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污水处理场臭气处理的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0736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场臭气处理的一体化装置,该一体化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喷淋水储池、喷淋水过滤器、气液接触池以及臭气生物处理床等部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臭气预洗和生物处理等主要单元装置一体化,一体化设计有利于工艺单元间的衔接连贯和处理效果稳定,宏观上缩短了工艺流程,有利于节约装置制造投资、减少占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污水处理场臭气处理的一体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场臭气处理的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污水处理场,污水(特别是有机污水)一般要经过混凝沉淀、生化、过滤、化学氧化等方法处理,在此过程中,水中污染物有的因发生化学或生物化学变化、有的因易挥发或随曝气飞沫进入气相,和周围空气一起形成废气。不同类型污水处理中溢散到气相的污染物有所不同,大致类别主要有:硫化氢、氨等无机气体,硫醇、芳烃、短链烃、醛、酯、有机酸等易挥发有机物。其中,诸如硫化氢、氨、硫醇类有明显刺鼻气味,因而习惯上将污水处理场或处理装置产生的废气统称为臭气。也是由于感官气味的原因,污水处理厂废气近年来才得以重视,环保要求严格处理,但实际处理的目标并不局限于有臭味的气体成分,而是所有单元产生的废气均需经过除臭系统处理后再排至大气中。排放标准一般按《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指标执行。按照收集、处理、排放的流程对污水处理场臭气进行达标处理,主要的处理技术有化学吸收转化、吸附、生物法、热破坏等。其中,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生化反应将臭气中的污染物转化去除,因投资运行成本较低而得到普遍应用。现行生物法工艺一般包含臭气的预处理(预洗)和生化处理两段,预处理在装置内实现气液接触,主要功能是去除臭气内所含的悬浮颗粒物,吸收水溶性污染物(氨等),调节臭气的温度、pH、湿度等物理化学性质,为后续生物处理做准备;生化段装置内装生物载体(填料),生物载体上附着微生物,循环喷淋水(有的含一定量的营养物质或生物制剂),实现气液微生物的接触,主要功能是实现臭气内所含的污染物向液相的转移和微生物吸收、代谢转化。此外,生化法工艺还常以活性炭吸附过滤作为收尾保全措施,以除去生化单元出气可能夹带的超标污染物和微生物。生化法工艺较为简单,主要依靠微生物去除污染物因而运行成本低,在来气稳定的情况下可长期有效运行,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是目前污水处理场臭气处理的主流技术。尽管如此,生化法工艺在应用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缺点,装置庞大、占地较多是其中之一:预处理段、生化处理段均需气液充分接触,这就要求装置提供充足的气液停留时间,生化段填充的各类填料对装置结构形状也有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场臭气处理的一体化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包括容腔,所述容腔包括相互连通的上腔体、中腔体以及下腔体;喷淋水储池,位于所述下腔体中;气液接触池,位于所述中腔体中,所述气液接触池通过至少一个出液管路与所述喷淋水储池连通,并且所述气液接触池连通一进气管路;臭气生物处理床,其包括生物载体和微生物,并且位于所述上腔体中;所述喷淋水储池通过第一管路连通至所述臭气生物处理床,同时通过第二管路连通至所述气液接触池,所述装置本体的顶端连通一出气管路。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液接触池的出液管路包括两个,其中一个出液管路与所述第一液体分布器连通,另一个出液管路连通至所述喷淋水储池;所述一体化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喷淋水储池和所述气液接触池之间的过滤器,用于过滤通过所述气液接触池进入所述喷淋水储池中的液体。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以及每个出液管路上均设置控制阀,用于控制对应管路的流量。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液体分布器,位于所述过滤器和所述气液接触池之间。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臭气分布器,设于所述气液接触池的底部,所述第一臭气分布器与所述进气管路连通。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臭气分布器,位于所述气液接触池和所述臭气生物处理床之间。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臭气分布器为曝气器;所述一体化装置还包括:气泵,与所述曝气器的底部连通,将外部的气体泵入所述曝气器内部。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液体分布器,位于所述臭气生物处理床的上端,并且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臭气生物处理床包括两个,每个臭气生物处理床的上方均设置一第二液体分布器。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尾气引出装置,与所述上腔体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场臭气处理的一体化装置,通过自上而下设置臭气生物处理床、气液接触池和喷淋水储池,将喷淋水储池通过第一管路连通至所述臭气生物处理床,同时通过第二管路连通至所述气液接触池,进而实现循环水由喷淋水储池至臭气生物处理床和气液接触池,反应后的循环水再回流至喷淋水储池,将喷淋水储池中的水即用于臭气的预洗,也用于臭气生物处理,通过复用喷淋水储池中的水将臭气预洗和生物处理结合在一个装置中,通过各自位置的上下关系,使得被复用的水可以再次导入至喷淋水储池,实现了水循环,进而实现了将臭气预洗和生物处理等主要单元装置一体化,一体化设计有利于工艺单元间的衔接连贯和处理效果稳定,宏观上缩短了工艺流程,有利于节约装置制造投资、减少占地。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示出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污水处理场臭气处理的一体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附图中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公开实施例的各种截面图。这些图并非是按比例绘制的,其中为了清楚表达的目的,放大了某些细节,并且可能省略了某些细节。图中所示出的各种区域、层的形状以及他们之间的相对大小、位置关系仅是示例性的,实际中可能由于制造公差或技术限制而有所偏差,并且本领域人员根据实际所需可以另外设计具有不同形状、大小、相对位置的区域/层。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场臭气处理的一体化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装置本体,包括容腔,所述容腔包括相互连通的上腔体、中腔体以及下腔体;喷淋水储池5,位于所述下腔体中;气液接触池12,位于所述中腔体中,所述气液接触池通过至少一个出液管路与所述喷淋水储池5连通,并且所述气液接触池12连通一进气管路(通过图1中的气泵1导入气体);臭气生物处理床11,其包括生物载体和微生物,并且位于所述上腔体中;所述喷淋水储池5通过第一管路(图1中控制阀8控制的管路)连通至所述臭气生物处理床11,同时通过第二管路(图1中控制阀9控制的管路)连通至所述气液接触池12,所述装置本体的顶端连通一出气管路(图1中气泵4所在的管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场臭气处理的一体化装置,通过自上而下设置臭气生物处理床、气液接触池和喷淋水储池,将喷淋水储池通过第一管路连通至所述臭气生物处理床,同时通过第二管路连通至所述气液接触池,进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场臭气处理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装置本体,包括容腔,所述容腔包括相互连通的上腔体、中腔体以及下腔体;/n喷淋水储池,位于所述下腔体中;/n气液接触池,位于所述中腔体中,所述气液接触池通过至少一个出液管路与所述喷淋水储池连通,并且所述气液接触池连通一进气管路;/n臭气生物处理床,其包括生物载体和微生物,并且位于所述上腔体中;/n所述喷淋水储池通过第一管路连通至所述臭气生物处理床,同时通过第二管路连通至所述气液接触池,所述装置本体的顶端连通一出气管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场臭气处理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置本体,包括容腔,所述容腔包括相互连通的上腔体、中腔体以及下腔体;
喷淋水储池,位于所述下腔体中;
气液接触池,位于所述中腔体中,所述气液接触池通过至少一个出液管路与所述喷淋水储池连通,并且所述气液接触池连通一进气管路;
臭气生物处理床,其包括生物载体和微生物,并且位于所述上腔体中;
所述喷淋水储池通过第一管路连通至所述臭气生物处理床,同时通过第二管路连通至所述气液接触池,所述装置本体的顶端连通一出气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场臭气处理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接触池的出液管路包括两个,其中一个出液管路与第一液体分布器连通,另一个出液管路连通至所述喷淋水储池;
所述一体化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喷淋水储池和所述气液接触池之间的过滤器,用于过滤通过所述气液接触池进入所述喷淋水储池中的液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场臭气处理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以及每个出液管路上均设置控制阀,用于控制对应管路的流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场臭气处理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帅苏国建王晓红梁琪曹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万邦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