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内涝的绿化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8516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内涝的绿化带结构,解决了排水槽底部的杂物不方便清洗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绿化带土壤层、水箱和水管,绿化带土壤层上设有若干排水槽,水箱设置在排水槽的下方,水管的一端与排水槽的侧壁相通,水管的另一端与水箱相通,排水槽内设有收纳箱,收纳箱内设有收纳腔,收纳箱上设有开口与排水槽的开口相配合,收纳腔的内壁上设有与水管相通的通口,排水槽的内壁上设有第一腔室,第一腔室内设有用于固定收纳箱的固定结构,收纳箱上设有用于脱离排水槽的拆卸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收纳箱,进行排水槽内杂物的收纳,通过设置拆卸结构,使得收纳箱可以从排水槽内取出,方便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内涝的绿化带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内涝的绿化带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的扩张和建设密度的加大,地面硬化率愈来愈高,原有的水库、山体、湖泊、鱼塘逐渐被侵占,河涌断面越来越窄,城市的地表储水、排水和自然净化能力大大减弱,加上城市热岛效应导致极端天气频发,城市水浸和内涝严重威胁着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内涝问题已成为城市治水难题,而绿化带作为城市重要组成结构之一,其的作用不仅可以用于分隔交通,还具有美化城市的作用,消除司机视觉上的疲劳,种植乔木绿化带还可以改变道路的空间尺度,使道路空间具有良好的宽高比。此外,还有净化环境作用,能滞尘,减弱噪声,吸收有害气体,释放氧气。而现有技术中,鲜有将绿化带用于治理城市内涝的问题。目前公开号为CN20709984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防涝绿化带结构,包括水箱、滤水管、喷洒机构和绿化带土壤层,所述绿化带土壤层上设置排水槽,所述水箱设置在排水槽下方,所述滤水管两端分别端与水箱、排水槽连通;所述喷洒机构包括喷头和喷淋管,所述喷头设置在绿化带土壤层上方,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内涝的绿化带结构,包括绿化带土壤层(1)、水箱(2)和水管(3),所述绿化带土壤层(1)上设有若干排水槽(4),所述水箱(2)设置在所述排水槽(4)的下方,所述水管(3)的一端与所述排水槽(4)的侧壁相通,所述水管(3)的另一端与水箱(2)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4)内设有收纳箱(5),所述收纳箱(5)内设有收纳腔(6),所述收纳腔(6)上设有与所述排水槽(4)的开口相配合的开口,所述收纳腔(6)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水管(3)相通的通口(7),所述排水槽(4)的内壁上设有第一腔室(8),所述第一腔室(8)内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收纳箱(5)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伸缩弹簧(9)和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内涝的绿化带结构,包括绿化带土壤层(1)、水箱(2)和水管(3),所述绿化带土壤层(1)上设有若干排水槽(4),所述水箱(2)设置在所述排水槽(4)的下方,所述水管(3)的一端与所述排水槽(4)的侧壁相通,所述水管(3)的另一端与水箱(2)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4)内设有收纳箱(5),所述收纳箱(5)内设有收纳腔(6),所述收纳腔(6)上设有与所述排水槽(4)的开口相配合的开口,所述收纳腔(6)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水管(3)相通的通口(7),所述排水槽(4)的内壁上设有第一腔室(8),所述第一腔室(8)内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收纳箱(5)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伸缩弹簧(9)和卡块(10),所述伸缩弹簧(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腔室(8)的内壁上,所述伸缩弹簧(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卡块(10)上,所述卡块(10)远离所述伸缩弹簧(9)的一侧设置呈第一斜面(12),所述收纳箱(5)的外壁设有与所述卡块(10)相配合的卡槽(13),所述收纳箱(5)上设有用于所述卡块(10)脱离所述卡槽(13)的拆卸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内涝的绿化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腔(6)的内壁上设有拆卸槽(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内涝的绿化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结构包括按压块(15)和推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炜君叶成周红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永腾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