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车站共享VR导航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9181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车站共享VR导航设备,包括导航设备本体,所述导航设备本体包括机壳和位于机壳上的LED显示屏,所述机壳的内部设有内壳,所述内壳的内部设有无线传感器和振动装置,所述机壳和内壳之间设有若干缓冲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车站内部为乘客规划购票、进站、上车的路线并显示在车站内的具体位置,使乘客能够迅速上车或出站,达到快速出行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车站共享VR导航设备
本技术涉及导航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站共享VR导航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和经济建设飞速的发展,交通需求急剧增长,轨道交通里程越来越长,其安全、快捷、方便的特点成为大部分人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轨道交通为了方便人们出行也正在由单线路运行发展为线网运行,使人们出行通过换乘就能到达目的地,这对轨道交通车站的结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轨道交通车站类型增多,结构更加复杂。而并非每一个乘客都对车站内部结构熟悉,部分外地乘客通过导航来到车站,而车站内部结构复杂,网络不良,大部分导航软件并未收录轨道交通内部结构,使得乘客到达车站后不能快速上车出行。因此,急需设计一种用于在车站内部导航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车站共享VR导航设备,具有在车站内部为乘客规划购票、进站、上车的路线并显示在车站内的具体位置,使乘客能够迅速上车或出站,达到快速出行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交通车站共享VR导航设备,包括导航设备本体,所述导航设备本体包括机壳和位于机壳上的LED显示屏,所述机壳的内部设有内壳,所述内壳的内部设有无线传感器和振动装置,所述机壳和内壳之间设有若干缓冲装置。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本技术通过WIFI定位和iBeacon定位技术的导航设备为乘客提供车站内部导航,通过使用低功耗蓝牙技术,iBeacon基站便可以自动创建一个信号区域,当设备进入该区域时,相应的应用程序便会提示用户是否需要接入这个信号网络。通过能够放置在任何物体中的小型无线传感器和低功耗蓝牙技术,用户便能使用智能设备来传输数据。在每个车站入口处放置该导航设备,该导航设备收录了本站的内部道路结构,乘客如果是第一次到本站乘车或对该站不熟悉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在该设备上输入目的地,该设备就会自动为乘客规划出购票、进站、上车的路线,乘客也可以通过LED显示屏得知自己在车站内部的具体位置;当乘客步行路线出现错误的时候,振动装置发生振动,来提示乘客方向错误,使乘客能够快速上车,达到快速出行的目的。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挡板,所述挡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压缩杆,每个所述压缩杆的一端分别设有底座,所述挡板和所述底座内分别设有弹簧,所述底座靠近机壳的一端与机壳连接,所述底座靠近内壳的一端与内壳连接。当该导航设备受到碰撞时,挡板内部的弹簧和底座内部的弹簧同时对碰撞进行缓冲,避免该导航设备因碰撞使得内部的装置损坏。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振动装置包括振动块和为振动块提供能量的电源。通过振动装置振动提醒游客。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源为充电电源,所述机壳上设有为电源充电的USB接口。该导航设备可充电后循环使用,减少需要更换电池的成本。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机壳上设有若干LED灯。通过LED灯闪烁,更好的提醒游客。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机壳上设有挂件。设置挂件,方便游客佩戴该导航设备。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该轨道交通车站共享VR导航设备还包括用于收纳所述导航设备本体的收纳盒。收纳盒设置在进/出站口和上车前的安全门旁,游客通过手机扫码获得该导航设备,在上车前的安全门旁的导航装置归还点归还该导航设备,到达目的地后在上车前的安全门旁的导航装置获取点再次获得该导航设备,到达出站口时归还;方便游客获取或归还该导航设备,同时也方便车站工作人员对该导航设备的维修与管理。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收纳盒内设有充电装置。设置充电装置,更加方便对该导航设备进行充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导航设备可以在车站内部为乘客规划购票、进站、上车的路线并显示在车站内的具体位置,使乘客能够迅速上车或出站,达到快速出行的目的;2、避免该导航设备因碰撞使得内部的装置损坏;3、通过振动装置振动提醒游客;4、该导航设备可充电后循环使用,减少需要更换电池的成本;5、通过LED灯闪烁,更好的提醒游客;6、设置挂件,方便游客佩戴该导航设备;7、方便游客获取或归还该导航设备,同时也方便车站工作人员对该导航设备的维修与管理;8、设置充电装置,更加方便对该导航设备进行充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轨道交通车站共享VR导航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轨道交通车站共享VR导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轨道交通车站共享VR导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收纳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缓冲装置的整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附图标记说明:10、导航设备本体;11、机壳;12、LED显示屏;13、USB接口;14、LED灯;15、魔术贴;16、挂链;17、内壳;20、收纳盒;21、收纳槽;30、挡板;31、压缩杆;32、底座;33、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图6、图7所示,一种轨道交通车站共享VR导航设备,包括导航设备本体10,所述导航设备本体10包括机壳11和位于机壳11上的LED显示屏12,所述机壳11的内部设有内壳17,所述内壳17的内部设有无线传感器和振动装置,所述机壳11和内壳17之间设有若干缓冲装置。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本技术通过WIFI定位和iBeacon定位技术的导航设备为乘客提供车站内部导航,通过使用低功耗蓝牙技术,iBeacon基站便可以自动创建一个信号区域,当设备进入该区域时,相应的应用程序便会提示用户是否需要接入这个信号网络。通过能够放置在任何物体中的小型无线传感器和低功耗蓝牙技术,用户便能使用智能设备来传输数据。在每个车站入口处放置该导航设备,该导航设备收录了本站的内部道路结构,乘客如果是第一次到本站乘车或对该站不熟悉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在该设备上输入目的地,该设备就会自动为乘客规划出购票、进站、上车的路线,乘客也可以通过LED显示屏得知自己在车站内部的具体位置;当乘客步行路线出现错误的时候,振动装置发生振动,来提示乘客方向错误,使乘客能够快速上车,达到快速出行的目的。本实施例中,机壳11的横截面为六边形,机壳11与内壳17之间设有2个缓冲装置;该导航设备可以在车站内部为乘客规划购票、进站、上车的路线并显示在车站内的具体位置,使乘客能够迅速上车或出站,达到快速出行的目的。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机壳11的横截面为四边形,机壳11与内壳17之间设有4个缓冲装置。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图7所示,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挡板30,所述挡板30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压缩杆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交通车站共享VR导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航设备本体,所述导航设备本体包括机壳和位于机壳上的LED显示屏,所述机壳的内部设有内壳,所述内壳的内部设有无线传感器和振动装置,所述机壳和内壳之间设有若干缓冲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车站共享VR导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航设备本体,所述导航设备本体包括机壳和位于机壳上的LED显示屏,所述机壳的内部设有内壳,所述内壳的内部设有无线传感器和振动装置,所述机壳和内壳之间设有若干缓冲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车站共享VR导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挡板,所述挡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压缩杆,每个所述压缩杆的一端分别设有底座,所述挡板和所述底座内分别设有弹簧,所述底座靠近机壳的一端与机壳连接,所述底座靠近内壳的一端与内壳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车站共享VR导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装置包括振动块和为振动块提供能量的电源。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帆李洁王凤姣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