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自封孔高聚物注浆锚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87127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封孔高聚物注浆锚杆,其包括:中空杆体、止浆片、阻浆塞和挤压结构;中空杆体依次穿过阻浆塞、挤压结构和止浆片;阻浆塞内设有容纳腔,止浆片和挤压结构安装于容纳腔内;止浆片与挤压结构相连,挤压结构与阻浆塞相连,止浆片能够推动挤压结构沿中空杆体的轴线方向在容纳腔内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封孔高聚物注浆锚杆结构简单,施工简便,受力明确,封孔效果好,能够有效防止漏浆;将现有的高聚物锚固注浆中封孔注浆与锚固注浆相分离的施工工艺合二为一,能够在一次施工中完成高聚物锚固注浆,实现了封孔、注浆、锚固一体化,简化了施工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该锚杆有很好的市场推广和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封孔高聚物注浆锚杆
本技术涉及基础设施加固
,尤其涉及一种自封孔高聚物注浆锚杆。
技术介绍
岩土锚固技术是岩土工程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岩土工程中采用锚固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岩土体自身的强度、提高岩土体的稳定性,最大程度的减轻结构物自身重量、显著节约工程材料并能够有效控制岩土体的变形。岩土锚固技术已经成为提高岩土体稳定性和解决复杂支护工程问题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在选择锚固材料时,要考虑围岩条件、使用目的等,以使在锚固长度上能够获得充分的锚固力。目前常用的锚固材料有砂浆、水泥浆、树脂等。虽然这些传统的锚固材料在工程实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使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利用混凝土与杆体的结合体与岩土层的摩擦力,阻止围岩下滑,达到锚固作用。此种类型的锚杆使用时,产生黏结作用的混凝土与杆体组成结合体需要较长时间的凝固才能发挥作用,不能满足滑坡应急治理争分夺秒的要求。高聚物材料的生成反应中没有水的参与,锚固体不存在干缩现象。高聚物固化过程中体积膨胀,凝固时间短,15分钟即可提供极限强度的90%,且无需养护。因此,以非水反应类双组份聚氨酯材料为基础的高聚物锚固注浆技术尤其适用于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等不适宜有水的土体以及抢险工程的支护。申请号为CN103215952A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现有的高聚物锚固注浆需要在注浆工作之前对注浆孔进行封堵作业,在锚杆杆体上绑扎土工布袋和注浆管进行封孔注浆,以防止注浆过程中高聚物浆液的外漏影响注浆加固效果,然后再进行锚固注浆。此施工工艺相对较多,封孔注浆时封孔的好坏直接关乎到能否实现有效锚固,也会有封口不牢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封孔高聚物注浆锚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锚杆施工工艺相对较多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中空杆体、止浆片、阻浆塞和挤压结构;所述中空杆体依次穿过所述阻浆塞、所述挤压结构和所述止浆片;所述阻浆塞内设有容纳腔,所述止浆片和所述挤压结构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止浆片与所述挤压结构相连,所述挤压结构与所述阻浆塞相连,所述止浆片能够推动所述挤压结构沿所述中空杆体的轴线方向在所述容纳腔内移动。优选地,所述挤压结构包括多个联动组和套环;所述套环的周向上设有多个铰接点,相邻的两个所述联动组通过所述套环铰接,所述套环套设于所述中空杆体且与所述中空杆体滑动连接。优选地,所述联动组包括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所述第一支柱的一端与所述套环铰接,所述第一支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柱铰接,所述止浆片能够推动所述第一支柱、所述第二支柱和所述套环实现联动作用。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柱的顶端设有垫片,所述垫片与所述阻浆塞的内壁接触。优选地,所述阻浆塞为圆锥结构,所述阻浆塞的材料为弹性材料。优选地,所述自封孔高聚物注浆锚杆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于所述中空杆体的两边与所述中空杆体连接。优选地,所述自封孔高聚物注浆锚杆还包括伸缩挡板,所述伸缩挡板与所述阻浆塞的外侧连接。优选地,所述中空杆体的端部设有注浆端头。(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自封孔高聚物注浆锚杆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施工简便,受力明确,封孔效果好,能够有效防止漏浆;将现有的高聚物锚固注浆中封孔注浆与锚固注浆相分离的施工工艺合二为一,能够在一次施工中完成高聚物锚固注浆,实现了封孔、注浆、锚固一体化,简化了施工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给高聚物锚固注浆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该锚杆有很好的市场推广和实用价值,也降低了工程投资,减少了经济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自封孔高聚物注浆锚杆的截面示意图;图2为施工时的自封孔高聚物注浆锚杆的整体截面示意图;图3为是图1中的挤压机构垂直于锚杆轴线方向的截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中空杆体;2:止浆片;3:阻浆塞;41:第一支柱;42:套环;43:垫片;44:第二支柱;5:容纳腔;6:固定架;7:伸缩挡板;8:注浆端头;9:注浆孔;10:出浆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封孔高聚物注浆锚杆,如图1所示,其包括:自封孔高聚物注浆锚杆包括:中空杆体1、止浆片2、阻浆塞3和挤压结构;中空杆体1依次穿过阻浆塞3、挤压结构和止浆片2;阻浆塞3内设有容纳腔5,止浆片2和挤压结构安装于容纳腔5内;止浆片2与挤压结构相连,挤压结构与阻浆塞3相连,止浆片2能够推动挤压结构沿中空杆体1的轴线方向在容纳腔5内移动。其中,止浆片2为带圆形孔洞的环形挡板,内径与中空杆体1的外径吻合,厚度为5mm~6mm,止浆片2由钢材等质地较硬并且没有弹性的材料制成。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自封孔高聚物注浆锚杆的工作原理是高聚物浆液通过中空杆体1的注浆孔9到达钻孔底部,挤压结构的一端与止浆片2连接,另一端与阻浆塞3相连,注浆后,高聚物浆液自下而上填满孔内,高聚物浆液膨胀推动止浆片2运动;通过注射高聚物浆液推动止浆片2滑动,止浆片2带动挤压结构运动的同时,挤压结构通过铰接作用向外挤压阻浆塞3,使阻浆塞3向外扩张与孔壁更加紧密贴合,从而达到封孔的作用,能够有效防止漏浆;同时,受到挤压后的阻浆塞3增加了与围岩的接触压力,提高了锚杆的自身抗拔力,最后锚固段固化,膨胀挤密孔壁岩土与周围岩土充分结合,形成高聚物锚固体。本技术提供的自封孔高聚物注浆锚杆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施工简便,受力明确,封孔效果好,能够有效防止漏浆;将现有的高聚物锚固注浆中封孔注浆与锚固注浆相分离的施工工艺合二为一,能够在一次施工中完成高聚物锚固注浆,实现了封孔、注浆、锚固一体化,简化了施工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给高聚物锚固注浆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该锚杆有很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封孔高聚物注浆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封孔高聚物注浆锚杆包括:中空杆体、止浆片、阻浆塞和挤压结构;/n所述中空杆体依次穿过所述阻浆塞、所述挤压结构和所述止浆片;所述阻浆塞内设有容纳腔,所述止浆片和所述挤压结构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止浆片与所述挤压结构相连,所述挤压结构与所述阻浆塞相连,所述止浆片能够推动所述挤压结构沿所述中空杆体的轴线方向在所述容纳腔内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封孔高聚物注浆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封孔高聚物注浆锚杆包括:中空杆体、止浆片、阻浆塞和挤压结构;
所述中空杆体依次穿过所述阻浆塞、所述挤压结构和所述止浆片;所述阻浆塞内设有容纳腔,所述止浆片和所述挤压结构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止浆片与所述挤压结构相连,所述挤压结构与所述阻浆塞相连,所述止浆片能够推动所述挤压结构沿所述中空杆体的轴线方向在所述容纳腔内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封孔高聚物注浆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结构包括多个联动组和套环;所述套环的周向上设有多个铰接点,相邻的两个所述联动组通过所述套环铰接,所述套环套设于所述中空杆体且与所述中空杆体滑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封孔高聚物注浆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包括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所述第一支柱的一端与所述套环铰接,所述第一支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柱铰接,所述止浆片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龙闫刘振钟燕辉赵鹏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郑州维霖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