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仇亭亭专利>正文

一种家用毛豆剥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0305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家用毛豆剥壳机,其结构包括壳体、进料口、导料板,所述壳体左侧设置有清理门,所述清理门通过合页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壳体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下方设置有导料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家用毛豆剥壳机,通过转动摇把能带动主动轮转动,且主动轮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二从动轮,而第二从动轮可以带动第一从动轮一起转动,从而使得上、下挤压辊可以对毛豆进行挤压,达到剥壳效果,并且在导料板上方设置的进料调节杆可以对导料板上的毛豆进行整理,避免过多毛豆堆积在一起进入上、下挤压辊之间,影响剥壳效果,该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适合家庭生活毛豆的剥壳,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用毛豆剥壳机
本技术是一种家用毛豆剥壳机,属于家庭生活

技术介绍
毛豆是青大豆荚的俗称,青毛豆剥出的籽粒俗称毛豆仁,不仅味道特别鲜美而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市场上对毛豆仁的需求量日益增大,毛豆在深加工过程中最复杂和费时的工序就是剥壳,而传统方法都是采用人工剥取毛豆仁,不仅耗时费工效率低下,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毛豆仁剥制过程中附加的人工成本,因此,用传统人工剥取方法毛豆仁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也很难让毛豆仁进入批量化、规模化生产,目前,市场上虽然已经有一些专门的毛豆剥壳设备,但其大多都为较大型设备,适用于毛豆豆粒生产工厂使用,难以满足日常生活家庭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家用毛豆剥壳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家用毛豆剥壳机,其结构包括壳体、进料口、导料板,所述壳体左侧设置有清理门,所述清理门通过合页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壳体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下方设置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左端固定焊接在壳体左侧内壁上,且导料板右侧上方设置有进料调节杆,所述进料调节杆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且进料调节杆通过第一转轴与壳体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右侧安设有第一从动轮,所述进料调节杆右侧设置有上挤压辊,所述上挤压辊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且上挤压辊通过第二转轴与壳体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右侧安设有第二从动轮,且第二从动轮与第一从动轮啮合连接,所述上挤压辊下方设置有下挤压辊,所述下挤压辊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左端与壳体左侧内壁转动连接,且第三转轴右端贯穿壳体右侧内壁延伸至壳体外部通过联轴器与摇把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右侧安设有主动轮,且主动轮与第二从动轮啮合连接,所述下挤压辊底部设置有出渣板和出豆板,所述出豆板设为左高右低倾斜结构,且出豆板右端贯穿壳体内壁延伸至壳体外部,所述出渣板设为左低右高倾斜结构,且出渣板左端下方设置有渣斗盒,所述渣斗盒位于壳体底部。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导料板设为左高右低倾斜结构,且导料板右端对应设置在上挤压辊和下挤压辊之间。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上挤压辊和下挤压辊均设置为表面非常粗糙的圆柱状。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摇把顶端固定连接有手柄,且手柄(7)外表面套接有橡胶套。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渣斗盒左侧表面镶嵌有拉手,且渣斗盒的宽度小于清理门的宽度。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清理门正表面右侧镶嵌有门把。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壳体底部四角分别固定焊接有支撑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转动摇把能带动主动轮转动,且主动轮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二从动轮,而第二从动轮可以带动第一从动轮一起转动,从而使得上、下挤压辊可以对毛豆进行挤压,达到剥壳效果,并且在导料板上方设置的进料调节杆可以对导料板上的毛豆进行整理,避免过多毛豆堆积在一起进入上、下挤压辊之间,影响剥壳效果,该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适合家庭生活毛豆的剥壳,便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主动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壳体-1、进料口-2、导料板-3、合页-4、清理门-5、门把-51、摇把-6、手柄-7、支撑柱-8、渣斗盒-9、拉手-91、出渣板-10、出豆板-11、进料调节杆-12、第一转轴-121、上挤压辊-13、第二转轴-131、下挤压辊-14、第三转轴-141、第一从动轮-15、第二从动轮-16、主动轮-17。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家用毛豆剥壳机,其结构包括壳体1、进料口2、导料板3,所述壳体1左侧设置有清理门5,所述清理门5通过合页4与壳体1转动连接,便于打开清理门5对壳体1内部进行清理,所述壳体1顶部开设有进料口2,所述进料口2下方设置有导料板3,使得从进料口2进入的毛豆可以通过导料板3送至挤压辊中进行剥壳处理,所述导料板3左端固定焊接在壳体1左侧内壁上,且导料板3右侧上方设置有进料调节杆12,能对导料板3上的毛豆进行整理,避免过多毛豆堆积在一起,影响剥壳效果,所述进料调节杆12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121,且进料调节杆12通过第一转轴121与壳体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21右侧安设有第一从动轮15,所述进料调节杆12右侧设置有上挤压辊13,所述上挤压辊13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31,且上挤压辊13通过第二转轴131与壳体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31右侧安设有第二从动轮16,且第二从动轮16与第一从动轮15啮合连接,所述上挤压辊13下方设置有下挤压辊14,所述下挤压辊14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141,所述第三转轴141左端与壳体1左侧内壁转动连接,且第三转轴141右端贯穿壳体1右侧内壁延伸至壳体1外部通过联轴器与摇把6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141右侧安设有主动轮17,且主动轮17与第二从动轮16啮合连接,从而使得主动轮17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二从动轮16,而第二从动轮16可以带动第一从动轮15一起转动,所述下挤压辊14底部设置有出渣板10和出豆板11,所述出豆板11设为左高右低倾斜结构,且出豆板11右端贯穿壳体1内壁延伸至壳体1外部,便于将剥好的豆粒排出,所述出渣板10设为左低右高倾斜结构,且出渣板10左端下方设置有渣斗盒9,所述渣斗盒9位于壳体1底部,便于将豆壳渣进行收集。具体的,导料板3设为左高右低倾斜结构,且导料板3右端对应设置在上挤压辊13和下挤压辊14之间,便于将导料板3上的毛豆送至上、下挤压辊之间进行剥壳处理。具体的,上挤压辊13和下挤压辊14均设置为表面非常粗糙的圆柱状,便于对毛豆的挤压,加快毛豆的剥壳效率。具体的,摇把6顶端固定连接有手柄7,且手柄7外表面套接有橡胶套,便于摇动手柄7使得上、下挤压辊和进料调节杆12转动,并且长时间使用手也不会感到不适。具体的,渣斗盒9左侧表面镶嵌有拉手91,且渣斗盒9的宽度小于清理门5的宽度,从而使得渣斗盒9能通过清理门5从壳体1内取出进行清理。具体的,清理门5正表面右侧镶嵌有门把51,便于打开清理门5具体的,壳体1底部四角分别固定焊接有支撑柱8,便于支撑壳体1。当使用者想使用本专利的时候,首先将需要剥壳的毛豆放入进料口2中,从进料口3进入的毛豆掉落至导料板3上,通过手扶手柄7使其转动,可以使得主动轮17开始转动,主动轮17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二从动轮16,而第二从动轮16可以带动第一从动轮15一起转动,通过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用毛豆剥壳机,其结构包括壳体(1)、进料口(2)、导料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左侧设置有清理门(5),所述清理门(5)通过合页(4)与壳体(1)转动连接,所述壳体(1)顶部开设有进料口(2),所述进料口(2)下方设置有导料板(3),所述导料板(3)左端固定焊接在壳体(1)左侧内壁上,且导料板(3)右侧上方设置有进料调节杆(12),所述进料调节杆(12)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121),且进料调节杆(12)通过第一转轴(121)与壳体(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21)右侧安设有第一从动轮(15),所述进料调节杆(12)右侧设置有上挤压辊(13),所述上挤压辊(13)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31),且上挤压辊(13)通过第二转轴(131)与壳体(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31)右侧安设有第二从动轮(16),且第二从动轮(16)与第一从动轮(15)啮合连接,所述上挤压辊(13)下方设置有下挤压辊(14),所述下挤压辊(14)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141),所述第三转轴(141)左端与壳体(1)左侧内壁转动连接,且第三转轴(141)右端贯穿壳体(1)右侧内壁延伸至壳体(1)外部通过联轴器与摇把(6)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141)右侧安设有主动轮(17),且主动轮(17)与第二从动轮(16)啮合连接,所述下挤压辊(14)底部设置有出渣板(10)和出豆板(11),所述出豆板(11)设为左高右低倾斜结构,且出豆板(11)右端贯穿壳体(1)内壁延伸至壳体(1)外部,所述出渣板(10)设为左低右高倾斜结构,且出渣板(10)左端下方设置有渣斗盒(9),所述渣斗盒(9)位于壳体(1)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毛豆剥壳机,其结构包括壳体(1)、进料口(2)、导料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左侧设置有清理门(5),所述清理门(5)通过合页(4)与壳体(1)转动连接,所述壳体(1)顶部开设有进料口(2),所述进料口(2)下方设置有导料板(3),所述导料板(3)左端固定焊接在壳体(1)左侧内壁上,且导料板(3)右侧上方设置有进料调节杆(12),所述进料调节杆(12)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121),且进料调节杆(12)通过第一转轴(121)与壳体(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21)右侧安设有第一从动轮(15),所述进料调节杆(12)右侧设置有上挤压辊(13),所述上挤压辊(13)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31),且上挤压辊(13)通过第二转轴(131)与壳体(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31)右侧安设有第二从动轮(16),且第二从动轮(16)与第一从动轮(15)啮合连接,所述上挤压辊(13)下方设置有下挤压辊(14),所述下挤压辊(14)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141),所述第三转轴(141)左端与壳体(1)左侧内壁转动连接,且第三转轴(141)右端贯穿壳体(1)右侧内壁延伸至壳体(1)外部通过联轴器与摇把(6)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141)右侧安设有主动轮(17),且主动轮(17)与第二从动轮(16)啮合连接,所述下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亭亭蔡飞云黄小敏
申请(专利权)人:仇亭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