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与断路器拼装的电流计量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9369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39
一种可与断路器拼装的电流计量模块,涉及电路监测与计量技术领域,电流计量模块包括壳体、计量单元、开关、接线端子、端口接插件、导电铜条,壳体中形成有安装空间,壳体内底壁上设有分隔板以将安装空间分隔成左侧空间、右侧空间,导电铜条与分隔板垂直相交设置,左侧空间中位于导电铜条的两侧分别安装有计量单元、端口接插件,端口接插件上形成有输出端口,右侧空间中安装有接线端子,且接线端子上形成有线缆接插口,开关安装于端口插接件与接线端子之间,且开关一端延伸出壳体以形成按动部,壳体上对应输出端口、线缆接插口、开关均形成有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作为辅助件整体安装在断路器上的进线或者出线端,便于人员查看用电设备的用电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与断路器拼装的电流计量模块
本技术涉及电路监测与计量
,具体涉及到一种可与断路器拼装的电流计量模块。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日渐增大。在供配电系统中,经常需要对很多的电力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如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另外节能减排的推进,对用电设备或用能区域提出了电能计量的要求。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关合、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它可用来分配电能,现有市场中,为了表征用电设备的电流,针对断路器设计有电流计量模块,然而,现在的电流计量模块结构繁杂,且功能较为单一,因此,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与断路器拼装的电流计量模块,作为辅助件整体安装在断路器上,便于人员查看用电设备的用电情况,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可与断路器拼装的电流计量模块,所述电流计量模块包括壳体、计量单元、开关、接线端子、端口接插件以及导电铜条,所述壳体中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壳体内底壁上设有分隔板以将所述安装空间分隔成左侧空间以及右侧空间,所述导电铜条与所述分隔板垂直相交设置且所述导电铜条一端延伸出所述壳体,所述左侧空间中位于所述导电铜条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所述计量单元、所述端口接插件,所述端口接插件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形成有输出端口,所述右侧空间中安装有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导电铜条咬合设置,且所述接线端子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形成有线缆接插口,所述开关安装于所述端口接插件与所述接线端子之间,且所述开关一端延伸出所述壳体以形成按动部,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输出端口、线缆接插口、开关均形成有开口。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可拆卸盖设于所述下壳体上。进一步的,所述接线端子包括紧固螺钉以及压线框,所述紧固螺钉一端螺纹穿设于所述压线框中,所述紧固螺钉的另一端所对应的壳体上开设有操作孔。进一步的,所述压线框的一内壁上形成防滑凸起。进一步的,所述端口接插件上的所述输出端口设置有两个。进一步的,所述开关上的外部围设有导光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整个电流计量模块通过将外露的导电铜条紧固装配于现有的断路器中,将电源数据线插接于线缆接插口中,电源数据线与导电铜条接触,从而使得电源数据线、电流计量模块以及断路器互相电连接,测试用电设备的电流时,电流计量模块中的计量单元实时与断路器电连接,采集与断路器连接的各个回路中下级用电设备的用电情况,通过在输出端口中插接水晶头,水晶头与外部的通讯终端电连接,从而将计量单元采集的用电情况输出至通讯终端中,便于人员查看,本装置中,计量单元、接线端子、端口接插件独立设置于不同的空间中,布局合理,整个结构小巧,便于灵活地安装在断路器上;(2)通过设置两个输出端口,当其中一个输出端口与外部的通讯终端连接时,另一个接口与新的电流计量模块上的一个输出端口连接,同理,当电流计量模块设置有多个时,可以使得多个回路之间实现“手拉手”电连接,最终由通讯终端将回路的用电情况展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展示安装空间中各结构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壳体;01、上壳体;02、下壳体;2、计量单元;3、开关;31、按动部;4、接线端子;41、紧固螺钉;42、压线框;421、防滑凸起;43、线缆接插口;5、端口接插件;51、输出端口;6、导电铜条;7、分隔板;8、导光部;9、操作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如图1所示,一种可与断路器拼装的电流计量模块,电流计量模块包括壳体1、计量单元2、开关3、接线端子4、端口接插件5以及导电铜条6,壳体1中形成有安装空间,计量单元2、开关3、接线端子4、端口接插件5以及导电铜条6均设于安装空间中。整个电流计量模块装配于断路器上,用于采集用电设备的用电情况,通过水晶头与外部的通讯终端连接,通讯终端通过内部算法计算得出数据,供人员查看。结合图1和图2,具体的,壳体1包括上壳体01、下壳体02,上壳体01通过铆钉铆接于下壳体02上,从而在壳体1的内部形成安装空间,上盖体的四角形成有圆柱形卡扣以及螺纹孔,下壳体02的四角对应形成有限位孔以及螺纹孔,卡扣对应插接于限位孔中实现定位,通过在螺纹孔中安装螺丝,从而将上壳体01和下壳体02紧固。壳体1内底壁上固定有分隔板7,分隔板7与内底壁垂直设置,通过设置分隔板7以将安装空间分隔成左侧空间以及右侧空间,左侧空间的尺寸大于右侧空间的尺寸。导电铜条6两端的侧壁上开设有防滑槽,导电铜条6卡接在分隔板7上,与分隔板7垂直相交设置,且导电铜条6一端延伸出壳体1。左侧空间中位于导电铜条6的两侧分别安装有计量单元2、端口接插件5,端口接插件5朝向壳体1的一侧形成有两个输出端口51。右侧空间中安装有接线端子4,接线端子4包括紧固螺钉41以及压线框42,压线框42整体呈两端开口的方管状,且压线框42的一内壁上形成防滑凸起421,增加与电源数据线的之间的摩擦力,紧固螺钉41一端螺纹穿设于压线框42的一侧壁,压线框42设有紧固螺钉41的内壁与处于右侧空间中导电铜条6咬合设置。由于压线框42两端开口,使得接线端子4朝向壳体1的一侧形成有线缆接插口43。为了便于插接电源数据线以及水晶头,壳体1上对应输出端口51、线缆接插口43均形成有开口。本实施例中,计量单元2为现有技术,具体为安装有多个元器件的PCB板,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仅对其进行使用,未对其进行改进,并且本技术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技术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端口插接件为现有技术,具体为便于与水晶头插接的结构。通讯终端可设置为电脑,电脑的中央处理器对计量单元2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展示用电情况。为便于人员激活整个电流计量模块,开关3安装于端口接插件5与接线端子4之间,且开关3一端延伸出壳体1以形成按动部31,壳体1上对应按动部31也形成有开口。开关3上的外部围设有导光部8,导光部8采用可以透光的亚克力板制成,当对按动部31施力时,使得电流计量模块中内部的计量单元2通电,且导光部8发光,提醒人员电流计量模块已启动。为便于调整紧固螺钉41处于压线框42中的长度,紧固螺钉41远离压线框42的一端所对应的壳体1上开设有操作孔9。本实施例中,输出端口51、按动部31以及操作孔9所对应的开口处于同一侧,线缆接插口43所对应的开口处于壳体1的另一侧,导电铜条6外露的一端处于线缆接插口43的相对侧。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与断路器拼装的电流计量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计量模块包括壳体(1)、计量单元(2)、开关(3)、接线端子(4)、端口接插件(5)以及导电铜条(6),所述壳体(1)中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壳体(1)内底壁上设有分隔板(7)以将所述安装空间分隔成左侧空间以及右侧空间,所述导电铜条(6)与所述分隔板(7)垂直相交设置且所述导电铜条(6)一端延伸出所述壳体(1),所述左侧空间中位于所述导电铜条(6)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所述计量单元(2)、所述端口接插件(5),所述端口接插件(5)朝向所述壳体(1)的一侧形成有输出端口(51),所述右侧空间中安装有接线端子(4),所述接线端子(4)与所述导电铜条(6)咬合设置,且所述接线端子(4)朝向所述壳体(1)的一侧形成有线缆接插口(43),所述开关(3)安装于所述端口接插件(5)与所述接线端子(4)之间,且所述开关(3)一端延伸出所述壳体(1)以形成按动部(31),所述壳体(1)上对应所述输出端口(51)、线缆接插口(43)、开关(3)均形成有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与断路器拼装的电流计量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计量模块包括壳体(1)、计量单元(2)、开关(3)、接线端子(4)、端口接插件(5)以及导电铜条(6),所述壳体(1)中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壳体(1)内底壁上设有分隔板(7)以将所述安装空间分隔成左侧空间以及右侧空间,所述导电铜条(6)与所述分隔板(7)垂直相交设置且所述导电铜条(6)一端延伸出所述壳体(1),所述左侧空间中位于所述导电铜条(6)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所述计量单元(2)、所述端口接插件(5),所述端口接插件(5)朝向所述壳体(1)的一侧形成有输出端口(51),所述右侧空间中安装有接线端子(4),所述接线端子(4)与所述导电铜条(6)咬合设置,且所述接线端子(4)朝向所述壳体(1)的一侧形成有线缆接插口(43),所述开关(3)安装于所述端口接插件(5)与所述接线端子(4)之间,且所述开关(3)一端延伸出所述壳体(1)以形成按动部(31),所述壳体(1)上对应所述输出端口(51)、线缆接插口(43)、开关(3)均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梦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