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儿呼吸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0532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儿呼吸训练装置,涉及呼吸训练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操作底板,所述操作底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呼吸腔,所述操作底板与固定块的内壁共同固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上端套接有气管,所述外壳的左右端分别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具备了进行有效的呼吸训练、且对吸入的空气进行有效过滤的同时保持空气的湿润性、且训练强度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更加科学有效、同时保持训练过程的趣味性、使得幼儿训练更加专注的效果,解决了传统呼吸训练装置使用不便、训练过程过于枯燥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儿呼吸训练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呼吸训练装置
,具体为一种小儿呼吸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进行呼吸训练,是预防肺部感染以及肺部疾病护理的重要措施,呼吸训练的目的主要是将浅而快的呼吸,通过训练转变为深而慢的有效呼吸,通过呼吸训练,有效加强膈肌运动,增加肺部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缓解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增加机体的耐受力,由于小儿呼吸道尚未发育完善,很容易因感冒诱发鼻炎等,所以需要进行呼吸训练,而传统的呼吸训练装置在进行吸气训练时,由于传统的装置采用过滤孔的方式进行过滤,长时间使用后过滤孔反而会沾染大量灰尘导致幼儿吸入,无法对吸入的空气进行有效的过滤,且无法控制吸入空气的湿润度,容易使幼儿的呼吸道感到不适,且传统的呼吸训练过程过滤枯燥,无法很好的调动幼儿的训练积极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儿呼吸训练装置,具备了进行有效的呼吸训练、且对吸入的空气进行有效过滤的同时保持空气的湿润性、且训练强度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更加科学有效、同时保持训练过程的趣味性、使得幼儿训练更加专注的效果,解决了传统呼吸训练装置使用不便、训练过程过于枯燥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儿呼吸训练装置,一种小儿呼吸训练装置,包括操作底板,所述操作底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呼吸腔。所述操作底板与固定块的内壁共同固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上端套接有气管,所述外壳的左右端分别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固定块的表面贯穿设置有斜向槽一和斜向槽二,所述斜向槽一与斜向槽二的相对侧均与呼吸腔相连通,所述斜向槽一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斜块,所述第一斜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块一,所述矩形块一的表面沿所述斜向槽一的内壁滑动,所述矩形块一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杆一,所述传动杆一的轴臂沿所述固定块的内壁滑动,所述传动杆一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端部与固定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斜向槽二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斜块,所述第二斜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块二,所述矩形块二的表面沿所述斜向槽二的内壁滑动,所述矩形块二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传动杆二,所述传动杆二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的端部与所述固定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一的端部设置有过滤机构与调节机构,所述传动杆二的端部设置有趣味机构。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表面开设有出口,所述隔离板的表面与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一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一,所述连接板一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绳体,所述外壳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定滑轮,所述绳体的表面沿定滑轮的表面滑动,所述绳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遮板,所述遮板的表面沿所述隔离板的内壁滑动,所述隔离板表面固定连接有蓄水箱一。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板二,所述连接板二的底面与传动杆一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二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三,所述弹簧三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三,所述连接板三的上表面与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抵接板,所述传动杆一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四,所述连接板四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四,所述弹簧四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五。优选的,所述趣味机构包括蓄水箱二和齿条板,所述蓄水箱二的表面与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齿条板的上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传动杆二的轴臂沿所述限位槽的内壁滑动,所述齿条板的底端沿固定块的内壁滑动。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与蓄水箱二的内壁共同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直尺圆柱。优选的,所述转轴的轴臂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环体。优选的,所述遮板的表面贯穿设置有滤孔,所述遮板的面积大于所述出口的内径。优选的,所述气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面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操作底板、外壳、固定块、呼吸腔、气管、面罩、进气口、出气口、斜向槽一、斜向槽二、第一斜块、矩形块一、传动杆一、弹簧一、第二斜块、矩形块二、传动杆二、弹簧二和出口,使用人员首先将气管插接在连通管的上端,然后操作人员协助幼儿带上面罩,重复进行用力呼气与吸气动作,进行呼吸训练,当使用者进行吸气时,呼吸腔内的气压降低,从而使得第二斜块沿斜向槽一的内壁向靠近呼吸腔的方向滑动,从而带动矩形块一进行同步运动,矩形块一进行同步运动拉动传动杆一压缩弹簧一进行滑动,从而通过克服弹簧一的弹性力保持了训练强度,当矩形块一运动至斜向槽一的斜面时,第二斜块与斜向槽一产生空隙,从而使得空气从进气口吸入呼吸腔内,同时在使用者进行吸气使呼吸腔内的气压降低时,矩形块一产生沿斜向槽二内壁向靠近连通管方向滑动的趋势,单通过第二斜块的阻碍保持静止,从而保持吸气训练时斜向槽二的气密性,使得使用人员只能从进气口内吸入经过滤机构过滤后的空气,当操作人员进行呼气训练时,呼吸腔内的气压升高,从而推动矩形块二沿斜向槽二内壁向远离连通管方向滑动,从而带动第二斜块进行同步运动,进而带动传动杆二克服弹簧二的弹性力进行同步运动,从而保持呼气训练的强度,当第二斜块运动至与斜向槽二产生空隙时,呼出的气体通过斜向槽二从出气口排出,通过重复上述过程即可进行呼吸训练操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隔离板、连接板一、绳体、定滑轮、遮板和滤孔,当进行吸气时,通过传动杆一压缩弹簧一进行滑动的过程,带动连接板一进行同步运动,从而拉动绳体向上运动,进而带动遮板向上滑动与蓄水箱一内存储的水体分离,并遮挡出口,此时气流通过进气口流入时还需经过滤孔进行过滤,同时通过滤孔上残留的水分保持吸入气流的湿润性,更有利于长时间进行呼吸训练,当进行呼气训练时,通过弹簧一的弹性恢复力,使得遮板重新下移入蓄水箱一内存储的水体内,在对遮板进行清洗的同时保持了遮板的湿润性。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连接板二、弹簧三、连接板三、抵接板、连接板四、弹簧四和连接板五,当进行吸气时通过传动杆一压缩弹簧一进行滑动的过程,带动连接板一进行同步运动,带动连接板二抵压弹簧三进行同步位移,同时带动连接板一进行同步位移,当连接板一进行同步位移至连接板五与抵接板进行抵接时,此时传动杆一进行移动需同时克服弹簧三与弹簧三的弹性力,从而达到了随着吸气训练的进行,强度逐渐增高,使得使用者更好适应训练强度的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蓄水箱二、齿条板、限位槽、转轴、直尺圆柱、转盘、连接块、环体和连通管,当进行呼气时,通过传动杆二克服弹簧二的弹性力向远离连通管方向滑动的过程带动齿条板沿固定块的内壁进行同步位移与直尺圆柱进行啮合,同时齿条板向上移动带动直尺圆柱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转轴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转盘进行转动,转盘进行转动带动环体进行转动并从蓄水箱二中存储的泡沫水中移出,当环体移动至与斜向槽二的位置相对时,使用者呼出的气流吹过环体产生气泡,气泡随着气流从出气口排出,从而增加了训练过程中的趣味性,更有利于儿童进行训练,当呼气过程结束后,环体转动回初始状态,从而重新埋入泡沫水中,以便进行下次吹泡过程。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儿呼吸训练装置,包括操作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底板(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外壳(2),所述外壳(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3)的内部开设有呼吸腔(4);/n所述操作底板(1)与固定块(3)的内壁共同固定连接有连通管(41),所述连通管(41)的上端套接有气管(5),所述外壳(2)的左右端分别开设有进气口(7)和出气口(8),所述固定块(3)的表面贯穿设置有斜向槽一(9)和斜向槽二(10),所述斜向槽一(9)与斜向槽二(10)的相对侧均与呼吸腔(4)相连通,所述斜向槽一(9)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斜块(11),所述第一斜块(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块一(12),所述矩形块一(12)的表面沿所述斜向槽一(9)的内壁滑动,所述矩形块一(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杆一(13),所述传动杆一(13)的轴臂沿所述固定块(3)的内壁滑动,所述传动杆一(1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一(14),所述弹簧一(14)的端部与固定块(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斜向槽二(10)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斜块(15),所述第二斜块(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块二(16),所述矩形块二(16)的表面沿所述斜向槽二(10)的内壁滑动,所述矩形块二(16)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传动杆二(17),所述传动杆二(1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二(18),所述弹簧二(18)的端部与所述固定块(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一(13)的端部设置有过滤机构与调节机构,所述传动杆二(17)的端部设置有趣味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儿呼吸训练装置,包括操作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底板(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外壳(2),所述外壳(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3)的内部开设有呼吸腔(4);
所述操作底板(1)与固定块(3)的内壁共同固定连接有连通管(41),所述连通管(41)的上端套接有气管(5),所述外壳(2)的左右端分别开设有进气口(7)和出气口(8),所述固定块(3)的表面贯穿设置有斜向槽一(9)和斜向槽二(10),所述斜向槽一(9)与斜向槽二(10)的相对侧均与呼吸腔(4)相连通,所述斜向槽一(9)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斜块(11),所述第一斜块(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块一(12),所述矩形块一(12)的表面沿所述斜向槽一(9)的内壁滑动,所述矩形块一(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杆一(13),所述传动杆一(13)的轴臂沿所述固定块(3)的内壁滑动,所述传动杆一(1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一(14),所述弹簧一(14)的端部与固定块(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斜向槽二(10)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斜块(15),所述第二斜块(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块二(16),所述矩形块二(16)的表面沿所述斜向槽二(10)的内壁滑动,所述矩形块二(16)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传动杆二(17),所述传动杆二(1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二(18),所述弹簧二(18)的端部与所述固定块(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一(13)的端部设置有过滤机构与调节机构,所述传动杆二(17)的端部设置有趣味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儿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包括隔离板(42),所述隔离板(42)的表面开设有出口(19),所述隔离板(42)的表面与所述外壳(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一(1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一(20),所述连接板一(2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绳体(21),所述外壳(2)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定滑轮(22),所述绳体(21)的表面沿定滑轮(22)的表面滑动,所述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珺朱亭立张琳惠许士娣毛红英承菊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儿童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