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粒重耐热指数选拔耐热小麦品种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9974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34
一种利用粒重耐热指数筛选小麦耐热品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两个步骤:步骤一、杂交后代产生及种植方法:选用抗热性好的材料作为杂交亲本之一,经双亲杂交之后产生F0代杂交种子,经连续三代自交并进行优异单株选拔之后,筛选出的F3代优异单株种植为F4代,进入小麦杂交后代F4代到F7代乃至更高世代的稳定世代阶段,该阶段以株系选择为主同步进行单株选择步骤二、产量测定阶段对进行产量测定的稳定株系材料进入产量测定试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粒重耐热指数选拔耐热小麦品种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麦育种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粒重耐热指数进行选育耐热后代的育种方法,属于农业育种领域。
技术介绍
干热风是出现在小麦籽粒灌浆期间、导致小麦乳熟期受害秕粒的一种干而热的风,其中高温胁迫是最重要因素。自20世纪中叶以来,极端高温天气事件频发、海平面上升、北极海冰减少让我们目睹了全球升温的后果,且频率和严重程度可能会继续增加。高温胁迫危害面积大,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研究表明全球气温每升高1℃将导致小麦产量下降4.1%-6.4%,严峻的气候形势使得小麦产量和品质的热稳定性评价研究尤为迫切,通过利用粒重耐热指数等参数,可以指导小麦耐热新品种的选育,从而培育出具有良好耐热的新产品。现有技术中,表征小麦耐热性好坏的参数有很多,例如观察高温胁迫下叶片持绿性等,但是遗传力较小且误差较大,每个人据此定义抗热的级别不一。而选育耐热品种的技术多是在小麦高代(如后代的第6代、第7代)时种成小区,置于抗热棚进行模拟鉴定,因为单个小区需要的土地面积较大(13.2m2),一年当中可鉴定的材料较少,不能满足大量定向筛选后代,因此选育耐热品种效率较低。我们发现,针对某一个小麦材料的千粒重遗传力较大,且对热胁迫的反应程度不一样。因此可以针对千粒重指标,设计抗热公式计算其千粒重对高温胁迫的反应程度,进行定向筛选材料,为此我们提出了利用粒重耐热指数选拔耐热小麦后代的选育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粒重耐热指数筛选小麦耐热品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两个步骤:步骤一、杂交后代产生及种植方法:选用抗热性好的材料作为杂交亲本之一,经双亲杂交之后产生F0代杂交种子,经连续三代自交并进行优异单株选拔之后,筛选出的F3代优异单株种植为F4代,进入小麦杂交后代F4代到F7代乃至更高世代的稳定世代阶段,该阶段以株系选择为主同步进行单株选择,包括:步骤1.1,每个材料种植两行,行长2米,釆用点播方式种植,两寸株距或一寸株距点播,行距采用25-30cm行距,后代材料每间隔5-10个种植一个对照材料,作为选择参照物,对照选择抗热品种作为对照为宜,足墒播种,精细整地、播后镇压,同一套材料在田间自然干旱环境下,分别设热处理和正常处理,所述热处理为花后2周开始加盖加热棚,进行自然增温条件下的热胁迫,胁迫强度控制在较自然温度最高增加5℃以内,以防过度增温造成胁迫过度,处理时间直至收获;所述正常处理为不加加热棚处理。在对材料抗逆性、抗病性筛选的基础上,表现优异的材料进行步骤1.2;步骤1.2:在灌浆期对田间表现相对稳定的株系材料,要进一步进行稳定性、一致性的筛选,并对分离不大的株系材料,入选收获株系,同时选5-10株单株进行保留;步骤1.3:在收获时,单株单独收获并编号,收获单株之后的入选株系进行混收,收获时同时收获对照品种材料,进入步骤1.4;步骤1.4:在收获之后,进行脱粒考种,脱粒之后,对株系的粒重进行测定,按照粒重抗热指数公式进行计算:HRIK=Ka2·Km-1·KM·(KA2)-1,HRIK---粒重抗热指数HRI---抗热指数简称Ka---待测材料胁迫(热处理)处理籽粒千粒重(g)Km---待测材料对照(正常处理)处理籽粒千粒重(g)KM---对照品种对照(正常处理)处理籽粒千粒重(g)KA---对照品种胁迫(热处理)处理籽粒千粒重(g)步骤1.5:根据HRIK的计算结果,粒重抗热指数≥1的株系进入产量测试试验,其相应单株继续进行后代选拔,并作为重点进行关注;为提高选择效率,粒重抗热指数<1的株系淘汰,如果单株粒重大于对照的单株粒重则继续进行后代选拔;步骤1.6:对于不同高世代阶段,重复高世代阶段相关步骤即可。步骤二、产量测定阶段对进行产量测定的稳定株系材料进入产量测定试验,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1:种植,每个材料种植成8米行长共9行的小区,株系材料每间隔5-10个种植一个对照材料,作为选择参照物,对照选择抗热品种作为对照为宜,所有材料的播种基本苗采用25万/亩的标准进行对比测试,单个材料的小区面积10平方米左右,足墒播种,精细整地、播后镇压,同一套材料在田间自然干旱环境下,分别设热处理和正常处理,所述热处理和正常处理条件同步骤1.1;步骤2.2:田间评价与产量测定,对株系材料在田间进行农艺性、抗病性、抗逆性的综合考量,在此基础上,进行收获测产,并进行粒重抗热指数计算,对产量表现超对照且粒重抗热指数≥1的材料筛选出圃,并根据相应命名规则命名,参加各级产量测试或区域试验,完成本方法的选育过程。具体实施方式一、杂交后代产生及种植方法:选用抗热性好的材料作为杂交亲本之一,经双亲杂交之后产生F0代杂交种子,经连续三代自交并进行优异单株选拔之后(播种方式同下),筛选出的F3代优异单株种植为F4代,进入此方法的以下选育阶段,小麦杂交后代F4代到F7代乃至更高世代的稳定世代阶段,该阶段以株系选择为主同步进行单株选择,第一步,种植,每个材料种植两行,行长2米,釆用播种方式为点播,釆用方式为两寸株距或一寸株距点播方式,行距采用25-30公分行距,后代材料每间隔5-10个种植一个对照材料,作为选择参照物,对照选择抗热品种作为对照为宜,足墒播种,精细整地、播后镇压,同一套材料在田间自然干旱环境下,分别设热处理(花后2周开始加盖加热棚,进行自然增温条件下的热胁迫,胁迫强度控制在较自然温度最高增加5℃以内(超过5℃棚会打开通风降温),以防过度增温造成胁迫过度,处理时间直至收获)和正常处理(为不加加热棚处理),其他管理方式同大田生产,在对材料抗逆性、抗病性筛选的基础上,表现优异的材料进行以下步骤;第二步,在灌浆期对田间表现相对稳定的株系材料,要进一步进行稳定性、一致性的筛选,并对分离不大的株系材料,入选收获株系,同时选5-10株单株进行保留;第三步,在收获时,单株单独收获并编号,收获单株之后的入选株系进行混收,收获时同时收获对照品种材料,进入第四步;第四步,在收获之后,进行脱粒考种,脱粒之后,对株系的粒重进行测定,按照粒重抗热指数公式进行计算(K为英文Kernel的字头):HRIK=Ka2·Km-1·KM·(KA2)-1,HRIK---粒重抗热指数HRI---抗热指数简称Ka---待测材料胁迫(热处理)处理籽粒千粒重(g)Km---待测材料对照(正常处理)处理籽粒千粒重(g)KM---对照品种对照(正常处理)处理籽粒千粒重(g)KA---对照品种胁迫(热处理)处理籽粒千粒重(g)该指数与热胁迫后的产量、热胁迫后的千粒重、千粒重变化率有些显著的相关性(参见表1)。第五步,根据HRIK的计算结果,粒重抗热指数≥1的株系进入产量测试试验,其相应单株继续进行后代选拔,并作为重点进行关注;为提高选择效率,粒重抗热指数<1的株系考虑淘汰,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粒重耐热指数筛选小麦耐热品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两个步骤:/n步骤一、选用抗热性好的材料作为杂交亲本之一,经双亲杂交之后产生F0代杂交种子,经连续三代自交并进行优异单株选拔之后,筛选出的F3代优异单株种植为F4代,进入小麦杂交后代F4代到F7代乃至更高世代的稳定世代阶段,该阶段以株系选择为主同步进行单株选择,包括:/n步骤1.1,釆用点播方式种植,每个材料种植两行,行长2米,两寸株距或一寸株距点播,行距采用25-30cm行距,后代材料每间隔5-10个种植一个对照材料,作为选择参照物,对照选择抗热品种作为对照为宜,足墒播种,精细整地、播后镇压,同一套材料在田间自然干旱环境下,分别设热处理和正常处理,所述热处理为花后2周开始加盖加热棚,进行自然增温条件下的热胁迫,胁迫强度控制在较自然温度最高增加5℃以内,以防过度增温造成胁迫过度,处理时间直至收获;所述正常处理为不加加热棚处理。在对材料抗逆性、抗病性筛选的基础上,表现优异的材料进行步骤1.2;/n步骤1.2:在灌浆期对田间表现相对稳定的株系材料,要进一步进行稳定性、一致性的筛选,并对分离不大的株系材料,入选收获株系,同时选5-10株单株进行保留;/n步骤1.3:在收获时,单株单独收获并编号,收获单株之后的入选株系进行混收,收获时同时收获对照品种材料,进入步骤1.4;/n步骤1.4:在收获之后,进行脱粒考种,脱粒之后,对株系的粒重进行测定,按照粒重抗热指数公式进行计算:/nHRI...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粒重耐热指数筛选小麦耐热品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两个步骤:
步骤一、选用抗热性好的材料作为杂交亲本之一,经双亲杂交之后产生F0代杂交种子,经连续三代自交并进行优异单株选拔之后,筛选出的F3代优异单株种植为F4代,进入小麦杂交后代F4代到F7代乃至更高世代的稳定世代阶段,该阶段以株系选择为主同步进行单株选择,包括:
步骤1.1,釆用点播方式种植,每个材料种植两行,行长2米,两寸株距或一寸株距点播,行距采用25-30cm行距,后代材料每间隔5-10个种植一个对照材料,作为选择参照物,对照选择抗热品种作为对照为宜,足墒播种,精细整地、播后镇压,同一套材料在田间自然干旱环境下,分别设热处理和正常处理,所述热处理为花后2周开始加盖加热棚,进行自然增温条件下的热胁迫,胁迫强度控制在较自然温度最高增加5℃以内,以防过度增温造成胁迫过度,处理时间直至收获;所述正常处理为不加加热棚处理。在对材料抗逆性、抗病性筛选的基础上,表现优异的材料进行步骤1.2;
步骤1.2:在灌浆期对田间表现相对稳定的株系材料,要进一步进行稳定性、一致性的筛选,并对分离不大的株系材料,入选收获株系,同时选5-10株单株进行保留;
步骤1.3:在收获时,单株单独收获并编号,收获单株之后的入选株系进行混收,收获时同时收获对照品种材料,进入步骤1.4;
步骤1.4:在收获之后,进行脱粒考种,脱粒之后,对株系的粒重进行测定,按照粒重抗热指数公式进行计算:
HRIK=Ka2·Km-1·KM·(KA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文臣李强李丁孟祥海孙书娈赵明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