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患儿术后用伤口护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为一种患儿术后用伤口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小儿外科是新兴的临床学科,主要研究需手术治疗的小儿疾病。一般分为新生儿外科、小儿普外、小儿胸心外科、小儿泌尿外科、小儿神经外科、小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小儿骨科等专业科室。
[0003]在对年纪较小的患者处理术后伤口时,他们会因为伤口的疼痛而乱动,抗拒医护人员对其伤口进行处理。
[0004]目前,医护人员在对婴幼儿的伤口进行消毒护理时,往往都是让助手或者婴幼儿的家长对婴幼儿的伤口附近部位用手摁住,然后再清洗伤口,费时费力,并且当洗时间较长时,不能对婴幼儿受伤部位进行有效固定。
[0005]于是我们提出一种患儿术后用伤口护理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患儿术后用伤口护理装置,具备调节组件,能够驱动两个夹具水平移动来调节两个夹具之间的距离,以便于适配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患者;通过设置联动组件,以便于通过同一个驱动轴来驱动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患儿术后用伤口护理装置,包括外壳(1),以及固定于外壳(1)下表面的支撑腿(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外侧设置有两个左右分布的夹具(3),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用于驱动夹具(3)的驱动装置(4),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位于外壳(1)内且用于驱动两个夹具(3)水平移动来调节两个夹具(3)之间的距离的调节组件(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儿术后用伤口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41)包括固定在外壳(1)内壁且对称分布的两个立板(411),两个所述立板(411)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412),所述螺纹杆(412)上套设有两个与其螺纹连接的内螺纹套(413),所述螺纹杆(412)上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两个所述内螺纹套(413)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矩形盒一(414),所述矩形盒一(414)一端延伸至外壳(1)外侧,所述外壳(1)表面开设有供两个矩形盒一(414)滑动的矩形槽(416),所述矩形盒一(414)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其相互连通的矩形盒二(415),所述夹具(3)包括转动连接于矩形盒二(415)上的上夹板(31)和下夹板(32),所述螺纹杆(412)一端伸缩插接有花键轴(417),所述花键轴(417)一端固定连接有圆轴(418),所述圆轴(418)一端延伸至外壳(1)外侧且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外壳(1)表面开设有供圆轴(418)穿过的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患儿术后用伤口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3)还包括位于矩形盒二(415)内且分别与上夹板(31)和下夹板(32)同轴固定的两个齿轮(33),所述矩形盒一(414)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34),所述弹簧(34)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个齿轮(33)之间且与两个齿轮(33)相啮合的齿条(35),所述齿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珺,顾宇静,丁晔,吴菲菲,范菊红,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儿童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