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材制造金属间化合物的熔滴过渡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0948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材制造金属间化合物的熔滴过渡控制方法,属于增材制造领域。通过调节第一焊丝与第二焊丝的送丝导嘴的位置及焊丝的伸出长度,可以控制熔滴滴落速度,减小飞溅,提高熔池流动的稳定性,最终获得晶粒尺寸细小、材料熔合均匀、沉积形貌良好、内部无缺陷的增材金属构件,能达到或超过同组份成分材料铸件的性能,且产品研制开发周期短,加工效率高;同时,熔滴过渡过程中加入了基板预热装置和气体保护罩,可以减轻甚至抑制金属间化合物在增材制造过程中的氧化程度以及开裂倾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材制造金属间化合物的熔滴过渡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增材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弧双丝原位增材制造金属间化合物的熔滴过渡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金属间化合物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高抗蠕变以及抗氧化性能,是一类性质介于金属与陶瓷之间的有序结构化合物。金属间化合物微观结构上的特点,使得其具有许多传统材料没有的优点,如耐高温,其作为结构材料可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但现阶段金属间化合物制备制造过程中存在制备工艺成本高、工序复杂等缺点,目前增材制造由于其技术优势,吸引了国内外的研究工作者纷纷投入金属间化合物增材制造技术的开发与研究。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11390338A),公开了一种异质双丝TOP-TIG电弧增材制造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方法,其中两根焊丝的送丝方向位于TOP-TIG焊枪的两侧,用于改善TIG电弧增材制造金属间化合物时异质双丝熔化不同步的问题。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10039156A),公开了一种辅丝作用下钨-丝电弧增材制造装置与方法,主丝由第二导丝嘴送出,第二导丝嘴和焊枪分别与电弧增材制造电源的正负极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材制造金属间化合物的熔滴过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接通焊接电源,设置焊接电流、焊枪移动速度、送丝速度;/n步骤2:调节第一焊丝的轴线与所述焊枪内钨极的轴线间的夹角为50°~60°,第二焊丝的轴线与所述焊枪内所述钨极的轴线间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一焊丝与所述钨极的轴线间的夹角5°~10°,所述第一焊丝和所述第二焊丝伸出的端部与位于所述焊枪内所述钨极的轴线的水平间距为8mm,所述第二焊丝端部距离基准面的高度为3.5~8mm,初始的基准面为基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焊丝的送丝导嘴位于所述第二焊丝的送丝导嘴上方;/n步骤3:打开系统开关,引燃电弧,同时启动送丝机,开始熔滴过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材制造金属间化合物的熔滴过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接通焊接电源,设置焊接电流、焊枪移动速度、送丝速度;
步骤2:调节第一焊丝的轴线与所述焊枪内钨极的轴线间的夹角为50°~60°,第二焊丝的轴线与所述焊枪内所述钨极的轴线间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一焊丝与所述钨极的轴线间的夹角5°~10°,所述第一焊丝和所述第二焊丝伸出的端部与位于所述焊枪内所述钨极的轴线的水平间距为8mm,所述第二焊丝端部距离基准面的高度为3.5~8mm,初始的基准面为基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焊丝的送丝导嘴位于所述第二焊丝的送丝导嘴上方;
步骤3:打开系统开关,引燃电弧,同时启动送丝机,开始熔滴过渡过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材制造金属间化合物的熔滴过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丝的熔点低于所述第二焊丝的熔点,所述第一焊丝和所述第二焊丝的送丝导嘴方向一致,均位于电弧的前进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材制造金属间化合物的熔滴过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枪为等离子焊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材制造金属间化合物的熔滴过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第一焊丝的送丝导嘴与所述第二焊丝的送丝导嘴的高度差为第二焊丝直径的1/2~2/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材制造金属间化合物的熔滴过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开始进行熔滴过渡过程前,先设置好预热温度并对基板进行预热;在熔滴过渡过程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跃龙李芳王林华学明沈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