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薄膜加工的干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9101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干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薄膜加工的干燥设备,包括干燥腔和低压腔,干燥腔内安装有第一干燥辊、第二干燥辊和冷却辊,生产出的薄膜从进料口进入干燥腔内,并依次绕卷于第一干燥辊、第二干燥辊和冷却辊,第一干燥辊与第二干燥辊的表面设置有吸水棉,分别对薄膜两面的水分进行吸附,同时,通过第一热风口对第一干燥辊的表面进行加热,通过第二热风口对第二干燥辊的表面进行加热,从而进一步加速第一干燥辊与第二干燥辊对水分的吸收速度,通过冷却辊的设置,对加热干燥后的薄膜进行冷却,防止加热时间过长,造成薄膜产生较大的形变。本专利中的方案,分别对薄膜的两面的水分进行干燥,干燥效率高,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薄膜加工的干燥设备
本技术涉及干燥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薄膜加工的干燥设备。
技术介绍
塑料薄膜是用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以及其他树脂制成的薄膜,用于包装,以及用作覆膜层。塑料包装及塑料包装产品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特别是复合塑料软包装,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其中又以食品包装所占比例最大,比如饮料包装、速冻食品包装、蒸煮食品包装、快餐食品包装等,这些产品都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薄膜生产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刚生产出的薄膜进行烘干定型,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电加热烘干,例如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7945941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可降解塑料薄膜的干燥设备,干燥腔内通过两个引风机带走薄膜表面的水分,所述干燥腔上部设置有低压腔,低压腔,将干燥腔内的水蒸气迅速抽离,进而保证整个干燥腔内的空气干燥,干燥设备与承托辊相切的位置设置有干燥辊,干燥辊用于吸收薄膜上大量的水分。另外,该用于薄膜加工的干燥设备大幅度简化了结构,有效降低占用的空间面积,降低生产、安装、运输及维护的难度,间接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烘干腔两侧的内壁上设置有引风机,通过电热丝加热对薄膜进行吹拂,从而加速薄膜上水分的蒸发,然而由于距离薄膜的位置较远,因而吹薄膜的干燥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薄膜加工的干燥设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薄膜加工的干燥设备,包括干燥腔和设置于所述干燥腔上方且与所述干燥腔相连通的低压腔,所述干燥腔内安装有第一干燥辊、第二干燥辊和冷却辊,所述第一干燥辊与所述第二干燥辊的表面设置有吸水棉,所述第一干燥辊的下方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干燥辊的第一热风口,所述第二干燥辊的上方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二干燥辊的第二热风口,所述第一干燥辊的下方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冷却辊的下方开设有出料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生产出的薄膜从进料口进入干燥腔内,并依次绕卷于第一干燥辊、第二干燥辊和冷却辊,第一干燥辊与第二干燥辊的表面设置有吸水棉,分别对薄膜两面的水分进行吸附,同时,通过第一热风口对第一干燥辊的表面进行加热,通过第二热风口对第二干燥辊的表面进行加热,从而进一步加速第一干燥辊与第二干燥辊对水分的吸收速度,通过冷却辊的设置,对加热干燥后的薄膜进行冷却,防止加热时间过长,造成薄膜产生较大的形变。本专利中的方案,分别对薄膜的两面的水分进行干燥,干燥效率高,效果好。作为优选,所述冷却辊的表面设置有冷却带,所述冷却辊的下方设置有朝向所述冷却辊的冷风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冷却带的设置,增大了冷却辊的导热性能,同时,利用冷风口对冷却辊进行持续冷却,从而加速了冷却辊对薄膜的冷却。作为优选,所述冷却带的表面开设有冷却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冷却槽的开设,增大了冷却带的表面积,从而加快了冷却带的冷却速度。作为优选,所述进料口的两侧设置有对薄膜两侧进行吹拂的高速喷气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高速喷气口的设置,高速喷气口能够对薄膜两面的水分进行吹拂,利用高速气流,将表面的部分水分吹落,从而为后续的干燥奠定基础。作为优选,所述高速喷气口倾斜向下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高速喷气口倾斜向下设置,在高速喷气口吹拂薄膜上的水分时,水珠在脱离薄膜表面后,能够飘散到进料口外,从而减少水珠重新落到薄膜表面的可能性。作为优选,所述进料口的上方设置有一对导向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高速喷气口产生了高速气流,对薄膜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振动,通过导向辊的设置,能够对薄膜进行一定的固定和压平,从而防止薄膜被吹皱。作为优选,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一对压平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薄膜由于快速冷却产生了一定的皱缩,通过压平块的设置,薄膜经过两压平块的挤压从出料口离开干燥设备,压平块能够对皱缩的薄膜进行压平。作为优选,所述压平块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缓冲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缓冲片的设置,对压平块对薄膜的挤压进行缓冲,防止压平块相互挤压过紧,损坏薄膜。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生产出的薄膜从进料口进入干燥腔内,并依次绕卷于第一干燥辊、第二干燥辊和冷却辊,第一干燥辊与第二干燥辊的表面设置有吸水棉,分别对薄膜两面的水分进行吸附,同时,通过第一热风口对第一干燥辊的表面进行加热,通过第二热风口对第二干燥辊的表面进行加热,从而进一步加速第一干燥辊与第二干燥辊对水分的吸收速度,通过冷却辊的设置,对加热干燥后的薄膜进行冷却,防止加热时间过长,造成薄膜产生较大的形变。本专利中的方案,分别对薄膜的两面的水分进行干燥,干燥效率高,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薄膜加工的干燥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用于薄膜加工的干燥设备的剖视图。图3是冷却辊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干燥腔;11、进料口;12、出料口;13、高速喷气口;14、第一热风口;15、第二热风口;16、冷风口;2、低压腔;21、抽气管;3、导向辊;4、第一干燥辊;41、吸水棉;5、第二干燥辊;6、冷却辊;61、冷却带;62、冷却槽;7、压平块;71、缓冲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至图4,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薄膜加工的干燥设备,包括干燥腔1和低压腔2,低压腔2设置于干燥腔1的上方且与干燥腔1相连通。干燥设备固定于墙壁上。低压腔2的一侧安装有为低压腔2抽低压的抽气管21,抽气管21连接有抽气泵(途中未示出)。干燥腔1的底部分别开设有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干燥腔1内进料口11的上方安装有两个高速喷气口13,高速喷气口13相互倾斜向下相对设置。高速喷气口13的上方设置有一对导向辊3,导向辊3安装于干燥腔1的内壁上,薄膜进入干燥腔1内后,由于高速喷气口13产生了高速气流,对薄膜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振动,通过导向辊3的设置,能够对薄膜进行一定的固定和压平,从而防止薄膜被吹皱。导向辊3的上方依次沿水平方向设置有第一干燥辊4、第二干燥辊5和冷却辊6,其中,第一干燥辊4靠近进料口11,冷却辊6靠近出料口12。第一干燥辊4与第二干燥辊5的表面粘贴有一层吸水棉41,第一干燥辊4的下方设置有朝向第一干燥辊4的第一热风口14,第二干燥辊5的上方设置有朝向第二干燥辊5的第二热风口15。由于高速喷气口13产生了高速气流,对薄膜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振动,导向辊3能够对薄膜进行一定的固定和压平,从而防止薄膜被吹皱。冷却辊6的表面焊接有冷却带61,本申请中,冷却带61为铜制,具有较强的导热性能。冷却带61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环形的冷却槽62。冷却辊6的下方设置有朝向冷却辊6的冷风口16,利用冷风口16对冷却辊6进行持续冷却,从而加速了冷却辊6对薄膜的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薄膜加工的干燥设备,包括干燥腔(1)和设置于所述干燥腔(1)上方且与所述干燥腔(1)相连通的低压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腔(1)内安装有第一干燥辊(4)、第二干燥辊(5)和冷却辊(6),所述第一干燥辊(4)与所述第二干燥辊(5)的表面设置有吸水棉(41),所述第一干燥辊(4)的下方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干燥辊(4)的第一热风口(14),所述第二干燥辊(5)的上方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二干燥辊(5)的第二热风口(15),所述第一干燥辊(4)的下方开设有进料口(11),所述冷却辊(6)的下方开设有出料口(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薄膜加工的干燥设备,包括干燥腔(1)和设置于所述干燥腔(1)上方且与所述干燥腔(1)相连通的低压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腔(1)内安装有第一干燥辊(4)、第二干燥辊(5)和冷却辊(6),所述第一干燥辊(4)与所述第二干燥辊(5)的表面设置有吸水棉(41),所述第一干燥辊(4)的下方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干燥辊(4)的第一热风口(14),所述第二干燥辊(5)的上方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二干燥辊(5)的第二热风口(15),所述第一干燥辊(4)的下方开设有进料口(11),所述冷却辊(6)的下方开设有出料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薄膜加工的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辊(6)的表面设置有冷却带(61),所述冷却辊(6)的下方设置有朝向所述冷却辊(6)的冷风口(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博尔雅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