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895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动控制装置,包括真空泵、压缩空气泵、第一传输气路、真空吸盘以及流量控制模块,所述真空吸盘至少设置有九个,每个所述真空吸盘与所述真空泵之间均通过所述第一传输气路进行连通,且每个所述真空吸盘与所述压缩空气泵之间同样通过所述第一传输气路进行连通,所述第一传输气路靠近所述真空吸盘的位置上均设置有所述流量控制模块;所述流量控制模块由并联连接的节流阀和单向阀组成,所述节流阀上通过设置第二传输气路使真空泵与所述真空吸盘相连通,所述单向阀上通过设置第三传输气路使压缩空气泵与所述真空吸盘相连通,通过这样的方式,至少解决背景技术中一个缺陷,有利于整体工作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气动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气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工业水平的提高,在日常的工业生产中,真空吸盘得到广泛的应用,可用于各种工件如半导体、电子产品甚至玻璃上。但是,仍存在一定缺陷:1、用于与真空吸盘连通的气路中通常都会设置有控制元件如节流阀,用于控制吸气和吹气,当控制元件有所改变时,无论是吹气还是吸气都是同时改变的,无法做到单独改变某一项;2、由于在玻璃生产工艺上,玻璃的规格大小通常都是零散的,会导致不同规格的玻璃所对应的节流阀调节量不一样,且在调节节流阀的同时会对压缩空气的通过量造成影响,节流阀偏大时会出现真空度不达标以及节流阀偏小时吹气量不足等问题,从而造成调节过程繁琐,增加人工操作量,减低了产品智能化;3、同时在控制不同大小的真空吸盘中,由于小吸盘容量小于大吸盘,在一定的真空量(即真空泵已定)或者压缩空气量时,如果不能对单个吸盘吸入量或吹气量独立控制,会导致单位时间内小吸盘的吸入量或吹气量多余大吸盘,继而造成部分大吸盘吸入量或吹气量不足,造成真空吸盘吸附或者释放物品时间增长。因此,急需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动控制装置,至少解决
技术介绍
中一个缺陷,有利于整体工作效率的提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有:一种气动控制装置,包括真空泵、压缩空气泵、第一传输气路、真空吸盘以及流量控制模块,所述真空吸盘至少设置有九个,每个所述真空吸盘与所述真空泵之间均通过所述第一传输气路进行连通,且每个所述真空吸盘与所述压缩空气泵之间同样通过所述第一传输气路进行连通,所述第一传输气路靠近所述真空吸盘的位置上均设置有所述流量控制模块;所述流量控制模块由并联连接的节流阀和单向阀组成,所述节流阀上通过设置第二传输气路使真空泵与所述真空吸盘相连通,所述单向阀上通过设置第三传输气路使压缩空气泵与所述真空吸盘相连通。本技术的一种气动控制装置,其有益效果为:通过增设第二传输气路和第三传输气路,使节流阀和单向阀并联设置在第一传输气路中,从而使用户能在不牺牲真空吸盘吹气量的情况下(单向阀有效的截断了真空泵工作时的气路通行),通过单独改变节流阀来单独控制对真空吸盘吸入量的控制,使吹气和吸气能独力分开,互不影响,增加整体的控制方便性,简单性,再加上,在对大小吸盘的吸入量控制时,由于小吸盘容量小于大吸盘,因此,我们可以单独调节小吸盘的节流阀,使小吸盘的吸入量降低,而大吸盘的节流阀不作调节,优先将小吸盘的吸入量分给大吸盘,这样的控制方案使单位时间内大小吸盘内达到一定真空量的速度比传统的快,从而节省了吸附时间,而且节流阀与单向阀之间是并联设置,即使调节阀的调节改变了吸气量,但是对单向阀并不产生影响,对吹气过程无干扰,有效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用户体验感极佳。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输气路和第三传输气路之间并联设置,且两者并联后的两端形成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所述第二传输气路和第三传输气路均通过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一传输气路连通,所述第二传输气路和第三传输气路均通过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真空吸盘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节流阀为管道节流阀,型号为SPA-8。进一步地,所述单向阀为气动单向阀,型号为PCVU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输气路靠近所述压缩空气泵的位置设有电磁阀附图说明图1为气动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一种气动控制装置。如图1所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一种气动控制装置,包括用于提供真空的真空泵1、用于提供压缩空气的压缩空气泵2、第一传输气路3、真空吸盘4以及流量控制模块5,所述真空吸盘4至少设置有九个,每个所述真空吸盘4与所述真空泵1之间均通过所述第一传输气路3进行连通,且每个所述真空吸盘4与所述压缩空气泵2之间同样通过所述第一传输气路3进行连通,所述第一传输气路3靠近所述真空吸盘4的位置上均设置有所述流量控制模块5,也就是说,每一个真空吸盘4处均具有一个流量控制模块5,且它们之间是并联连接设置在第一传输气路3中;所述流量控制模块5由并联连接的节流阀501和单向阀502组成,所述节流阀501上通过设置第二传输气路503使真空泵1与所述真空吸盘4相连通,所述单向阀502上通过设置第三传输气路504使压缩空气泵2与所述真空吸盘4相连通。本技术的一种气动控制装置,其有益效果为:通过增设第二传输气路503和第三传输气路504,使节流阀501和单向阀502并联设置在第一传输气路3中,从而使用户能在不牺牲真空吸盘4吹气量的情况下(单向阀502有效的截断了真空泵工作时的气路通行),通过单独改变节流阀501单独控制对真空吸盘4吸入量的控制,使吹气和吸气能独力分开,互不影响,增加整体的控制方便性,简单性,再加上,在对大小吸盘的吸入量控制时,由于小吸盘容量小于大吸盘,因此,我们可以单独调节小吸盘的节流阀501,使小吸盘的吸入量降低,而大吸盘的节流阀501不作调节,优先将小吸盘的吸入量分给大吸盘,这样的控制方案使单位时间内大小吸盘内达到一定真空量的速度比传统的快,从而节省了吸附时间,而且节流阀501与单向阀502之间是并联设置,即使调节阀的调节改变了吸气量,但是对单向阀502并不产生影响,对吹气过程无干扰,有效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用户体验感极佳。还有,流量控制模块5中的节流阀501和单向阀502可以先预先根据吸盘的大小设置好,在工作的过程中无需人工手动调节,有效的避免人工开关问题,避免工伤。所述第二传输气路503和第三传输气路504之间并联设置,且两者并联后的两端形成第一节点6和第二节点7,所述第二传输气路503和第三传输气路504均通过所述第一节点6与所述第一传输气路3连通,所述第二传输气路503和第三传输气路504均通过所述第二节点7与所述真空吸盘4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节流阀501为管道节流阀501,型号为SPA-8;所述单向阀502为气动单向阀502,型号为PCVU08。所述第一传输气路3靠近所述压缩空气泵2的位置设有电磁阀8。这样设置的目的:为了保证第一传输管路内的真空不被释放掉,而且还能节约抽取真空的时间。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技术构成任何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泵、压缩空气泵、第一传输气路、真空吸盘以及流量控制模块,所述真空吸盘至少设置有九个,每个所述真空吸盘与所述真空泵之间均通过所述第一传输气路进行连通,且每个所述真空吸盘与所述压缩空气泵之间同样通过所述第一传输气路进行连通,所述第一传输气路靠近所述真空吸盘的位置上均设置有所述流量控制模块;/n所述流量控制模块由并联连接的节流阀和单向阀组成,所述节流阀上通过设置第二传输气路使真空泵与所述真空吸盘相连通,所述单向阀上通过设置第三传输气路使压缩空气泵与所述真空吸盘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泵、压缩空气泵、第一传输气路、真空吸盘以及流量控制模块,所述真空吸盘至少设置有九个,每个所述真空吸盘与所述真空泵之间均通过所述第一传输气路进行连通,且每个所述真空吸盘与所述压缩空气泵之间同样通过所述第一传输气路进行连通,所述第一传输气路靠近所述真空吸盘的位置上均设置有所述流量控制模块;
所述流量控制模块由并联连接的节流阀和单向阀组成,所述节流阀上通过设置第二传输气路使真空泵与所述真空吸盘相连通,所述单向阀上通过设置第三传输气路使压缩空气泵与所述真空吸盘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生耀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风生水起自动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