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半导体器件的尺寸越来越小,对工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常规的工艺已经无法满足器件的需求。当半导体制造技术进入24nm及以下技术节点之后,通过光刻难以定义图形尺寸而需要采用自对准双重图形工艺(Self-AlignedDoublePatterning,SADP工艺)。这种工艺,首先形成芯轴结构,然后在芯轴结构上沉积一层一定厚度的侧壁间隔层,再对该侧壁间隔层进行一次干法刻蚀工艺,从而形成侧墙结构。之后,再将芯轴结构移除掉之后,以剩余的侧墙结构来定义后续图形的关键尺寸。常规的SADP核心的工艺在于核心刻蚀,要求形貌垂直,并且线宽尺寸满足要求。但是,在常规的SADP工艺形成芯轴结构两侧的侧墙的过程中,由于芯轴结构掩埋在侧壁间隔层之内,从而导致在对侧壁间隔层进行干法刻蚀的时候,部分侧壁间隔层与芯轴结构直接接触,从而形成垂直的结构,而与芯轴结构不接触的侧墙的外侧则容易发生变形,形成非垂直形状的侧墙,并且,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提供一半导体衬底,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表面上依次形成有待图形化层和无定形硅层,以及在所述无定形硅层上还形成有多个分立的芯轴结构;/n在所述芯轴结构和所述无定形硅层上覆盖侧壁间隔层,并采用第一次刻蚀工艺刻蚀所述侧壁间隔层,以在所述芯轴结构的侧壁上形成初始侧墙;/n采用第二次刻蚀工艺回刻蚀所述芯轴结构,以去除部分厚度的所述芯轴结构,并暴露出所述初始侧墙的顶部;/n采用第三次刻蚀工艺刻蚀所述初始侧墙被暴露的顶部和侧壁,以将所述芯轴结构两侧的初始侧墙修整为圆顶且奇偶对称的垂直侧墙;/n以所述垂直侧墙为掩膜,刻蚀所述无定形硅层和所述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半导体衬底,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表面上依次形成有待图形化层和无定形硅层,以及在所述无定形硅层上还形成有多个分立的芯轴结构;
在所述芯轴结构和所述无定形硅层上覆盖侧壁间隔层,并采用第一次刻蚀工艺刻蚀所述侧壁间隔层,以在所述芯轴结构的侧壁上形成初始侧墙;
采用第二次刻蚀工艺回刻蚀所述芯轴结构,以去除部分厚度的所述芯轴结构,并暴露出所述初始侧墙的顶部;
采用第三次刻蚀工艺刻蚀所述初始侧墙被暴露的顶部和侧壁,以将所述芯轴结构两侧的初始侧墙修整为圆顶且奇偶对称的垂直侧墙;
以所述垂直侧墙为掩膜,刻蚀所述无定形硅层和所述待图形化层,以在所述待图形化层中形成所需图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图形化层为栅极材料层,所述栅极材料层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氧化物层、氮化硅层、控制栅层、栅间介质层、浮栅层和浮栅氧化层,所述待图形化层用于形成NAND快闪存储器的存储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间隔层的材料包括氮化硅,所述芯轴结构包括第二氧化物层和刻蚀停止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刻蚀工艺和第三次刻蚀工艺为干法刻蚀工艺,第二次刻蚀工艺为湿法刻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预设的终点检测策略,确定所述第一次刻蚀工艺的刻蚀剂量,以暴露出所述芯轴结构的顶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丽媛,乔夫龙,康天晨,赵刘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