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板支撑架连接件及模板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8612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板支撑架连接件及模板支撑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的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的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板的第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于第三连接板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或第三连接板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用于连接沿所述模板支撑架连接件轴向设置的支撑架。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的设置解决了搭接过程较繁琐的技术问题,产生了提升施工效率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板支撑架连接件及模板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板支撑架连接件及模板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在公共、民用建筑中,对于墙体的施工通常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而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进行模板的支设,模板支设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决定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通常模板为薄板,进行竖向放置,这就会造成模板重心不稳,非常容易倾倒,故施工单位采用模板支撑架用来对模板进行位置上的固定。在实际施工中,由于有时会从相对的两个方向进行支撑架的搭设,所以经常出现相汇的两个支撑架因长度不够,无法进行搭接的情况。这样不仅降低施工效率,还会造成连接件的丢失,从而拖延施工进度。有鉴于此,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模板支撑架连接件及模板支撑装置,解决上述至少一项问题。本技术保护一种模板支撑架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的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的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板的第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于第三连接板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或第三连接板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用于连接沿所述模板支撑架连接件轴向设置的支撑架。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板可以沿竖向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沿横向设置,并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板的上下两端,厚度设置相同。当然根据模板支撑架设置的形状不同,连接件可以设置为圆形或者方形等,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之间可以选择为焊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也可以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限位孔可以设置为槽口形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开设有支撑架连接口,所述支撑架连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之间。所述支撑架连接口包括支撑管连接口和接头连接口,所述支撑管连接口外径大于接头连接口外径。采用上述方案,当在阴角或者阳角处出现搭接长度不够的情况时,可以将其中一个模板支撑架插入到所述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之间的间隔中,另一个模板支撑架通过插入支撑架连接口与所述模板支撑架连接件连接,从而实现整个架体的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或第三连接板还开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用于连接沿所述模板支撑架连接件径向设置的支撑架。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二限位孔可以设置为槽口形状,由于阴阳角多为直角,所以阴阳角处连接的两个模板支撑架设置的方向也是垂直的,那么第二连接板和/或第三连接板开设有第一限位孔就无法与沿其径向连接的支撑架的限位孔配合,所以第二限位孔可以与第一限位孔设置的方向垂直,可以满足与沿其径向连接的支撑架的限位孔配合。优选地,所述支撑管连接口和接头连接口分别沿纵向设置有多个,所述多个支撑管连接口和/或接头连接口之间设置有支撑所述模板支撑架的凸起。采用上述方案,优选为将支撑管连接口和接头连接口设置为两个,所述凸起的上面设置于上方支撑管连接口和/或接头连接口下表面齐平。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有穿墙孔。采用上述方案,穿墙固件可以穿过所述穿墙孔与模板连接,实现加固。进一步地,本技术还包括所述的模板支撑架连接件,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模板支撑架连接件连接的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固定销、穿墙固件,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分别开设有与第一限位孔适配的第三限位孔,所述固定销穿过第一限位孔、第三限位孔进行固定,所述穿墙固件将模板分别与模板支撑装置、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连接。采用上述方案,当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搭接长度不够时,采用模板支撑架连接件将二者连接,所述穿墙固件首先将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与模板连接,再将所述模板支撑架连接件与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分别沿所述模板支撑架连接件的轴向设置。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三限位孔的形状和规格可以与第一限位孔相同,此种连接方式适用于直线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架沿所述模板支撑架连接件的轴向设置、第二支撑架沿模板支撑架连接件的径向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架穿过所述支撑架连接口,所述固定销穿过第二限位孔和位于第二支撑架上的第三限位孔进行固定。采用上述方案,当在阴阳角处连接时,第一支撑架沿所述模板支撑架连接件的轴向插入即可连接,但第二支撑架需穿过支撑管连接口或接头连接口进行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或第二支撑架设置有支撑管、设置于支撑管一端的接头,所述接头的外径小于支撑管的内径。采用上述方案,相邻的支撑管、接头可以实现插接。具体地,穿墙固件可以包括螺杆、挡片、螺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的设置解决了搭接过程较繁琐的技术问题,产生了提升施工效率的技术效果。2.所述支撑架连接口解决了在阴阳角处支撑架的连接问题,产生了安装方便的技术效果。3.所述凸起的设置解决了支撑架在与模板支撑架连接件连接时的不稳固的技术问题,产生了提升结构稳定性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模板支撑架连接件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模板支撑架连接件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模板支撑架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模板支撑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模板支撑装置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图6为图5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穿墙固件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通过上述附图标记说明,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更加清楚的理解和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11-第一连接板,111-支撑管连接口,112-接头连接口,113-凸起,114-穿墙孔,12-第二连接板,13-第三连接板,21-第一限位孔,22-第二限位孔,23-第三限位孔,31-第一支撑架,32-第二支撑架,4-固定销,6-模板,71-支撑管,72-接头,73-连接板,81-穿墙固件,811-螺杆,812-挡片,813-螺母。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本技术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板支撑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板(11)、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1)连接的第二连接板(12)、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1)连接的第三连接板(13),所述第二连接板(12)、第三连接板(13)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板(11)的第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板(12)设置于第三连接板(13)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接板(12)和/或第三连接板(13)开设有第一限位孔(21),所述第一限位孔(21)用于连接沿所述模板支撑架连接件轴向设置的支撑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板支撑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板(11)、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1)连接的第二连接板(12)、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1)连接的第三连接板(13),所述第二连接板(12)、第三连接板(13)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板(11)的第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板(12)设置于第三连接板(13)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接板(12)和/或第三连接板(13)开设有第一限位孔(21),所述第一限位孔(21)用于连接沿所述模板支撑架连接件轴向设置的支撑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支撑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1)开设有支撑架连接口,所述支撑架连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12)和第三连接板(1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板支撑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连接口包括支撑管连接口(111)和接头连接口(112),所述支撑管连接口(111)外径大于接头连接口(112)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板支撑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12)和/或第三连接板(13)还开设有第二限位孔(22),所述第二限位孔(22)用于连接沿所述模板支撑架连接件径向设置的支撑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板支撑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连接口(111)和接头连接口(112)分别沿纵向设置有多个,所述多个支撑管连接口(111)和/或接头连接口(112)之间设置有支撑所述模板支撑架的凸起(11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银龙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市丰润区玥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