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簧耐久度的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9242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簧耐久度的检测设备,包括机架、驱动件、若干第一检测装置和若干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弹簧的两端,以固定所述弹簧;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均包括支柱组件,以用于固定所述弹簧;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或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还包括转盘,所述转盘和所述机架球铰接,且所述支柱组件和所述转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或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与所述驱动件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相对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减小检测数据的偏差,以更加真实地反映弹簧的耐久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簧耐久度的检测设备
本技术涉及弹簧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簧耐久度的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弹簧在使用的过程中会承受静态力和动态力,通过模拟运行中出现的静态载荷和动态载荷完成对弹簧的疲劳测试试验,从而完成对弹簧的耐久度测试。针对拉簧测试时,存在拉耳的角度不同的情况,或者针对压簧测试时,也会存在压簧顶面、底面不平行的情况。此时若直接对弹簧进行测试,则无法真实地还原弹簧的使用状态,从而导致检测的数据存在偏差,因而无法真实地反映弹簧的耐久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弹簧耐久度的检测设备,其能够减小检测数据的偏差,以更加真实地反映弹簧的耐久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弹簧耐久度的检测设备,包括机架、驱动件、若干第一检测装置和若干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弹簧的两端,以固定所述弹簧;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均包括支柱组件,以用于固定所述弹簧;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或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还包括转盘,所述转盘和所述机架球铰接,且所述支柱组件和所述转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或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与所述驱动件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相对运动。进一步的,所述支柱组件包括固定块和与所述固定块连接的支柱,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机架或所述转盘连接,所述支柱用于固定所述弹簧。进一步的,所述支柱的游离端设置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包括与所述支柱连接的联接杆。进一步的,所述调节件还包括第一旋钮,所述第一旋钮能够通过所述联接杆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柱。进一步的,所述调节件还包括垫块,所述联接杆穿设过所述垫块,以使所述垫块相对于所述支柱固定。进一步的,任一所述支柱呈柱体设置,以使所述弹簧能够套设在所述支柱的外部;另一所述支柱用于压设所述弹簧的游离端。进一步的,所述支柱的游离端连接有套筒,且所述套筒能够压设所述弹簧的游离端。进一步的,所述套筒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支柱相对固定;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二旋钮和锁定杆,所述第二旋钮和所述锁定杆连接;所述锁定杆能够穿设过所述套筒,并与所述支柱连接。进一步的,全部的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共同连接有第一安装板,全部的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共同连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均与所述机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穿设有导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针对拉簧检测时利用转动设置的转盘能够调整支柱组件的相对角度,使之在检测的过程中无需调整拉耳的角度,利用转盘的转动角度匹配两拉耳的角度,从而能够更加真实地还原弹簧的使用状态,增大检测时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利用转盘进行调整,减小了现有技术中使用外力将两拉耳扭转至同一角度时对拉耳的损伤,因而能够减小测试前对拉簧的损伤;当利用上述检测设备对压簧进行检测时,利用转盘的转动角度能够匹配压簧上端面和下端面相差的角度,以调整至上端面和下端面平行状态,使得压簧的受力状态更加接近其真实的工作状态,从而能够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能够减小对压簧的损伤,因而能够减小测试前对压簧的损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第一安装板和第一检测装置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支柱组件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拉簧的测试示意图;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中压簧的测试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机架;11、驱动件;2、第一安装板;21、转盘;3、第二安装板;4、导柱;5、支柱组件;51、固定块;52、支柱;6、调节件;61、联接杆;62、第一旋钮;63、垫块;7、套筒;71、第二旋钮;72、锁定杆;8、拉簧;81、拉耳;9、压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参照图1-图6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弹簧耐久度的检测设备的一实施例,包括机架1、驱动件11、若干第一检测装置和若干第二检测装置,第一检测装置的数量和第二检测装置的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设置。相对设置的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分别与弹簧的两端连接,从而利用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的配合完成弹簧的固定。当弹簧沿水平方向检测时,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沿水平方向对应设置;当弹簧沿竖直方向检测时,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沿竖直方向对应设置,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小弹簧重力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且第一检测装置位于第二检测装置的上方。机架1上设置有驱动件11,驱动件11与第一检测装置或第二检测装置连接,从而能够利用驱动件11实现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相互靠近或远离。本实施例中第二检测装置和驱动件11连接,并且驱动件11优选气缸。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均包括支柱组件5,上述支柱组件5能够与拉簧8的拉耳81连接,也能够压设压簧9的端面,从而利用两相对设置的支柱组件5能够实现多种类型弹簧的固定。同时,第一检测装置和/或第二检测装置还包括转盘21,其中转盘21和机架1球铰接,从而使得转盘21相对于机架1实现多自由度的360度转动。转盘21可以通过球铰链与机架1连接,也可以将转盘21嵌设在机架1中旋转,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装置包括转盘21,转盘21直接嵌设在机架1转动。同时支柱组件5和转盘21固定连接,因而利用转盘21和支柱组件5的配合能够模拟出弹簧使用状态时的真实情况,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针对拉簧8检测时利用转动设置的转盘21能够调整支柱组件相对于机架1的相对角度,使之在检测的过程中无需调整拉耳81的角度,利用转盘21的转动角度匹配两拉耳81的角度,从而能够更加真实地还原弹簧的使用状态,增大检测时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利用转盘21进行调整,减小了现有技术中使用外力将两拉耳81扭转至同一角度时对拉耳81的损伤,因而能够减小测试前对拉簧8的损伤。当利用上述检测设备对压簧9进行检测时,利用转盘21的转动角度能够匹配压簧9上端面和下端面相差的角度,以调整至上端面和下端面平行状态,使得压簧9的受力状态更加接近其真实的工作状态,从而能够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能够减小对压簧9的损伤,因而能够减小测试前对压簧9的损伤。支柱组件5包括固定块51和支柱52,固定块51和支柱52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固定块51能够和转盘21或者机架1连接,从而实现支柱组件5的位置固定。两相对设置的支柱52相互配合,从而实现弹簧位置的锁定。当检测拉簧8时,拉簧8的两端分别与两支柱52连接,以便于后续测试;当检测压簧9时,两相对设置的支柱52能够压设压簧9的两端,从而实现压簧9位置的锁定。本实施例中,当检测压簧9的耐久度时,两相对设置的支柱52中任一支柱52呈柱体设置,使得压簧9能够套设在支柱52的外部,同时另一相对设置的支柱52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簧耐久度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驱动件、若干第一检测装置和若干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弹簧的两端,以固定所述弹簧;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均包括支柱组件,以用于固定所述弹簧;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或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还包括转盘,所述转盘和所述机架球铰接,且所述支柱组件和所述转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或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与所述驱动件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相对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簧耐久度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驱动件、若干第一检测装置和若干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弹簧的两端,以固定所述弹簧;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均包括支柱组件,以用于固定所述弹簧;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或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还包括转盘,所述转盘和所述机架球铰接,且所述支柱组件和所述转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或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与所述驱动件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相对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耐久度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组件包括固定块和与所述固定块连接的支柱,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机架或所述转盘连接,所述支柱用于固定所述弹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簧耐久度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的游离端设置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包括与所述支柱连接的联接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簧耐久度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还包括第一旋钮,所述第一旋钮能够通过所述联接杆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柱。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簧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中平
申请(专利权)人:福立旺精密机电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