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井增压开采的撬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8953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田开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气井增压开采的撬装系统,所述气井增压开采的撬装系统包括分离部、第一管组、增压部、第二管组、计量部和第三管组,第一管组流体连通气井和所述分离部;第二管组流体连通分离部和增压部;第三管组流体连通计量部和增压部;通过控制第一管组和第二管组上的阀门能够使得气液分离器在并联状态和串联状态之间切换,通过控制第二管组和第三管组上的阀门能够使得压缩机在并联状态和串联状态之间切换。本申请提供的撬装系统的通用性高,适用于大气量或者高含水气井的增压工作,同时由于能够灵活地进行调节,在适用于低压气井的情况下,在对中压气井的增压工作中也不会浪费较多的压力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井增压开采的撬装系统
本技术涉及气田开采
,具体地涉及一种气井增压开采的撬装系统。
技术介绍
天然气田在开发中后期,由于气井压力不断下降,存在单井压力递减速率不同导致与采气干线系统压力不匹配的问题。当关井压力不能达到采气干线系统压力时,低压井将无法正常生产,同时采气干线的天然气将返输至低压井,在低压井形成“倒灌”现象,导致采气干线的有效输气量大大减少。目前解决低压气井外输困难主要采用增压幵采工艺。增压方式包括分散增压和中心集气站集中增压两种方式。分散增压:在单井井场设置压缩机组,利用压缩机给天然气增压后,利用已建集输管道使天然气进站生产,该模式管理方便、操作灵活。目前,我国大庆油田的伴生气集输系统也主要采用集气站分散增压模式。集中增压:采用井口一集气阀组一集气增压站一外输干线的集气模式。单井天然气采出后进入集气阀组集气,然后集中到集气增压站增压,输送至集气干线。这两种处理方式在使用时均存在一定的缺陷。第一种方式适应性强,但是无法完成对大气量或者高含水气井的增压,且地面流程较为分散,占地面积大、管理难度大,不适应快速建产的需求。第二种方式要求各单井井口压力尽量一致,因此对高压气井的压力能浪费严重,且高含水气井进站生产,增大了采出液处理系统的运行负荷,生产运行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增压方式无法应对大气量或者高含水气井的问题,提供一种气井增压系。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气井增压开采的撬装系统,所述气井增压开采的撬装系统包括分离部、第一管组、增压部、第二管组、计量部和第三管组,所述分离部包括至少两个气液分离器;所述第一管组流体连通气井和所述分离部;所述增压部包括至少两个压缩机;所述第二管组流体连通所述分离部和所述增压部,以将分离部输出的天然气通入到所述增压部;所述计量部包括气体流量计;所述第三管组流体连通所述计量部和所述增压部,以将在增压部中进行增压后的天然气通入到所述计量部;其中,所述第一管组、所述第二管组、所述第三管组上均设置有阀门,通过控制所述第一管组和所述第二管组上的阀门能够使得所述气液分离器在并联状态和串联状态之间切换,通过控制所述第二管组和所述第三管组上的阀门能够使得所述压缩机在并联状态和串联状态之间切换。优选地,所述分离部包括两个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增压部包括两个所述压缩机,限定两个所述气液分离器分别为第一气液分离器和第二气液分离器,两个所述压缩机分别为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所述第一管组包括第一管、第二管、第三管、第四管,所述第二管组包括第五管、第六管和第七管,其中,所述第一管流体连通所述气井和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输入口,所述第二管流体连通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的输入口,所述第三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所述第四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三管和所述第五管,所述第五管流体连通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输出口和所述第一压缩机的输入口,所述第六管流体连通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的输出口和所述第二压缩机的输入口,所述第七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五管和所述第六管,其中,所述第一管位于所述第二管和所述第三管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一阀,所述第二管位于所述第三管和所述第一管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二阀,所述第三管位于所述第四管和所述第一管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三阀,所述第二管位于所述第三管和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第四阀,所述第四管上设置有第五阀,所述第一管位于所述第三管和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第六阀,所述第六管位于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和所述第七管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七阀,所述第七管上设置有第八阀,所述第五管位于所述第四管和所述第七管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九阀。优选地,所述第一管组包括第八管,所述第八管的一端流体连通所述第三管位于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四管之间的部分上,另一端流体连通所述第六管位于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和所述第七管之间的部分上,所述第八管上设置有第十阀。优选地,所述第三管组包括第九管、第十管和第十一管,所述第十一管连通所述第二压缩机的输出口和所述计量部,所述第九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十一管,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五管,所述第十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压缩机的输出口,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十一管的位于所述计量部和所述第九管之间的部分上,其中,所述第五管的位于所述第九管和所述第一压缩机的输入口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第十一阀,所述第十管上设置有第十二阀,所述第六管位于所述第七管和所述第二压缩机的输入口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第十三阀,所述第十一管位于所述第九管和所述第二压缩机的输出口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第十四阀,所述第九管上设置有第十五阀,所述第五管位于所述第七管和所述第九管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第十六阀,所述第十一管位于所述第九管和所述第十管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第十七阀。优选地,所述计量部包括第十二管和设置在所述第十二管上的第一气体流量计,所述第十二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十一管的末端,另一端用于连接下游气管网。优选地,所述计量部包括第十三管,所述第十三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十一管和所述第十二管的交汇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十二管,所述第十二管的位于所述第十一管和所述第一气体流量计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第十八阀,所述第十三管上设置有第十九阀,且所述第一气体流量计和所述第十九阀并联。优选地,所述计量部包括第十四管和设置在所述第十四管上的第二气体流量计,所述第十四管的两端均连接于所述第十三管,且所述第二气体流量计和所述第十九阀并联,其中所述第十四管位于所述第二气体流量计的上游部分设置有第二十阀。优选地,所述第一气体流量计和所述第二气体流量计的量程不同。优选地,所述气井增压开采的撬装系统还包括储液部,所述储液部流体连接所述分离部以接收分离出的液体。优选地,所述储液部包括多个储液罐和泵件,所述泵件连接所述储液罐以将所述储液罐中的液体排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气井的来气量较少和/或含液较多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第一管组和第二管组上的阀门使得各个气液分离器实现串联,从而使得气体能够依次经过各个气液分离器,确保了对液体的分离效果;在来气量较多和/或含液较少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第一管组和第二管组上的阀门使得各个气液分离器实现并联,从而使得来气能够分成多份进入不同的气液分离器中进行气液分离,从而提高了对来气的处理速度,实现对大量来气的气液分离处理。经分离部处理后的天然气会进入到增压部中,当下游需求较小的气压时,通过控制第二管组和第三管组上的阀门使得各个压缩机实现并联,使得气体只会在特定的压缩机进行一次增压;当下游需求较大的压力时,通过控制第二管组和第三管组上的阀门使得各个压缩机实现串联,使得气体会依次通过各个压缩机,在每个压缩机中都进行增压,从而使得气体进行了至少两次增压,以达到下游需求的气压值。本申请提供的撬装系统的通用性高,适用于大气量或者高含水气井的增压工作,同时由于能够灵活地进行调节,在适用于低压气井的情况下,在对高压气井的增压工作中也不会浪费较多的压力能。附图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井增压开采的撬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井增压开采的撬装系统包括:/n分离部(50),所述分离部(50)包括至少两个气液分离器;/n第一管组,所述第一管组流体连通气井和所述分离部(50);/n增压部(60),所述增压部(60)包括至少两个压缩机;/n第二管组,所述第二管组流体连通所述分离部(50)和所述增压部(60),以将分离部(50)输出的天然气通入到所述增压部(60);/n计量部,所述计量部包括气体流量计;/n第三管组,所述第三管组流体连通所述计量部和所述增压部(60),以将在增压部(60)中进行增压后的天然气通入到所述计量部;/n其中,所述第一管组、所述第二管组、所述第三管组上均设置有阀门,通过控制所述第一管组和所述第二管组上的阀门能够使得所述气液分离器在并联状态和串联状态之间切换,通过控制所述第二管组和所述第三管组上的阀门能够使得所述压缩机在并联状态和串联状态之间切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井增压开采的撬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井增压开采的撬装系统包括:
分离部(50),所述分离部(50)包括至少两个气液分离器;
第一管组,所述第一管组流体连通气井和所述分离部(50);
增压部(60),所述增压部(60)包括至少两个压缩机;
第二管组,所述第二管组流体连通所述分离部(50)和所述增压部(60),以将分离部(50)输出的天然气通入到所述增压部(60);
计量部,所述计量部包括气体流量计;
第三管组,所述第三管组流体连通所述计量部和所述增压部(60),以将在增压部(60)中进行增压后的天然气通入到所述计量部;
其中,所述第一管组、所述第二管组、所述第三管组上均设置有阀门,通过控制所述第一管组和所述第二管组上的阀门能够使得所述气液分离器在并联状态和串联状态之间切换,通过控制所述第二管组和所述第三管组上的阀门能够使得所述压缩机在并联状态和串联状态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井增压开采的撬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部包括两个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增压部包括两个所述压缩机,限定两个所述气液分离器分别为第一气液分离器(51)和第二气液分离器(52),两个所述压缩机分别为第一压缩机(61)和第二压缩机(62),所述第一管组包括第一管(31)、第二管(32)、第三管(33)、第四管(34),所述第二管组包括第五管(35)、第六管(36)和第七管(37),
其中,所述第一管(31)流体连通所述气井和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51)的输入口,所述第二管(32)流体连通所述第一管(31)和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52)的输入口,所述第三管(3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管(31)和所述第二管(32),所述第四管(3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三管(33)和所述第五管(35),所述第五管(35)流体连通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51)的输出口和所述第一压缩机(61)的输入口,所述第六管(36)流体连通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52)的输出口和所述第二压缩机(62)的输入口,所述第七管(37)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五管(35)和所述第六管(36),
其中,所述第一管(31)位于所述第二管(32)和所述第三管(33)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一阀(1),所述第二管(32)位于所述第三管(33)和所述第一管(31)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二阀(2),所述第三管(33)位于所述第四管(34)和所述第一管(31)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三阀(3),所述第二管(32)位于所述第三管(33)和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52)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第四阀(4),所述第四管(34)上设置有第五阀(5),所述第一管(31)位于所述第三管(33)和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51)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第六阀(6),所述第六管(36)位于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52)和所述第七管(37)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七阀(7),所述第七管(37)上设置有第八阀(8),所述第五管(35)位于所述第四管(34)和所述第七管(37)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九阀(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井增压开采的撬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组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立恒葛地吉树鹏于海洋夏先德吕鹏飞王旭刘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