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流水线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0872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装流水线及使用方法,其结构包括底固箱、转控箱、内接口,转控箱下表面与底固箱上表面相连接,让转压轮推动物料进行流水处理,当物料置于转压轮之间时,其将会顺着凹口内部进行放置,抵触在外软层外,根据内部部位的变化而产生伸缩,并且对其起到防护的作用,让渐压角顺着转柱持续转动,由展叠芯跟随方向展开,由硬力芯固定大致的位置,延伸展边跟随伸展辅助摆动的距离与力,根据外力的变动而产生伸展效果,让硬力边外侧抵触的较硬截面被逐渐压下,形成所需的弧度,能够在物料流水处理到末端时,内部压轮的伸展角度根据物料进行伸展扩开,让其能够跟随物料的形态对其进行压迫,防止出现硬碰硬出现的划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装流水线及使用方法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11月22日,申请号为CN201911154260.3的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螺旋盘管产品的旋转压型组装流水线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属于组装生产线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组装流水线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螺旋盘管产品由一根水平直向的钢筋输入设备内部,通过压轮之间的转动,来对螺旋盘管进行流水处理,让存于压轮之间移动的钢筋呈一定方向拐动,规律且均匀的由一定弧度被压出,盘旋成螺旋状。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螺旋盘管产品的组装流水线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比如:由于钢筋自身具有一定的硬度,当其盘旋到尾端其末端的截面硬度比中端还要钢硬,在卷收尾端进行收尾时,其尾端的边角较容易刮花压轮,并且给予压轮较大的抵触反力,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坏。因此需要提出一种组装流水线及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由于钢筋自身具有一定的硬度,当其盘旋到尾端其末端的截面硬度比中端还要钢硬,在卷收尾端进行收尾时,其尾端的边角较容易刮花压轮,并且给予压轮较大的抵触反力,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组装流水线及使用方法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其结构包括底固箱、转控箱、内接口、转压轮。所述转控箱下表面与底固箱上表面相连接,所述内接口嵌入于转控箱内部,所述转压轮安装于内接口内部。所述转压轮包括渐压角、转柱、外护环,所述转柱嵌入于外护环内部且位于同一轴心上,所述外护环远离转柱的一端与渐压角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柱包括顺势凹角、凹口、中柱,所述顺势凹角抵在中柱外表面,所述凹口嵌入于顺势凹角内部,所述顺势凹角设有两个且对称分布,所述中柱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凹口呈弧形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顺势凹角包括延头、外软层、匀力弧条、固弧、内凹角,所述延头与匀力弧条相连接,所述匀力弧条嵌入于外软层内部,所述内凹角贴合于固弧内壁,所述匀力弧条设有四个且两个为一组,所述延头设有两个。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渐压角包括硬力角、硬力边、隔边条、展叠芯,所述硬力角安装于隔边条内壁,所述展叠芯与隔边条相连接,所述硬力边与隔边条相连接,所述展叠芯设有三个,所述隔边条由橡胶材质所制成,具有一定的韧性,硬力边设有三个。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硬力边包括内匀球、外角、缓角、硬芯,所述内匀球安装于外角内部,所述外角与缓角相贴合,所述硬芯外表面与缓角内壁相连接,所述内匀球为球体结构,所述外角设有两个。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展叠芯包括硬力芯、延伸展边、固力头、胶护头,所述胶护头与硬力芯相连接,所述硬力芯外表面贴合有延伸展边,所述延伸展边与固力头相连接,所述硬力芯设有三个,所述胶护头设有三个,所述胶护头由橡胶材质所制成,具有一定的防护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让转压轮推动物料进行流水处理,当物料置于转压轮之间时,其将会顺着凹口内部进行放置,抵触在外软层外,根据内部部位的变化而产生伸缩,并且对其起到防护的作用,由内部的内凹角对其进行扩大兜口范围,其固弧固定大部的弧度,让渐压角顺着转柱持续转动,由展叠芯跟随方向展开,由硬力芯固定大致的位置,延伸展边跟随伸展辅助摆动的距离与力,根据外力的变动而产生伸展效果,让硬力边外侧抵触的较硬截面被逐渐压下,形成所需的弧度,能够在物料流水处理到末端时,内部压轮的伸展角度根据物料进行伸展扩开,让其能够跟随物料的形态对其进行压迫,防止出现硬碰硬出现的划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组装流水线及使用方法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转压轮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转柱的右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顺势凹角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渐压角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硬力边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展叠芯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底固箱-11、转控箱-22、内接口-33、转压轮-44、渐压角-aa1、转柱-aa2、外护环-aa3、顺势凹角-tt01、凹口-tt02、中柱-tt03、延头-qw1、外软层-qw2、匀力弧条-qw3、固弧-qw4、内凹角-qw5、硬力角-g01、硬力边-g02、隔边条-g03、展叠芯-g04、内匀球-z11、外角-z22、缓角-z33、硬芯-z44、硬力芯-as1、延伸展边-as2、固力头-as3、胶护头-as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装流水线及使用方法,其结构包括底固箱11、转控箱22、内接口33、转压轮44。所述转控箱22下表面与底固箱11上表面相连接,所述内接口33嵌入于转控箱22内部,所述转压轮44安装于内接口33内部。所述转压轮44包括渐压角aa1、转柱aa2、外护环aa3,所述转柱aa2嵌入于外护环aa3内部且位于同一轴心上,所述外护环aa3远离转柱aa2的一端与渐压角aa1相连接。其中,所述转柱aa2包括顺势凹角tt01、凹口tt02、中柱tt03,所述顺势凹角tt01抵在中柱tt03外表面,所述凹口tt02嵌入于顺势凹角tt01内部,所述顺势凹角tt01设有两个且对称分布,所述中柱tt03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凹口tt02呈弧形结构,所述中柱tt03固定住整体活动的范围与位置,凹口tt02让外物能够更为准确的抵住相对应的位置,顺势凹角tt01根据外力产生形变,给予外力一定的抵触反力。其中,所述顺势凹角tt01包括延头qw1、外软层qw2、匀力弧条qw3、固弧qw4、内凹角qw5,所述延头qw1与匀力弧条qw3相连接,所述匀力弧条qw3嵌入于外软层qw2内部,所述内凹角qw5贴合于固弧qw4内壁,所述匀力弧条qw3设有四个且两个为一组,所述延头qw1设有两个,所述延头qw1能够延伸衔接部位的受力面积,外软层qw2根据内部部位的变化而产生伸缩,并且对其起到防护的作用,内凹角qw5给予外界凹陷角度扩大的作用,固弧qw4给予整体大致固定的弧度。其中,所述渐压角aa1包括硬力角g01、硬力边g02、隔边条g03、展叠芯g04,所述硬力角g01安装于隔边条g03内壁,所述展叠芯g04与隔边条g03相连接,所述硬力边g02与隔边条g03相连接,所述展叠芯g04设有三个,所述隔边条g03由橡胶材质所制成,具有一定的韧性,硬力边g02设有三个,所述硬力边g02给予外界一定抵触的硬力,硬力角g01间隔内部部位的位置,展叠芯g04根据转动的力伸展开,对外界凸出的部位进行压迫,隔边条g03隔开内部主要的部位。其中,所述硬力边g02包括内匀球z11、外角z22、缓角z33、硬芯z44,所述内匀球z11安装于外角z22内部,所述外角z22与缓角z33相贴合,所述硬芯z44外表面与缓角z33内壁相连接,所述内匀球z11为球体结构,所述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盘管产品的旋转压型组装流水线,其结构包括底固箱(11)、转控箱(22)、内接口(33)、转压轮(44),其特征在于:/n所述转控箱(22)下表面与底固箱(11)上表面相连接,所述内接口(33)嵌入于转控箱(22)内部,所述转压轮(44)安装于内接口(33)内部;/n所述转压轮(44)包括渐压角(aa1)、转柱(aa2)、外护环(aa3),所述转柱(aa2)嵌入于外护环(aa3)内部且位于同一轴心上,所述外护环(aa3)远离转柱(aa2)的一端与渐压角(aa1)相连接;/n所述转柱(aa2)包括顺势凹角(tt01)、凹口(tt02)、中柱(tt03),所述顺势凹角(tt01)抵在中柱(tt03)外表面,所述凹口(tt02)嵌入于顺势凹角(tt01)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盘管产品的旋转压型组装流水线,其结构包括底固箱(11)、转控箱(22)、内接口(33)、转压轮(44),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控箱(22)下表面与底固箱(11)上表面相连接,所述内接口(33)嵌入于转控箱(22)内部,所述转压轮(44)安装于内接口(33)内部;
所述转压轮(44)包括渐压角(aa1)、转柱(aa2)、外护环(aa3),所述转柱(aa2)嵌入于外护环(aa3)内部且位于同一轴心上,所述外护环(aa3)远离转柱(aa2)的一端与渐压角(aa1)相连接;
所述转柱(aa2)包括顺势凹角(tt01)、凹口(tt02)、中柱(tt03),所述顺势凹角(tt01)抵在中柱(tt03)外表面,所述凹口(tt02)嵌入于顺势凹角(tt01)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盘管产品的旋转压型组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顺势凹角(tt01)包括延头(qw1)、外软层(qw2)、匀力弧条(qw3)、固弧(qw4)、内凹角(qw5),所述延头(qw1)与匀力弧条(qw3)相连接,所述匀力弧条(qw3)嵌入于外软层(qw2)内部,所述内凹角(qw5)贴合于固弧(qw4)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盘管产品的旋转压型组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渐压角(aa1)包括硬力角(g01)、硬力边(g02)、隔边条(g03)、展叠芯(g04),所述硬力角(g01)安装于隔边条(g03)内壁,所述展叠芯(g04)与隔边条(g03)相连接,所述硬力边(g02)与隔边条(g03)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螺旋盘管产品的旋转压型组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力边(g02)包括内匀球(z11)、外角(z22)、缓角(z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树海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海旭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