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腿排类产品翻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7898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腿排类产品翻转机构。它包括输送带,在输送带前后两侧均水平设有导轨,在两导轨上分别对称设有固定架,所述各固定架经锁紧件固定在对应一侧的导轨上,在两固定架之间分别活动卡接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在固定架左侧的两导轨上设有托料机构。它结构设计合理,无需人工翻转腿排,即可实现自动翻转处理,操作省时省力,提高了清理的工作效率,节省人工成本,无需手动翻转腿排,即可通过肉眼观察到腿排是否完成清理工序,直观性较强,减少了工作量,同时,也减少了手与腿排的接触次数,大大降低了腿排感染细菌的风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腿排类产品翻转机构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腿排类产品翻转机构。
技术介绍
肉食鸡在分割流水线上经过处理后,其带骨腿排部位会进入后续的输送带,并在输送带上进行淤血的清理工序。传统的清理工序,一般由工作人员手动来完成,在清理过程中,需要频繁的将腿排手动进行翻转,以便于将腿排两侧的淤血清理干净,但这种操作方式,存在弊端:其一,流水线上的腿排都是大批量的,工作人员在清理一面后再翻转,然后清理另一面,十分耽误时间,工作效率低,通常需要配置多名工作人员同时操作,方能完成,而这势必增大了人工成本;其二,清理后的腿排重新放在传送带上,后面的工作人员不易区分腿排底面是否完成清理,直观性较差,额外增加工作量;其三,工作人员手动翻动腿排,势必增加手与腿排的接触次数,增大了腿排感染细菌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腿排类产品翻转机构,它结构设计合理,无需人工翻转腿排,即可实现自动翻转处理,操作省时省力,提高了清理的工作效率,节省人工成本,无需手动翻转腿排,即可通过肉眼观察到腿排是否完成清理工序,直观性较强,减少了工作量,同时,也减少了手与腿排的接触次数,大大降低了腿排感染细菌的风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腿排类产品翻转机构,包括输送带,在输送带前后两侧均水平设有导轨,在两导轨上分别对称设有固定架,所述各固定架经锁紧件固定在对应一侧的导轨上,在两固定架之间分别活动卡接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所述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平行设置,且第一辊轮的高度大于第二辊轮的高度,输送带向左绕过第一辊轮后,从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之间穿过,经第二辊轮后向左绕出,在固定架左侧的两导轨上设有托料机构。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包括活动卡接在导轨上的槽钢,所述槽钢经锁紧件固定在导轨上,在槽钢顶部竖直设有夹持板,所述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的同侧轴端均活动卡接在夹持板上。优选的,在夹持板外侧设有两轴承,所述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的轴端均穿过夹持板活动卡接在对应的轴承上。优选的,所述锁紧件为锁紧螺栓。优选的,所述第一辊轮设置在第二辊轮的左上方。优选的,所述托料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两导轨上的定位架,在两定位架之间水平设有托板,所述托板右侧抵接在第一辊轮上的输送带上。优选的,在导轨上的两定位架上均对称设有滑槽,所述托板通过其两端的滑轴卡接在对应一侧的滑槽内,在定位架外侧的滑轴上均设有螺母。优选的,所述托板为弧形托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无需人工翻转腿排,即可实现自动翻转处理,操作省时省力,提高了清理的工作效率,节省人工成本,无需手动翻转腿排,即可通过肉眼观察到腿排是否完成清理工序,直观性较强,减少了工作量,同时,也减少了手与腿排的接触次数,大大降低了腿排感染细菌的风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件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件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托板、滑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输送带;2、导轨;3、固定架;301、槽钢;302、夹持板;4、锁紧件;5、第一辊轮;6、第二辊轮;7、轴承;8、定位架;9、托板;10、滑槽;11、滑轴;12、螺母。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4中所示,一种腿排类产品翻转机构,包括输送带1,在输送带1前后两侧均水平设有导轨2,在两导轨2上分别对称设有固定架3,所述各固定架3经锁紧件4固定在对应一侧的导轨2上,在两固定架3之间分别活动卡接第一辊轮5与第二辊轮6,所述第一辊轮5与第二辊轮6平行设置,且第一辊轮5的高度大于第二辊轮6的高度,输送带1向左绕过第一辊轮5后,从第一辊轮5与第二辊轮6之间穿过,经第二辊轮6后向左绕出,在固定架3左侧的两导轨2上设有托料机构。优选的,所述固定架3包括活动卡接在导轨2上的槽钢301,所述槽钢301经锁紧件4固定在导轨2上,在槽钢301顶部竖直设有夹持板302,所述第一辊轮5与第二辊轮6的同侧轴端均活动卡接在夹持板302上。优选的,在夹持板302外侧设有两轴承7,所述第一辊轮5与第二辊轮6的轴端均穿过夹持板302活动卡接在对应的轴承7上。提高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减少摩擦力。优选的,所述锁紧件4为锁紧螺栓。优选的,所述第一辊轮5设置在第二辊轮6的左上方。优选的,所述托料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两导轨2上的定位架8,在两定位架8之间水平设有托板9,所述托板9右侧抵接在第一辊轮5上的输送带1上。优选的,在导轨2上的两定位架8上均对称设有滑槽10,所述托板9通过其两端的滑轴11卡接在对应一侧的滑槽10内,在定位架8外侧的滑轴11上均设有螺母12。可以方便工作人员调节托板9的角度,使腿排落入输送带时,一方面起缓冲作用,另一方面,使腿排更轻松的完成翻转。优选的,所述托板9为弧形托板。使腿排落入弧形托板上时,起一定的缓冲作用。本装置在使用前,可以根据腿排的大小,调整托板9的高度,使托板9距离下方输送带的高度,大于腿排的长度,使腿排有充分的下落距离。具体操作,可以通过拧动定位架8两侧的螺母12,使托板9两侧的滑轴11在滑槽10内上下滑动,待高度调节好后,再用螺母12锁紧,使托板9固定位置不变。本装置在使用时,带骨腿排部位依次摆放在输送带1上,并向左移动,由于第一辊轮5设置的高度要高于输送带1的水平位置,故将腿排在移动的过程中进行高度的提升。输送带1穿过第二辊轮6后,恢复水平位置,使腿排在经过第一辊轮5的最高点后,落入托板9上,经过弧形托板的缓冲后,腿排掉入输送带1上,在掉落的过程中实现腿排的翻转,使其实现自动翻转。可以在固定架3右端设有负责清洁的工作人员,然后在固定架3左端设有负责清洁的工作人员,既可以实现清洁腿排两侧淤血的目的,无需人工操作,操作省时省力,提高了清理的工作效率,节省人工成本,可通过肉眼观察到腿排是否完成清理工序,直观性较强,减少了工作量,同时,也减少了手与腿排的接触次数,大大降低了腿排感染细菌的风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腿排类产品翻转机构,包括输送带,其特征在于:在输送带前后两侧均水平设有导轨,在两导轨上分别对称设有固定架,所述各固定架经锁紧件固定在对应一侧的导轨上,在两固定架之间分别活动卡接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所述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平行设置,且第一辊轮的高度大于第二辊轮的高度,输送带向左绕过第一辊轮后,从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之间穿过,经第二辊轮后向左绕出,在固定架左侧的两导轨上设有托料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腿排类产品翻转机构,包括输送带,其特征在于:在输送带前后两侧均水平设有导轨,在两导轨上分别对称设有固定架,所述各固定架经锁紧件固定在对应一侧的导轨上,在两固定架之间分别活动卡接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所述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平行设置,且第一辊轮的高度大于第二辊轮的高度,输送带向左绕过第一辊轮后,从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之间穿过,经第二辊轮后向左绕出,在固定架左侧的两导轨上设有托料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腿排类产品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活动卡接在导轨上的槽钢,所述槽钢经锁紧件固定在导轨上,在槽钢顶部竖直设有夹持板,所述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的同侧轴端均活动卡接在夹持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腿排类产品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夹持板外侧设有两轴承,所述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的轴端均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尊任福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九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