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8059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5
本申请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具有孔区和围绕至少部分孔区的显示区,且显示区内具有绕线区;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数据线,至少一条数据线被孔区分隔为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数据连接线,数据连接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且数据连接线分布于绕线区;第一像素,位于绕线区;其中,沿数据线的信号传输方向,第一像素中的至少一个功能膜层的厚度递增或递减,以使第一像素的电流效率逐渐增大,以抵消沿数据线的信号传输方向电流的降低,使得沿数据线的信号传输方向显示区的不同位置亮度差异较小,从而使得整个显示区的显示均一性较好,避免槽孔的边缘出现Mura不良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
本申请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显示装置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全面屏”也成为越来越多用户的追求,而在显示区的正面设置摄像头的全面屏技术以其能够实现极致全面显示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目前,通过在显示区内开设槽孔,将前置摄像头设置在槽孔内部,提高显示面板的屏占比。但是由于槽孔的开设使得槽孔四周的像素的数据线和栅线需要绕线设置,而数据线的绕线使得槽孔四周的金属走线的数量较多,一方面使得槽孔的两侧形成较大的电压降,另一方面存在较大的电阻和耦合电容,导致RC负载较大,进而使得槽孔四周数据线的电流较小,造成显示均一性较差的问题,甚至在槽孔的边缘出现Mura(光斑)不良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显示均一性较差甚至在槽孔的边缘出现Mura(光斑)不良的显示面板。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具有孔区和围绕至少部分所述孔区的显示区,且所述显示区内具有绕线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数据线,至少一条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孔区和围绕至少部分所述孔区的显示区,且所述显示区内具有绕线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n多条数据线,至少一条所述数据线被所述孔区分隔为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n数据连接线,所述数据连接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且所述数据连接线分布于所述绕线区;/n第一像素,位于所述绕线区;/n其中,沿所述数据线的信号传输方向,所述第一像素中的至少一个功能膜层的厚度递增或递减,以使所述第一像素的电流效率逐渐增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孔区和围绕至少部分所述孔区的显示区,且所述显示区内具有绕线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多条数据线,至少一条所述数据线被所述孔区分隔为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
数据连接线,所述数据连接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且所述数据连接线分布于所述绕线区;
第一像素,位于所述绕线区;
其中,沿所述数据线的信号传输方向,所述第一像素中的至少一个功能膜层的厚度递增或递减,以使所述第一像素的电流效率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膜层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有机发光层、阴极层、阴极保护层以及氟化锂层中的一个或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层的厚度为时,沿所述数据线的信号传输方向,所述阴极层的厚度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像素为红色像素或绿色像素,所述第一像素的所述阴极保护层的厚度为时,沿所述数据线的信号传输方向,所述阴极保护层的厚度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像素为蓝色像素,所述第一像素的所述阴极保护层的厚度为时,沿所述数据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智聪范文志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