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材料加工用上下间距进给装置
本技术属于材料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保温材料加工用上下间距进给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保温材料加工时,基本上都是采用人工进行上下料操作,一方面大大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大大降低了其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从而影响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保温材料加工用上下间距进给装置,其结构简单且成本低,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工作稳定可靠,而且自动化实现了料盘的等间距升降操作。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保温材料加工用上下间距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右固定环、升降杆、左固定环、左导柱、浮动接头、左直线轴承、下极限发射传感器、左安装支架、上极限发射传感器、上极限接收传感器、右安装支架、右直线轴承、下极限接收传感器、直线减速器、驱动电机、右导柱、升降板和料盘,所述的驱动电机安装在直线减速器上,所述的直线减速器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的升降杆安装在直线减速器上,所述的左直线轴承安装在机架左侧安装孔里,所述的左导柱安装在左直线轴承上,所述的左固定环安装在左导柱底端,所述的右直线轴承安装在机架右侧安装孔里,所述的右导柱安装在右直线轴承上,所述的右固定环安装在右导柱底端,所述的升降板固定安装在左导柱和右导柱顶端,所述的升降杆顶端通过浮动接头安装在升降板底部,所述的左安装支架和右安装支架固定安装在机架顶面上,所述的下极限发射传感器和上极限发射传感器都固定安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温材料加工用上下间距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右固定环(2)、升降杆(3)、左固定环(4)、左导柱(5)、浮动接头(6)、左直线轴承(7)、下极限发射传感器(8)、左安装支架(9)、上极限发射传感器(10)、上极限接收传感器(11)、右安装支架(12)、右直线轴承(13)、下极限接收传感器(14)、直线减速器(15)、驱动电机(16)、右导柱(17)、升降板(18)和料盘(19),所述的驱动电机(16)安装在直线减速器(15)上,所述的直线减速器(15)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的升降杆(3)安装在直线减速器(15)上,所述的左直线轴承(7)安装在机架(1)左侧安装孔里,所述的左导柱(5)安装在左直线轴承(7)上,所述的左固定环(4)安装在左导柱(5)底端,所述的右直线轴承(13)安装在机架(1)右侧安装孔里,所述的右导柱(17)安装在右直线轴承(13)上,所述的右固定环(2)安装在右导柱(17)底端,所述的升降板(18)固定安装在左导柱(5)和右导柱(17)顶端,所述的升降杆(3)顶端通过浮动接头(6)安装在升降板(18)底部,所述的左安装支架(9)和右安装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材料加工用上下间距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右固定环(2)、升降杆(3)、左固定环(4)、左导柱(5)、浮动接头(6)、左直线轴承(7)、下极限发射传感器(8)、左安装支架(9)、上极限发射传感器(10)、上极限接收传感器(11)、右安装支架(12)、右直线轴承(13)、下极限接收传感器(14)、直线减速器(15)、驱动电机(16)、右导柱(17)、升降板(18)和料盘(19),所述的驱动电机(16)安装在直线减速器(15)上,所述的直线减速器(15)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的升降杆(3)安装在直线减速器(15)上,所述的左直线轴承(7)安装在机架(1)左侧安装孔里,所述的左导柱(5)安装在左直线轴承(7)上,所述的左固定环(4)安装在左导柱(5)底端,所述的右直线轴承(13)安装在机架(1)右侧安装孔里,所述的右导柱(17)安装在右直线轴承(13)上,所述的右固定环(2)安装在右导柱(17)底端,所述的升降板(18)固定安装在左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力平,张志坚,李儒杰,钱约,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聚能复合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