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运材料免装卸吊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8058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吊运材料免装卸吊笼,包括用于承载吊运材料的底盘、外笼和承插钢管,所述底盘包括多个纵向底座和多个横向底座,该些横向底座固定在该些纵向底座上,所述外笼包括外笼外框,所述外笼外框之间设置多个栏杆,所述外笼外框的顶面四角位置处均设置有顶部吊环,所述外笼外框的底部相对侧边上均固定有至少两个一一对应的底部吊环,所述承插钢管包括钢管,所述钢管的两端分别固定有限位弯钩;所述外笼套入放有吊运材料的底盘上,所述对应的底部吊环间穿设有钢管,所述限位弯钩钩住对应的底部吊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吊运过程中的材料免装卸,从而提高材料吊运速度和效率,免于装卸亦可减少现场劳动力的投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运材料免装卸吊笼
本技术涉及吊笼
,特别是涉及一种吊运材料免装卸吊笼,适用于施工现场材料吊运,采用该吊笼吊运材料,可以免除材料的装卸过程,提高吊运效率,减少劳动力投入。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材料的垂直运输大多采用吊车吊运的方式。吊运时,材料大多放置于吊笼或料斗当中,一次材料吊运往往需要进行两次材料的装卸。首先,在材料起吊点将材料装入吊笼/料斗中,然后在材料吊运目标位置将材料从吊笼/料斗中卸出。从而使吊运耗时长,劳动力投入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吊运材料免装卸吊笼,从而实现材料吊运的免装卸,提高材料吊运效率,减少劳动力投入。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吊运材料免装卸吊笼,其特点在于,其包括用于承载吊运材料的底盘、外笼和承插钢管,所述底盘包括多个纵向底座和多个横向底座,该些横向底座固定在该些纵向底座上,所述外笼包括外笼外框,所述外笼外框之间设置多个栏杆,所述外笼外框的顶面四角位置处均设置有顶部吊环,所述外笼外框的底部相对侧边上均固定有至少两个一一对应的底部吊环,所述承插钢管包括钢管,所述钢管的两端分别固定限位弯钩;所述外笼套入放有吊运材料的底盘上,所述对应的底部吊环间穿设有钢管,且所述限位弯钩钩住对应的底部吊环。较佳地,该些纵向底座采用矩形方通平行设置且间距相同,该些横向底座采用矩形方通平行设置且间距相同。较佳地,该些纵向矩形方通的尺寸为100mm×40mm×3mm,该些横向矩形方通的尺寸为40mm×20mm×2mm。较佳地,所述外笼外框采用L40×3等边角钢,L40×3表示等边角钢边长40mm、厚3mm。较佳地,所述顶部吊环焊接在外笼外框的侧边等边角钢上。较佳地,所述外笼外框之间焊接φ10@150的钢筋栏杆,φ10@150表示钢筋栏杆的直径为10mm、间距为150mm。较佳地,所述底部吊环与同侧的顶部吊环之间采用φ6的连接筋相焊接。较佳地,所述钢管采用φ48×3.0的钢管,所述钢管的两端分别焊接一段制成弯钩的钢筋作为钢管的限位钢筋。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技术各较佳实例。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针对传统材料吊运过程中采用吊笼/料斗时需要进行材料装、卸所导致的材料吊运效率低、劳动力投入大的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材料免装卸吊笼,吊运材料在材料堆场堆放时就直接放置在底盘上,避免了吊运材料堆放在地面等上时需要再次将吊运材料放置在底盘上的麻烦,当需要将堆场的吊运材料吊运到施工位置使用时,直接将外笼套入底盘上,其后外笼两侧对应的底部吊环穿入承插钢管,承插钢管上的限位弯钩朝下钩住底部吊环,在吊运过程中起到承插钢管的限位功能,这样就可吊运吊运材料,吊运至目标位置时,限位弯钩朝上,抽出承插钢管,吊走外笼,吊运材料即可进行使用。本技术通过这种实现方式可以实现吊运过程中的材料免装卸,从而提高材料吊运速度和效率,免于装卸亦可减少现场劳动力的投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底盘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图3为图1的B-B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外笼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外笼的正视图。图6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外笼的侧视图。图7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承插钢管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吊运材料置于底盘上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外笼套入底盘上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承插钢管穿入底部吊环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限位弯钩朝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吊运材料免装卸吊笼,其包括用于承载吊运材料的底盘、外笼和承插钢管。其中,如图1-3所示,所述底盘1包括多个纵向矩形方通11和多个横向矩形方通12,该些横向矩形方通12固定在该些纵向矩形方通11之上,该些纵向矩形方通11平行设置且间距相同、尺寸为100mm×40mm×3mm,该些横向矩形方通12平行设置且间距相同、尺寸为40mm×20mm×2mm。吊运材料在堆场堆放时,置于底盘1之上,底盘1可兼做材料堆放的垫木使用,从而避免材料因直接与地面接触而造成的受潮。如图4-6所示,所述外笼2包括外笼外框21,所述外笼外框21采用L40×3等边角钢,L40×3表示等边角钢边长40mm、厚3mm,所述外笼外框21之间设置多个φ10@150的钢筋栏杆22,φ10@150表示钢筋栏杆的直径为10mm、间距为150mm,从而避免吊运材料在吊运过程中的外落。所述外笼外框21的顶面四角位置处均设置有顶部吊环23,所述顶部吊环23焊接在外笼外框21的侧边等边角钢上。所述外笼外框21的底部相对侧边上均固定有两个一一对应的底部吊环24,所述底部吊环24与顶部吊环23之间用φ6的连接筋25通过焊接相互连接。如图7所示,所述承插钢管3包括φ48×3.0的钢管31,所述钢管31的两端分别焊接限位弯钩32,所述限位弯钩32为一段制成弯钩的钢筋。所述外笼2套入放有吊运材料4的底盘1上,所述对应的底部吊环24间穿设有钢管31,所述限位弯钩32钩住对应底部吊环24。所述吊运材料免装卸吊笼在使用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运至现场的吊运材料(例如砌块)4在材料堆场堆放时,就放置在底盘1上,底盘1可兼具垫木的功能(见图8)。第二步:当需要将堆场的吊运材料吊运到施工位置使用时,将外笼2套入放有材料的底盘1上,此时材料的重量依然由底盘1承担(见图9)。第三步:在对应的底部吊环24间穿入承插钢管3,钢管31穿入时,限位弯钩32朝上,从而避免限位弯钩32与地面摩擦,损坏弯钩(见图10)。第四步:经过试吊,确定可正式吊运时,将承插钢管旋转180°,从而限位弯钩32朝下钩住底部吊环24,在吊运过程中起到承插钢管3的限位功能。在吊运过程中,底盘1和吊运材料的重量由承插钢管3承担。第五步:吊运至目标位置时,先将承插钢管3旋转180°,限位弯钩32朝上,避免吊笼放置时损坏弯钩(见图11)。第六步:抽出承插钢管3,吊走外笼2,吊运材料4即可进行使用。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技术的原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运材料免装卸吊笼,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用于承载吊运材料的底盘、外笼和承插钢管,所述底盘包括多个纵向底座和多个横向底座,该些横向底座固定在该些纵向底座上,所述外笼包括外笼外框,所述外笼外框之间设置多个栏杆,所述外笼外框的顶面四角位置处均设置有顶部吊环,所述外笼外框的底部相对侧边上均固定有至少两个一一对应的底部吊环,所述承插钢管包括钢管,所述钢管的两端分别固定有限位弯钩;所述外笼套入放有吊运材料的底盘上,所述对应的底部吊环间穿设有钢管,且所述限位弯钩钩住对应的底部吊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运材料免装卸吊笼,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用于承载吊运材料的底盘、外笼和承插钢管,所述底盘包括多个纵向底座和多个横向底座,该些横向底座固定在该些纵向底座上,所述外笼包括外笼外框,所述外笼外框之间设置多个栏杆,所述外笼外框的顶面四角位置处均设置有顶部吊环,所述外笼外框的底部相对侧边上均固定有至少两个一一对应的底部吊环,所述承插钢管包括钢管,所述钢管的两端分别固定有限位弯钩;所述外笼套入放有吊运材料的底盘上,所述对应的底部吊环间穿设有钢管,且所述限位弯钩钩住对应的底部吊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运材料免装卸吊笼,其特征在于,该些纵向底座采用矩形方通平行设置且间距相同,该些横向底座采用矩形方通平行设置且间距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运材料免装卸吊笼,其特征在于,该些纵向矩形方通的尺寸为100mm×40mm×3mm,该些横向矩形方通的尺寸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璇陈国祥汪小林刘晓刘志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