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料的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8128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加工料的回收装置,包括原料桶、加料装置、加工桶和回收机构,加料装置设于原料桶与加工桶之间且包括加料桶、杠杆机构和驱动机构,加料桶下设有涡轮且连接有搅拌电机且桶底嵌有称重传感器,加料桶靠近加工桶一侧设有导料管且下部与加料桶侧壁间设有弹簧;回收机构连接加工桶且包括排料管、储料池和回流管,排料管内靠近储料池一端设有分流器且远离加工桶一侧的分流器内固定设有磁铁且分流器呈逆时针转动,储料池内设有隔板和分流板且连接形成储磁腔,分流板底部呈三角形且与分流器同轴线设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自动加料、排料、回收,二次回收利用,避免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工料的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磁性材料加工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加工料的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磁瓦是永磁体中的一种主要用在永磁电机上的瓦状磁铁,主要用在永磁直流电机中,与电磁式电机通过励磁线圈产生磁势源不同,永磁电机是以永磁材料产生恒定磁势源。永磁磁瓦代替电励磁具有很多优点,可使电机结构简单、维修方便、重量轻、体积小、使用可靠、用铜量少、铜耗低、能耗小等,主要用于汽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家用电器、健身器材等行业的电机中。现有技术中,磁瓦的生产流程一般包括:配料、预烧、破碎、球磨、制粉、干压磁场成型或干压成型或湿压磁场成型、烧结、机械加工等。但是,前期配料、制粉过程中,磁粉与粉浆混合,若直接排出则污染环境,直接储存后二次利用时,粉浆内的磁粉数量将影响磁瓦的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料的回收装置,自动加料、排料、回收,便于二次回收利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工料的回收装置,包括原料桶、加料装置、加工桶和回收机构,加料装置设于原料桶与加工桶之间且包括加料桶、杠杆机构和驱动机构,加料桶下设有蜗轮且连接有搅拌电机且桶底嵌有称重传感器,加料桶靠近加工桶一侧设有导料管且下部与加料桶侧壁间设有弹簧;回收机构连接加工桶且包括排料管、储料池和回流管,排料管内靠近储料池一端设有分流器且远离加工桶一侧的分流器内固定设有磁铁且分流器呈逆时针转动,储料池内设有隔板和分流板且连接形成储磁腔,分流板底部呈三角形且与分流器同轴线设立。优先地,杠杆机构包括底座、支柱和连接杆,立柱垂直设于底座上,连接杆与底座平行且与支柱垂直且采用紧固件连接,连接杆上靠近加料同一端固定设有U形环且另一端上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上垂直支柱平行设有多个卡接杆。优先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齿轮且上部设有转动杆并穿插于多个卡接杆之间,驱动齿轮中心穿插有驱动轴且连接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下连接有支架且垂直于底座。优先地,原料桶上靠近加料桶一侧连接有吸液泵且上部设有固定杆且内部插设有引流管,引流管穿过吸液泵并伸入原料桶桶底,固定杆顶部朝向加料桶一侧突出且内部嵌有接近传感器。优先地,加工桶底部直径小于顶部直径且底部远离加料桶侧壁设有排料口且连接排料管。优先地,储液池与回流管连接处设有回流口且连接有电磁阀。优先地,隔板呈L形且与分流板垂直连接,隔板、分流板和储液池侧壁形成闭合空间。优先地,加工桶与加料桶连接处设有凹槽且槽内顶部设有加料孔,凹槽宽度与导料管长度相同,导料管直径与加料孔直径相同。优先地,加料桶上平行设有固定架且均穿过U形环的两个平行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驱动齿轮通过转动杆在卡接杆间滑动,进而带动连接杆两侧循环上翘,进而带动加料桶上移至固定杆下,当与接近传感器接触时,吸液泵从原料桶内吸取粉浆流入加料桶,当加料桶下移时,通过导流管流入加工桶内,实现自动化,节省人力;2.回流机构内设置分流器,分流器转动且磁铁不转,粉浆回收时,内部的磁粉被磁铁吸引且随分流器转动值分流板中心下,磁粉随惯性进入储磁腔,而粉液进入储液池中,实现粉浆的回收,避免再次利用时污染环境。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连接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加料装置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加料桶连接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驱动齿轮连接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回收机构连接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原料桶,11.吸液泵,12.固定杆,121.接近传感器,13.引流管,2.加料装置,21.加料桶,211.蜗轮,212.搅拌电机,213.称重传感器,214.导料管,215.弹簧,216.固定架,22.杠杆机构,221.底座,222.支柱,223.连接杆,224.U形环,225.固定块,226.卡接杆,23.驱动机构,231.驱动齿轮,232.转动杆,233.驱动轴,234.驱动电机,235.支架,3.加工桶,31.凹槽,32.加料孔,4.回收机构,41.排料管,411.分流器,412.磁铁,42.储液池,421.隔板,422.分流板,423.电磁阀,43.回流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加工料的回收装置,包括原料桶1、加料装置2、加工桶3和回收机构4,加料装置2设于原料桶1与加工桶3之间且包括加料桶21、杠杆机构22和驱动机构23,原料桶1上靠近加料桶21一侧连接有吸液泵11且上部设有固定杆12且内部插设有引流管13,引流管13穿过吸液泵11并伸入原料桶1桶底,固定杆12顶部朝向加料桶21一侧突出且内部嵌有接近传感器121;如图3所示,加料桶21下设有蜗轮211且连接有搅拌电机212且桶底嵌有称重传感器213,加料桶21靠近加工桶3一侧设有导料管214且下部与加料桶21侧壁间设有弹簧215,加料桶21上平行设有固定架216且均穿过U形环224的两个平行臂,加工桶3底部直径小于顶部直径且底部远离加料桶21侧壁设有排料口且连接排料管41,加工桶3与加料桶21连接处设有凹槽31且槽内顶部设有加料孔32,凹槽31宽度与导料管214长度相同,导料管214直径与加料孔32直径相同;如图3所示,加料桶21在固定架216的带动下竖直移动,当其上移时且触碰到接近传感器121时,吸液泵11开启并从引流管13吸取粉浆从引流管13另一端流入加料桶21内,搅拌电机212驱动蜗轮211转动,使新加入的粉浆和原有粉浆混合,且凹槽31侧壁迫使导料管214向下挤压弹簧215并嵌入凹槽31内,当加料桶21下移时,弹簧215恢复弹力并使导料管214伸直伸入加料孔32内,称重传感器213监测加料桶21内粉浆重量,若三次无增加后,则引流管13堵塞或吸液泵11发生故障;如图2-4所示,杠杆机构22包括底座221、支柱222和连接杆223,立柱垂直设于底座221上,连接杆223与底座221平行且与支柱222垂直且采用紧固件连接,连接杆223上靠近加料同一端固定设有U形环224且另一端上设有固定块225,固定块225上垂直支柱222平行设有多个卡接杆226,驱动机构23包括驱动齿轮231且上部设有转动杆232并穿插于多个卡接杆226之间,驱动齿轮231中心穿插有驱动轴233且连接驱动电机234,驱动电机234下连接有支架235且垂直于底座221;驱动电机234驱动驱动齿轮231转动,驱动齿轮231迫使转动杆232在卡接杆226间滑动,进而带动连接杆223两侧循环上翘,进而带动加料桶21上移至固定杆12下,实现循环加液;如图5所示,回收机构4连接加工桶3且包括排料管41、储料池和回流管43,排料管41内靠近储料池一端设有分流器411且远离加工桶3一侧的分流器411内固定设有磁铁412且分流器411呈逆时针转动,储料池内设有隔板421和分流板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工料的回收装置,包括原料桶、加料装置、加工桶和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加料装置设于原料桶与加工桶之间且包括加料桶、杠杆机构和驱动机构,加料桶下设有蜗轮且连接有搅拌电机且桶底嵌有称重传感器,加料桶靠近加工桶一侧设有导料管且下部与加料桶侧壁间设有弹簧;回收机构连接加工桶且包括排料管、储料池和回流管,排料管内靠近储料池一端设有分流器且远离加工桶一侧的分流器内固定设有磁铁且分流器呈逆时针转动,储料池内设有隔板和分流板且连接形成储磁腔,分流板底部呈三角形且与分流器同轴线设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工料的回收装置,包括原料桶、加料装置、加工桶和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加料装置设于原料桶与加工桶之间且包括加料桶、杠杆机构和驱动机构,加料桶下设有蜗轮且连接有搅拌电机且桶底嵌有称重传感器,加料桶靠近加工桶一侧设有导料管且下部与加料桶侧壁间设有弹簧;回收机构连接加工桶且包括排料管、储料池和回流管,排料管内靠近储料池一端设有分流器且远离加工桶一侧的分流器内固定设有磁铁且分流器呈逆时针转动,储料池内设有隔板和分流板且连接形成储磁腔,分流板底部呈三角形且与分流器同轴线设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料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杠杆机构包括底座、支柱和连接杆,立柱垂直设于底座上,连接杆与底座平行且与支柱垂直且采用紧固件连接,连接杆上靠近加料同一端固定设有U形环且另一端上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上垂直支柱平行设有多个卡接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料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齿轮且上部设有转动杆并穿插于多个卡接杆之间,驱动齿轮中心穿插有驱动轴且连接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下连接有支架且垂直于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华磁性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