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控制器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9889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控制器的连接结构,包含:壳体,壳体主要由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组成,第一半壳体具有第一嵌合部,第二半壳体具有第二嵌合部,第一嵌合部包含第一翻边,第二嵌合部包含第二翻边,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相互嵌合连接;焊缝,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的嵌合连接处设有焊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采用焊缝即焊接连接的方式,能够保证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而结合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的嵌合连接,能够保证壳体的密封性能,从而保护了壳体内部的电器元件避免其暴露在污水等恶劣环境中,增加发动机控制器的使用寿命,简化产品结构,降低产品成本,减轻产品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控制器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连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控制器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参阅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发动机控制器的连接结构包含冲压件上盖01、冲压件底板02、印刷线路板组件(PCBA)03、螺钉04、螺钉衬套05、导热胶06、密封胶07和压力平衡元件08。通过螺钉04紧固上盖01与底板02以连接形成外壳,螺钉04需通过螺钉衬套05保证产品耐久性能和防腐性能。在机械连接中,螺钉04的螺纹连接在长久的冲击或振动环境中会慢慢发生松动等损坏,降低了上盖01和底板02和密封胶07包围空间的密封性能,进一步使得印刷线路板组件03暴露到恶劣环境中,从而造成印刷线路板组件03的损坏。为了避免干涉,螺纹连接需要增加孔的设置,也使得上盖01和底板02的结构变得复杂。而且,在螺钉04的装配过程中,需要增加人工或者自动化设备,螺钉04的取放、拧紧自动化的设备较为复杂而且设备柔性较低,而且螺钉和螺钉衬套也需要材料成本和产生附加重量。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于,发动机控制器的螺纹连接结构耐久性差,容易降低密封性能,结构复杂,产品成本高,存在附加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发动机控制器的连接结构,能够保证在振动等工况下,连接的可靠性高,不能松脱,保证密封性能以使得发动机控制器的壳体内部用以容置电路板等电器元件的空间的不会暴露在污水等恶劣环境中,提高发动机控制器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简化产品结构,减轻产品重量,降低产品成本。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控制器的连接结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可靠性高不易松脱的连接方式,防止发动机控制器的壳体密封性能降低,提高使用寿命,简化产品结构,减轻产品重量,降低产品成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控制器的连接结构,包含:壳体,所述壳体主要由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组成,所述第一半壳体具有第一嵌合部,所述第二半壳体具有第二嵌合部;所述第一嵌合部包含第一翻边,所述第二嵌合部包含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相互嵌合连接;焊缝,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的嵌合连接处设有所述焊缝。优选地,所述第一翻边空间区域上合围形成内容外侧面,所述第二翻边空间区域上合围形成外包内侧面,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所述内容外侧面和所述外包内侧面相靠抵;所述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沿着第三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在所述第三方向上远离翻边的弯折处的最远端处设有所述焊缝;所述焊缝处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的材料为铝合金,所述焊缝由激光焊设备以聚焦的激光束轰击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处熔化铝合金材料以形成。优选地,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之间过盈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之间在第三方向上施加预紧力安装。优选地,所述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嵌合时最远端处存在高度差,所述高度差为0.3~0.5倍第一翻边和/或第二翻边的厚度;所述焊缝间断布置于所述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的高度差处。优选地,在第二方向上有两条平行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嵌合线,在第一方向上有一条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嵌合线,在各个第二方向嵌合线的高度差处分别均匀间断分布有5~6条焊缝,在第一方向嵌合线的高度差处均匀间断分布有1~2条焊缝。优选地,所述第一翻边在第二方向上呈长方形齿布置,齿形和空隙相间布置;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上设有隔热孔。优选地,所述隔热孔的形状为腰型孔或U型孔。优选地,所述发动机控制器的连接结构,还包含:密封胶,所述密封胶位于所述第一半壳体和所述第二半壳体之间,位于所述第一嵌合部和第二嵌合部合围区域的内侧,所述密封胶的两面分别和所述第一半壳体和所述第二半壳体靠抵压紧设置;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外接口和内板,所述内板位于所述第一半壳体和所述第二半壳体合围的空间内部,也位于所述密封胶合围的区域内侧;所述第一半壳体和所述第二半壳体在所述外接口和所述内板连接处相互嵌合连接,在嵌合连接处涂布密封胶。优选地,所述发动机控制器的连接结构,还包含:导热胶,所述导热胶涂布在所述内板的面向所述第二半壳体处,位于内板上发热元件的旁边。优选地,所述发动机控制器的连接结构,还包含:压力平衡元件,所述压力平衡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半壳体和所述第二半壳体合围成的所述壳体上,安装于所述第二半壳体上的一安装孔上,所述压力平衡元件包含薄膜,所述薄膜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所述薄膜的结构为设有多个微型孔,所述微型孔的直径大于空气分子直径小于水滴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控制器的连接结构,包含:壳体,所述壳体主要由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组成,所述第一半壳体具有第一嵌合部,所述第二半壳体具有第二嵌合部,所述第一嵌合部包含第一翻边,所述第二嵌合部包含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相互嵌合连接;焊缝,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的嵌合连接处设有所述焊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采用焊缝即焊接连接的方式,能够保证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而结合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的嵌合连接,能够保证壳体的密封性能,从而保护了壳体内部的电器元件避免其暴露在污水等恶劣环境中,增加发动机控制器的使用寿命,简化产品结构,降低产品成本,减轻产品重量。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发动机控制器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发动机控制器的连接结构一实施例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的发动机控制器的连接结构一实施例之中嵌合连接处焊缝结构的局部图。图4为本技术的发动机控制器的连接结构一实施例的隔热孔布局图及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发动机控制器的连接结构一实施例的焊缝布局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现有技术:01上盖02底板03印刷线路板组件04螺钉05螺钉衬套06导热胶07密封胶08压力平衡元件;本技术:10壳体11第一半壳体12第二半壳体13第一嵌合部14第二嵌合部15第一翻边16第二翻边17隔热孔18隔热孔19安装孔20焊缝30密封胶31面32面40控制电路板41外接口42内板43发热元件50导热胶60压力平衡元件70激光焊设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发动机控制器的连接结构,包含:壳体10,壳体10主要由第一半壳体11和第二半壳体12组成,第一半壳体11具有第一嵌合部13,第二半壳体12具有第二嵌合部14。第一嵌合部13包含第一翻边15,第二嵌合部14包含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控制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n壳体,所述壳体主要由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组成,所述第一半壳体具有第一嵌合部,所述第二半壳体具有第二嵌合部;/n所述第一嵌合部包含第一翻边,所述第二嵌合部包含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相互嵌合连接;/n焊缝,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的嵌合连接处设有所述焊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控制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壳体,所述壳体主要由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组成,所述第一半壳体具有第一嵌合部,所述第二半壳体具有第二嵌合部;
所述第一嵌合部包含第一翻边,所述第二嵌合部包含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相互嵌合连接;
焊缝,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的嵌合连接处设有所述焊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控制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翻边空间区域上合围形成内容外侧面,所述第二翻边空间区域上合围形成外包内侧面,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所述内容外侧面和所述外包内侧面相靠抵;
所述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沿着第三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在所述第三方向上远离翻边的弯折处的最远端处设有所述焊缝;
所述焊缝处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的材料为铝合金,所述焊缝由激光焊设备以聚焦的激光束轰击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处熔化铝合金材料以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控制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之间过盈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之间在第三方向上施加预紧力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控制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嵌合时最远端处存在高度差,所述高度差为0.3~0.5倍第一翻边和/或第二翻边的厚度;
所述焊缝间断布置于所述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的高度差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控制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方向上有两条平行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嵌合线,在第一方向上有一条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嵌合线,在各个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保安李立伟姜银江冯辉葛嘉禄张锐汲泳涛
申请(专利权)人: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