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昆虫授粉,涉及利用熊蜂授粉的方法,具体为一种苜蓿熊蜂授粉田间繁种方法及一种隔离网室装置。
技术介绍
1、苜蓿为多年生豆科植物,因其自交不亲和、自花结实率低,导致种子数量少且发芽率低。为了提高种子质量和产量,苜蓿生产需要借助昆虫进行异花授粉。
2、虽然自然界昆虫种类多样,但是由于苜蓿花器在打开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弹花机制,多数昆虫无法打开花器,因而无法完成苜蓿的授粉。目前,常将切叶蜂应用于苜蓿的授粉。如201811160614.0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苜蓿切叶蜂田间授粉方法》,公开了一种苜蓿切叶蜂田间授粉方法,但文献公布切叶蜂的正常释放密度为2000头/亩~6630头/亩,需求量大,而野生苜蓿切叶蜂数量少,人工繁殖的苜蓿切叶蜂羽化率低,导致本土苜蓿切叶蜂大规模繁育困难,无法满足授粉需求。因此,人们继续探寻适合苜蓿授粉的昆虫。在《西方蜜蜂和地熊蜂为紫花苜蓿授粉效果比较》(郭媛,宋卓琴等,应用昆虫学报[j],2017,54(6):1008-1014.)中,公开了熊蜂(即文献中地熊蜂)用于苜蓿授粉,但是因熊蜂的群势小很多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苜蓿熊蜂授粉田间繁种方法,包括苜蓿大田移栽种植、放蜂授粉和种子收获,其特征在于,在田间增设隔离网室装置,所述的隔离网室装置的结构包括框架(1)以及侧周与顶部设置的网罩(2),所述的网罩(2)为尼龙网罩,再在尼龙网罩侧周用遮挡物(3)进行遮挡,在此基础上,所述的繁种方法的步骤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苜蓿熊蜂授粉田间繁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蜂,见花放蜂,采用80头~150头蜂群,采集蜂密度20头/亩~80头/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苜蓿熊蜂授粉田间繁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待种子成熟时收获是指,在种子中下部荚果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苜蓿熊蜂授粉田间繁种方法,包括苜蓿大田移栽种植、放蜂授粉和种子收获,其特征在于,在田间增设隔离网室装置,所述的隔离网室装置的结构包括框架(1)以及侧周与顶部设置的网罩(2),所述的网罩(2)为尼龙网罩,再在尼龙网罩侧周用遮挡物(3)进行遮挡,在此基础上,所述的繁种方法的步骤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苜蓿熊蜂授粉田间繁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蜂,见花放蜂,采用80头~150头蜂群,采集蜂密度20头/亩~80头/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苜蓿熊蜂授粉田间繁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待种子成熟时收获是指,在种子中下部荚果变褐变黄时开始收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苜蓿熊蜂授粉田间繁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为镀锡钢管架构,并采用伸缩杆立柱搭配伸缩杆横梁。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明,李源,游永亮,武瑞鑫,刘贵波,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