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克锋专利>正文

一种浸油均匀的机械手臂制造用浸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0756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浸油均匀的机械手臂制造用浸油机,涉及机械手臂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底座、滑动装置、夹持装置、烘干箱以及收集装置,夹持电机设有旋转轴,固定座一侧表面设有通孔,旋转轴与通孔连接,夹持器包括轮齿杆以及连接杆,轮齿杆与传动齿轮组输出端连接,连接杆一端与固定座一侧表面连接,烘干板与箱体通过连接器连接,两滑道下表面均与箱体内部下表面焊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滑动装置,使夹持装置能依靠滑块延滑轨滑动,通过设置夹持装置,使夹持器可以夹持不同尺寸的工件,且限位器可以在夹持过后对旋转轴进行固定,设置烘干箱,在浸油过后可以将工件进行烘干,喷气箱喷出热气通过布气板以及喷气管喷出,使工件加速烘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浸油均匀的机械手臂制造用浸油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手臂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浸油均匀的机械手臂制造用浸油机。
技术介绍
机械臂,又可叫做机械手,指高精度,多输入多输出、高度非线性、强耦合的复杂系统,有着独特的操作灵活性,可以代替人手来进行危险操作,因此已在工业装配,安全防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机械臂是一个复杂系统,存在着参数摄动、外界干扰及未建模动态等不确定性,因机械臂在使用时需要多种复杂多样的操作以及移动,因此在机械臂的关节连接处需要浸入机油,以便关节活动自如,在生产中也需要一种浸油装置,使机械臂浸油。现有技术下的机械手臂制造用浸油机有着不能自动浸油,不能对不同处的零件进行夹持以及不能对浸油后的工件进行烘干等缺点,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浸油均匀的机械手臂制造用浸油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浸油均匀的机械手臂制造用浸油机,解决现有的不能自动浸油,不能对不同处的零件进行夹持以及不能对浸油后的工件进行烘干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浸油均匀的机械手臂制造用浸油机,包括底座(100)、滑动装置(200)、夹持装置(300)、烘干箱(400)以及收集装置(5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包括上底板(150)以及油桶(160),所述上底板(150)上表面设有安装孔,所述油桶(160)与安装孔连接,所述滑动装置(200)包括滑轨(210)以及固定块(250),两所述滑轨(210)下表面均与上底板(150)上表面连接,所述夹持装置(300)包括夹持电机(310)、固定座(320)、限位齿轮(330)、传动齿轮组(350)、夹持器(360)以及限位器(370),所述夹持电机(310)一侧表面与固定块(250)一侧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浸油均匀的机械手臂制造用浸油机,包括底座(100)、滑动装置(200)、夹持装置(300)、烘干箱(400)以及收集装置(5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包括上底板(150)以及油桶(160),所述上底板(150)上表面设有安装孔,所述油桶(160)与安装孔连接,所述滑动装置(200)包括滑轨(210)以及固定块(250),两所述滑轨(210)下表面均与上底板(150)上表面连接,所述夹持装置(300)包括夹持电机(310)、固定座(320)、限位齿轮(330)、传动齿轮组(350)、夹持器(360)以及限位器(370),所述夹持电机(310)一侧表面与固定块(250)一侧表面连接,所述夹持电机(310)设有旋转轴,所述固定座(320)一侧表面设有通孔,所述旋转轴与通孔连接,所述夹持器(360)包括轮齿杆(361)以及连接杆(366),所述轮齿杆(361)与传动齿轮组(350)输出端连接,所述连接杆(366)一端与固定座(320)一侧表面连接,所述限位器(370)包括限位轨道(371)以及限位推杆(372),所述限位轨道(371)一侧表面与固定座(320)一侧表面连接,所述限位推杆(372)与限位轨道(371)滑动配合,所述限位推杆(372)与限位齿轮(330)连接,所述烘干箱(400)包括箱体(410)、箱门(420)、烘干板(430)、连接器(440)以及滑道(490),所述箱体(410)下表面与上底板(150)连接,所述箱门(420)与箱体(410)铰链连接,所述烘干板(430)与箱体(410)通过连接器(440)连接,两所述滑道(490)下表面均与箱体(410)内部下表面焊接,所述收集装置(500)包括卡板(530)以及收集箱(550),两所述卡板(530)分别与两滑道(490)滑动配合,所述两滑道(490)一侧表面分别与收集箱(550)两侧表面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浸油均匀的机械手臂制造用浸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还包括下底板(110)、万向轮(120)、驱动器(130)以及减震柱(140),两所述万向轮(120)上表面均与下底板(110)下表面连接,所述驱动器(130)上表面与下底板(110)下表面连接,若干所述减震柱(140)下表面均与下底板(110)上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克锋李伟铭李丽君
申请(专利权)人:郑克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