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吊耳以及具有该吊耳的钢拱结构
本申请涉及桥梁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多用吊耳以及具有该吊耳的钢拱结构。
技术介绍
现今钢拱结构吊装时,由于大节段吊装段数量较多,大节段结构复杂且重量大,钢拱结构预拼和场内运输时,需要先采取平吊的方式进行吊装,钢拱桥位吊装安装时,需要采取立吊的方式进行吊装,钢拱结构从平吊吊装方式转换为立吊吊装方式,需要进行平吊和立吊之间的吊装工装的转换,完成翻身施工,在工期异常紧张的情况下,加快钢拱结构的吊装施工进度,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简化施工工装,尤为重要。常规的钢拱大节段吊装施工是在钢拱上分别设置平吊吊耳和立吊吊耳,但传统的吊耳功能单一,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而且极大的影响了吊装施工的进度。因此,急需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满足多样的性能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吊耳,同时实现平吊吊耳和立吊吊耳的功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简化施工工装,能够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为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用吊耳包括:/n吊耳主板(1),所述吊耳主板(1)上靠近所述吊耳主板(1)的顶边设有一吊装通孔(10);/n在所述吊耳主板(1)的两个表面成对立设的第一加强板(2),所述第一加强板(2)靠近所述吊耳主板(1)的底边,且被配置成用于加强所述吊耳主板(1)的刚度;/n设置在所述吊耳主板(1)两个侧边上的第二加强板(3),所述第二加强板(3)的底边与所述吊耳主板(1)的底边共面,且被配置成抵住所述吊耳主板(1)的侧边;/n设置在所述吊耳主板(1)底边的连接板(4);其中,/n所述连接板(4)分别与所述第一加强板(2)以及所述第二加强板(3)的底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用吊耳包括:
吊耳主板(1),所述吊耳主板(1)上靠近所述吊耳主板(1)的顶边设有一吊装通孔(10);
在所述吊耳主板(1)的两个表面成对立设的第一加强板(2),所述第一加强板(2)靠近所述吊耳主板(1)的底边,且被配置成用于加强所述吊耳主板(1)的刚度;
设置在所述吊耳主板(1)两个侧边上的第二加强板(3),所述第二加强板(3)的底边与所述吊耳主板(1)的底边共面,且被配置成抵住所述吊耳主板(1)的侧边;
设置在所述吊耳主板(1)底边的连接板(4);其中,
所述连接板(4)分别与所述第一加强板(2)以及所述第二加强板(3)的底边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用吊耳还包括:
一对环状加强板(11),各所述环状加强板(11)分别设置在所述吊装通孔(10)的不同面的外边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吊耳,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状加强板(11)的内外边缘为平滑的斜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用吊耳还包括;
多个立设在所述吊耳主板(1)的两个表面的第三加强板(5);
所述第三加强板(5)位于所述第一加强板(2)以及所述第二加强板(3)之间;
所述第三加强板(5)靠近所述吊耳主板(1)的底边,且被配置成用于加强所述吊耳主板(1)的刚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用吊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加强板(5)与所述第一加强板(2)平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吊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杰,张祚伟,蒋本俊,聂井华,韩旭华,拓守俭,朱建鸿,许飞,李勇波,胡嘉宾,吴成丰,伊俊峰,江宏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