室退避。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3136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刀具刀尖计测装置中,由于臂出入于加工室的壁与工件之间的空间,因此根据空间的大小不同,若刀具较长,则滑块有可能与壁或工件冲突,有可能无法确保的刀具的所需的长度。该问题在卧式机床中也同样产生。图4示出设置于卧式机床1的刀具刀尖计测装置20。该刀具刀尖计测装置20具备臂21,该臂21能够在突出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回旋,在突出位置,臂21向加工室2内突出,在退避位置,臂21沿着加工室2的壁7立起,在向X轴正方向延伸的臂的末端,安装有触摸传感器22。在刀具刀尖计测装置20中,在使臂21突出而计测设置于刀架5的内径刀具23时,由于Z轴方向上刀架5与尾座4之间的距离D短,因此在内径刀具23较长时,则向Z轴正方向移动的刀架5有可能与尾座4冲突,不能确保必要的刀具长度。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刀具刀尖计测装置和机床,无论刀具的种类如何,都能够避免与机内的结构物之间的冲突而进行刀尖的计测,能够确保所需的刀具长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是一种刀具刀尖计测装置,其搭载于机床,具备在加工室内计测刀具的刀尖位置的接触式传感器,在该机床中,刀架在主轴轴线方向即Z轴方向、和与Z轴方向垂直并用于工件的径向切削的移动方向即X轴方向上被相对地定位,其特征在于,该刀具刀尖计测装置具备能够在向所述加工室内突出的突出位置与从所述加工室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进行移动的臂,在所述臂的末端设置有在所述突出位置向X轴方向和Z轴方向分支的两个分支部,在各所述分支部上分别安装有所述传感器。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结构中,所述传感器中的一方用于计测工件的内径加工用刀具,另一方用于计测工件的外径加工用刀具。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是一种机床,其中,刀架在主轴轴线方向即Z轴方向、和与Z轴方向垂直并用于工件的径向切削的移动方向即X轴方向上被相对地定位,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具备技术方案1或2的刀具刀尖计测装置。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使一个传感器向加工室内突出,即使是突出长的刀具,也能够不与尾座等结构物冲突或行程不受限制,容易与传感器抵接。因此,无论刀具的种类如何,都能够避免与机内的结构物的冲突而进行刀尖的计测,能够确保必要的刀具长度。附图说明图1是计测内径刀具的刀具刀尖计测装置和卧式机床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退避位置的臂的说明图,(A)示出从正面观察的示意图,(B)示出A-A线截面。图3是计测外径刀具的刀具刀尖计测装置和卧式机床的示意图。图4是以往的计测内径刀具的刀具刀尖计测装置和卧式机床的示意图。标号说明1:卧式机床;2:加工室;3:主轴;4:尾座;5:刀架;6:驱动机构部;7壁;10:刀具刀尖计测装置;11:臂;12:第1分支部;13:第2分支部;14:第1触摸传感器;15:第2触摸传感器;23:内径刀具(内径加工用刀具);24:外径刀具(外径加工用刀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是示出卧式机床的一例的示意图。首先,卧式机床1在由壁包围的加工室2内具备:主轴3,其具备夹头且能够回旋;尾座4,其与主轴3对置且能够在Z轴方向上移动;以及刀架5,其能够在X轴方向及Z轴方向上移动,卧式机床1具有与图4相同的结构。在加工室2的外侧设置有主轴3的驱动机构部6,该驱动机构部6收纳马达等,在主轴侧的壁7上设置有刀具刀尖计测装置10。刀具刀尖计测装置10具备臂11,该臂11在驱动机构部6内内设有马达、齿轮等,并在加工室2内上下回旋。该臂11通过驱动机构部6的控制,能够在如图1所示的向加工室2内突出的突出位置与如图2所示的沿着壁7向上方大致垂直地立起的退避位置之间上下回旋。臂11在突出位置成为向Z轴正方向延伸后向X轴正方向弯曲的形状。在臂11的末端设置有:第1分支部12,其在突出位置向X轴正方向延伸;以及第2分支部13,其与第1分支部12正交,在突出位置向Z轴正方向延伸。其中,在第1分支部12的末端设置有用于计测内径刀具的第1触摸传感器14。该第1触摸传感器14位于在Z轴方向上不与尾座4重叠的位置。此外,在第2分支部13的末端设置有用于计测外径刀具的第2触摸传感器15。在壁7设置有收纳部16、16(图2),该收纳部16、16用于在臂11的退避位置供第1、第2触摸传感器14、15插入而对它们进行收纳,从而使它们不向加工室2内露出。在如上那样构成的刀具刀尖计测装置10中,首先,在对设置于刀架5的内径刀具23的刀尖进行计测的情况下,使臂11移动到突出位置,如图1所示,使刀架5向内径刀具23的刀尖成为第1触摸传感器14的X轴负侧的待机位置移动。然后,使刀架5向X轴正方向移动并使刀尖与第1触摸传感器14的X轴负侧的检测面抵接。于是,从第1触摸传感器14输出检测信号,由未图示的NC装置根据此时的机床原点的位置数据和预先使基准刀具抵接时的位置数据,计算刀具校正值,校正加工程序。此时,第1触摸传感器14设置于向X轴正方向突出的第1分支部12,尾座4没有位于第1触摸传感器14在Z轴正方向上的延长线上。因此,当内径刀具23与第1触摸传感器14抵接时,在Z轴方向上刀架5与尾架4之间的距离D变大。因此,即使内径刀具23较长,也能够在不与尾座4冲突的前提下使内径刀具23的刀尖与第1触摸传感器14抵接。另一方面,在检测外径刀具24的刀尖的情况下,在使臂11位于突出位置的状态下,如图3所示,使刀架5向外径刀具24的刀尖成为第2触摸传感器15的X轴正侧的待机位置移动。然后,使刀架5向X轴负方向移动并使刀尖与第2触摸传感器15的X轴正侧的检测面抵接。于是,从第2触摸传感器15输出检测信号,由NC装置根据此时的机床原点的位置数据和预先使基准刀具抵接时的位置数据,计算刀具校正值,校正加工程序。当以此方式而结束加工程序的校正时,刀架5向加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刀具刀尖计测装置,其搭载于机床,具备在加工室内计测刀具的刀尖位置的接触式传感器,在该机床中,刀架能够在主轴轴线方向即Z轴方向、和与Z轴方向垂直并用于工件的径向切削的移动方向即X轴方向上被相对地定位,其特征在于,/n该刀具刀尖计测装置具备能够在向所述加工室内突出的突出位置与从所述加工室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进行移动的臂,在所述臂的末端设置有在所述突出位置向X轴方向和Z轴方向分支的两个分支部,在各所述分支部上分别安装有所述传感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924 JP 2019-1733301.一种刀具刀尖计测装置,其搭载于机床,具备在加工室内计测刀具的刀尖位置的接触式传感器,在该机床中,刀架能够在主轴轴线方向即Z轴方向、和与Z轴方向垂直并用于工件的径向切削的移动方向即X轴方向上被相对地定位,其特征在于,
该刀具刀尖计测装置具备能够在向所述加工室内突出的突出位置与从所述加工室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进行移动的臂,在所述臂的末端设置有在所述突出位置向X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濑慎也
申请(专利权)人:大隈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