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检测电路、系统及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9368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流检测电路、系统及汽车。电流检测电路包括:N个第一检测端和第二检测端;第一检测端用于与电池组中电池的正极电连接,第二检测端用于与第一节电池的负极电连接;与N个第一检测端一一对应的N个第一连接端和与第二检测端电连接的第二连接端;与N个第一检测端一一对应的N个第一开关和与N个第一连接端一一对应的N个第二开关;电流检测单元,第一开关连接于对应的第一检测端与所述电流检测单元之间,第二开关连接于对应的第一连接端与电流检测单元之间;N‑1个第三开关,第q个第三开关的第一端与第q个第一检测端电连接,第q个第三开关的第二端与第q个第一连接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简单的电路实现电流的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流检测电路、系统及汽车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电流检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流检测电路、系统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能源汽车由于其环保无污染等优势应用越来越广泛。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MANAGEMENTSYSTEM,BMS)在新能源汽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要用于提高电池组的利用率,其中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防止电池组过度放电。当BMS上某个器件失效时,可能会导致电池组漏电,影响电池组寿命,甚至会引起事故。然而,现有的BMS仅在出厂时做漏电检测,组装到汽车上后便不再检测,直至出现故障时才会做漏电检测,并且检测时需要将电池组拆开,然后将电流表串联进去,有多少节电池就需要串多少次电流表,检测过程既麻烦又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流检测电路、系统及汽车,以利用简单的电路实现电流的检测。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流检测电路,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N个第一检测端和第二检测端;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第k个第一检测端用于与电池组中第k节电池的正极电连接,1≤k≤N,所述第二检测端用于与电池组中第一节电池的负极电连接;与所述N个第一检测端一一对应的N个第一连接端和与所述第二检测端电连接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N个第一检测端一一对应的N个第一开关和与所述N个第一连接端一一对应的N个第二开关;电流检测单元,所述第一开关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检测端与所述电流检测单元之间,所述第二开关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电流检测单元之间;N-1个第三开关,第q个第三开关的第一端与第q个第一检测端电连接,第q个第三开关的第二端与第q个第一连接端电连接,1≤q≤N-1。可选地,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N个线圈和N个控制开关;所述N个线圈与所述N个第一开关一一对应,所述N个线圈与所述N个第二开关一一对应,第k个所述线圈用于控制第k个所述第一开关及第k个所述第二开关的状态;第q+1个线圈用于控制第q个第三开关的状态;所述N个控制开关与所述N个线圈一一对应,所述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线圈的第二端与参考电压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二端与控制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可选地,所述电流检测电路还包括:译码器、N个线圈和多个控制开关;所述N个线圈与所述N个第一开关一一对应,所述N个线圈与所述N个第二开关一一对应,第k个所述线圈用于控制第k个所述第一开关及第k个所述第二开关的状态;第q+1个线圈用于控制第q个第三开关的状态;所述N个线圈与所述译码器的N个输出端一一对应,所述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译码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线圈的第二端与参考电压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多个控制开关与所述译码器的多个输入端一一对应,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译码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二端与控制信号输入端电连接;与所述多个控制开关一一对应的多个上拉电阻,所述上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上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参考电压输入端电连接。可选地,还包括主电源开关,所述主电源开关连接于所述参考电压输入端与所述上拉电阻之间。可选地,所述N个第一连接端及所述第二连接端集成于连接器上。可选地,所述电流检测单元为电流表。可选地,所述电流检测单元为并联的检测电阻和电压表。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流检测系统,所述电流检测系统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流检测电路、电池组及电池管理系统BMS;所述电池组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的多个第一检测端及第二检测端电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及所述第二连接端电连接。可选地,所述电流检测电路还包括:译码器、N个线圈和多个控制开关;所述N个线圈与所述N个第一开关一一对应,所述N个线圈与所述N个第二开关一一对应,第k个所述线圈用于控制第k个所述第一开关及第k个所述第二开关的状态;第q+1个线圈用于控制第q个第三开关的状态;所述N个线圈与所述译码器的N个输出端一一对应,所述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译码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线圈的第二端与参考电压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多个控制开关与所述译码器的多个输入端一一对应,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译码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二端与控制信号输入端电连接;与所述多个控制开关一一对应的多个上拉电阻,所述上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上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参考电压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参考电压输入端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电流检测系统。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采用的电流检测电路包括N个第一检测端和第二检测端;第k个第一检测端用于与电池组中第k节电池的正极电连接,1≤k≤N,第二检测端用于与电池组中第一节电池的负极电连接;与N个第一检测端一一对应的N个第一连接端和与第二检测端电连接的第二连接端;与N个第一检测端一一对应的N个第一开关和与N个第一连接端一一对应的N个第二开关;电流检测单元,第一开关连接于对应的第一检测端与电流检测单元之间,第二开关连接于对应的第一连接端与电流检测单元之间;N-1个第三开关,第q个第三开关的第一端与第q个第一检测端电连接,第q个第三开关的第二端与第q个第一连接端电连接,1≤q≤N-1。电路结构简单,所需元器件较少,且在检测电池组是否存在漏电流时,通过闭合几次开关便可检测出电池组中每节电池是否漏电,极大的节省了电流检测的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流检测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流检测电路与电池组及BMS电连接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流检测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流检测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流检测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流检测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流检测系统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流检测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电流检测电路用于与电池组电连接,其中,电池组包括串联的N节电池,第j节电池的阴极与第j-1节电池的阳极电连接;1<j≤N;电流检测电路包括N个第一检测端A1和第二检测端A2;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第k个第一检测端A1用于与电池组中第k节电池的正极电连接,1≤k≤N,第二检测端A2用于与电池组中第一节电池的负极电连接;与N个第一检测端A1一一对应的N个第一连接端B1和与第二检测端A2电连接的第二连接端B2;与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流检测电路,用于与电池组电连接,其中,所述电池组包括串联的N节电池,第j节电池的阴极与第j-1节电池的阳极电连接;1<j≤N;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nN个第一检测端和第二检测端;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第k个第一检测端用于与电池组中第k节电池的正极电连接,1≤k≤N,所述第二检测端用于与电池组中第一节电池的负极电连接;/n与所述N个第一检测端一一对应的N个第一连接端和与所述第二检测端电连接的第二连接端;/n与所述N个第一检测端一一对应的N个第一开关和与所述N个第一连接端一一对应的N个第二开关;/n电流检测单元,所述第一开关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检测端与所述电流检测单元之间,所述第二开关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电流检测单元之间;/nN-1个第三开关,第q个第三开关的第一端与第q个第一检测端电连接,第q个第三开关的第二端与第q个第一连接端电连接,1≤q≤N-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流检测电路,用于与电池组电连接,其中,所述电池组包括串联的N节电池,第j节电池的阴极与第j-1节电池的阳极电连接;1<j≤N;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
N个第一检测端和第二检测端;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第k个第一检测端用于与电池组中第k节电池的正极电连接,1≤k≤N,所述第二检测端用于与电池组中第一节电池的负极电连接;
与所述N个第一检测端一一对应的N个第一连接端和与所述第二检测端电连接的第二连接端;
与所述N个第一检测端一一对应的N个第一开关和与所述N个第一连接端一一对应的N个第二开关;
电流检测单元,所述第一开关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检测端与所述电流检测单元之间,所述第二开关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电流检测单元之间;
N-1个第三开关,第q个第三开关的第一端与第q个第一检测端电连接,第q个第三开关的第二端与第q个第一连接端电连接,1≤q≤N-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N个线圈和N个控制开关;
所述N个线圈与所述N个第一开关一一对应,所述N个线圈与所述N个第二开关一一对应,第k个所述线圈用于控制第k个所述第一开关及第k个所述第二开关的状态;第q+1个线圈用于控制第q个第三开关的状态;
所述N个控制开关与所述N个线圈一一对应,所述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线圈的第二端与参考电压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二端与控制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还包括:
译码器、N个线圈和多个控制开关;
所述N个线圈与所述N个第一开关一一对应,所述N个线圈与所述N个第二开关一一对应,第k个所述线圈用于控制第k个所述第一开关及第k个所述第二开关的状态;第q+1个线圈用于控制第q个第三开关的状态;
所述N个线圈与所述译码器的N个输出端一一对应,所述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译码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线圈的第二端与参考电压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多个控制开关与所述译码器的多个输入端一一对应,所述控制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臣李进周宣范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英恒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