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浓度石油污染土壤的清洗-热处理耦合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0709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高浓度石油污染土壤修复工艺研发与应用领域,进一步的说是开发了一种高浓度石油污染土壤的清洗‑热处理耦合工艺,该工艺实现针对高浓度石油污染土壤的治理过程。利用不含表面活性剂类药剂的清洗体系对待处理污染土壤进行清洗预处理,通过考察污染土壤的粒径组成变化、污油分布变异系数、中低碳数污油组分含量及土壤含水量等指标变化,判定处置工艺变更时间节点;再耦合热脱附处置方式,进而实现对待处理高浓度石油污染土壤治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清洗预处理过程与热脱附处置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在针对高浓度石油污染土壤高效、低耗的处置过程,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浓度石油污染土壤的清洗-热处理耦合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浓度石油污染土壤修复工艺研发与应用领域,进一步的说是开发了一种高浓度石油污染土壤的清洗-热处理耦合工艺,该工艺实现针对高浓度石油污染土壤的治理过程。
技术介绍
高浓度石油污染土壤通常来源于油田区钻探井喷、输油泄漏、开采事故等过程,早期通常采用就地掩埋等手段快速处置,以免耽误生产活动。然而,高浓度污油在土壤中可跟随土壤水气迁移而发生扩散,且随着氧化程度的不断加重,污油的老化程度不断提高,极性不断增强,亲水性减弱,促使其在土壤团聚体等颗粒表面及内部的吸附作用愈发增强,使得治理修复过程更加困难。对此,对于一般温和型的物理与生物修复技术而言,很难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如针对生物修复技术而言,高浓度老化的污油可生化性很差,且具有更高的毒性作用,故而使功能微生物代谢污油的能力很弱,难以达到修复目的;土壤淋洗技术通常是污油土壤修复常用的物理修复方法,然而高浓度老化污油的疏水性导致其清洗脱附效果不明显;化学氧化技术是一种较为强效的修复手段,对于高浓度污油土壤治理而言具氧化药剂的强氧化性有更加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浓度石油污染土壤的清洗-热处理耦合工艺,其特征在于:利用不含表面活性剂类药剂的清洗体系对待处理污染土壤进行清洗预处理,通过考察污染土壤的粒径组成变化、污油分布变异系数、中低碳数污油组分含量及土壤含水量等指标变化,判定处置工艺变更时间节点;再耦合热脱附处置方式,进而实现对待处理高浓度石油污染土壤治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浓度石油污染土壤的清洗-热处理耦合工艺,其特征在于:利用不含表面活性剂类药剂的清洗体系对待处理污染土壤进行清洗预处理,通过考察污染土壤的粒径组成变化、污油分布变异系数、中低碳数污油组分含量及土壤含水量等指标变化,判定处置工艺变更时间节点;再耦合热脱附处置方式,进而实现对待处理高浓度石油污染土壤治理。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石油污染土壤的清洗-热处理耦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含表面活性剂类药剂的清洗体系为由含油无机盐助剂的碱性热水溶液组成;其中,含油无机盐助剂为0.5~2.0mol/LNa2CO3或NaHCO3,清洗体系pH为11~13,热水温度为65-85℃。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石油污染土壤的清洗-热处理耦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体系温度为65~85℃,待处理土壤固体与清洗体系比例为1:5~1:8(W/V,g/mL)。


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浓度石油污染土壤的清洗-热处理耦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处置工艺变更时间节点满足下述四种参数要求为:
①经过清洗预处理后,污染土壤的粒径组成变化,油污土壤中石砾组分(粒径>2.0mm)与粗砂粒中大粒径组分(2.0mm≥粒径≥1.0mm)(统称大颗粒组分)吸附的污油残留量占初始含量的30%~40%;
②经过清洗预处理后,污油分布变异系数,清洗预处理后单位质量油污土壤样品(样品数≥2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卅郭书海邵志国程凤莲吴波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