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模机构的仿真分析方法和锁模机构技术

技术编号:2797630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锁模机构的仿真分析方法和锁模机构,其中,仿真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锁模机构的三维模型导入虚拟样机,并读取三维模型的几何信息,删除仿真模型中的对仿真分析没有影响的部分零部件;对仿真模型的其余的各零部件分别进行重新命名,并定义已完成重新命名的各零部件的材料属性,在各零部件之间添加约束条件,再对各零部件中的可相对运动的零部件添加运动速度;运行仿真模型以模拟锁模机构的合模作业,并生成仿真曲线,根据仿真曲线获取对锁模机构的锁模力有影响的数据,并根据数据对锁模机构进行结构优化。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注塑机的合模机构的运动性能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锁模机构的仿真分析方法和锁模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锁模机构的仿真分析方法和锁模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注塑机的合模机构在进行合模作业时,要求确保合模机构的锁模力对模板的变形较小,合模机构的运动较为平稳且冲击小,由于合模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直接影响注塑机的整体的生产性能,以及影响着注塑机的生产效率甚至产品的质量,需要对注塑机的合模机构进行仿真分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模机构的仿真分析方法和锁模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注塑机的合模机构的运动性能较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锁模机构的仿真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锁模机构的三维模型导入虚拟样机,并读取三维模型的几何信息以形成仿真模型,删除仿真模型中的对仿真分析没有影响的部分零部件;对仿真模型的其余的各零部件分别进行重新命名,并定义已完成重新命名的各零部件的材料属性,在各零部件之间添加约束条件,以使各零部件相连接形成装配体,再对各零部件中的可相对运动的零部件添加运动速度,以使仿真模型能够模拟锁模机构的实际运动;运行仿真模型以模拟锁模机构的合模作业,并生成仿真曲线,根据仿真曲线获取对锁模机构的锁模力有影响的数据,并根据数据对锁模机构进行结构优化。进一步地,将锁模机构的三维模型导入虚拟样机包括以下步骤:在三维软件中建立锁模机构的三维模型,并将三维模型以虚拟样机可识别的格式保存,启用虚拟样机中的导入键将三维模型的几何信息导入。进一步地,在各零部件之间添加约束条件包括以下步骤:将仿真模型中的没有相对运动的各零部件之间添加固定副,以及将仿真模型中的可相对运动的各零部件之间添加运动副。进一步地,在可相对运动的各零部件之间添加运动副包括以下步骤:在可相对运动的各零部件中的具有相对转动且以面接触的各零部件之间添加转动副或耦合副;在可相对运动的各零部件中的具有相对转动且以线接触的各零部件之间添加圆柱副。进一步地,在可相对运动的各零部件之间添加运动副还包括以下步骤:在可相对运动的各零部件中的具有相对移动的各零部件之间添加移动副;在可相对运动的各零部件中的具有相对螺旋转动的各零部件之间添加螺旋副。进一步地,在完成对各零部件之间的约束条件的添加之后,以及在对各零部件中的可相对运动的零部件添加运动速度之前,仿真分析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设置转动副的摩擦系数为第一摩擦系数,设置耦合副的摩擦系数为第二摩擦系数,设置圆柱副的摩擦系数为第三摩擦系数,设置移动副的摩擦系数为第四摩擦系数,设置螺旋副的摩擦系数为第五摩擦系数。进一步地,在设置完各运动副的摩擦系数之后,以及在对零部件中的可相对运动的零部件添加运动速度之前,仿真分析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对仿真模型中的各零部件的参数进行预设。进一步地,对仿真模型中的各零部件的参数进行预设包括以下步骤:设置滚珠丝杠的实际导程为第一预设值,设置第一带轮的实际齿数为第二预设值,设置第二带轮的实际齿数为第三预设值,设置锁模机构的传动比为第四预设值。进一步地,对各零部件中的可相对运动的零部件添加运动速度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虚拟样机中的预设函数控制仿真模型中的各运动部件的运行速度,通过改变预设函数以调节各运动部件的运行速度。进一步地,根据参数组对锁模机构进行结构优化包括以下步骤:对锁模机构中的铰链机构中的各杆件的长度进行优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锁模机构,锁模机构为上述的锁模机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注塑装置的锁模机构的仿真分析方法,通过将锁模机构的三维模型导入虚拟样机,同时读取三维模型的几何信息从而在虚拟样机中形成仿真模型,考虑到仿真模型中的部分零部件对仿真模型的仿真运动没有影响,删除仿真模型中的对仿真分析没有影响的部分零部件;对仿真模型的其余的各零部件分别进行重新命名,后续在各零部件之间添加约束条件时便于选取,定义已完成重新命名的各零部件的材料属性,通过选取需要添加约束条件的零部件的重新命名的名字,直接在各零部件之间添加约束条件,从而使得仿真模型具备装配属性,对各零部件中的可相对运动的零部件添加运动速度,从而使得仿真模型具备运动属性,确保仿真模型能够尽可能地与锁模机构的实际运动相接近,从而确保虚拟样机的仿真可靠性,运行仿真模型以进行合模作业,并生成预设曲线,根据预设曲线对锁模机构进行动力学分析,确保通过仿真能够指导后续对锁模机构的结构优化,以提高锁模机构的运动性能,进而提高注塑装置的生产效率,以及确保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锁模机构的仿真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示出了锁模机构的仿真模型的十字头和动模板的位移曲线图;图3示出了锁模机构的动模板与十字头的位移比值的曲线图;图4示出了十字头与动模板的速度曲线图;图5示出了十字头与动模板的加速度曲线图;图6示出了虚拟样机中的接触(Impact)参数设置界面图;图7示出了锁模机构的锁模力负载曲线图;图8示出了动模板上下铰点X轴负载曲线图;图9示出了动模板上下铰点Y轴负载曲线图;图10示出了锁模机构的滚珠丝杠的轴向载荷与锁模力的比值图;图11示出了锁模机构的滚珠丝杠的轴向载荷图;图1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锁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定模板;2、哥林柱;3、前端螺母;4、锁模电机带轮;5、动模板;6、调模板;8、锁模大带轮;9、销轴;10、锁模轴承座;11、十字头;12、锁模电机;13、小连杆;14、锁模丝杠;15、后连杆;16、前连杆;17、模具;18、锁模螺母;19、动模板的上铰点;20、动模板的下铰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注塑机的合模机构的运动性能较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锁模机构的仿真分析方法和锁模机构,其中,锁模机构为上述和下述的锁模机构。如图1所示,锁模机构的仿真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锁模机构的三维模型导入虚拟样机,并读取三维模型的几何信息以形成仿真模型,删除仿真模型中的对仿真分析没有影响的部分零部件;对仿真模型的其余的各零部件分别进行重新命名,并定义已完成重新命名的各零部件的材料属性,在各零部件之间添加约束条件,以使各零部件相连接形成装配体,再对各零部件中的可相对运动的零部件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锁模机构的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将锁模机构的三维模型导入虚拟样机,并读取所述三维模型的几何信息以形成仿真模型,删除所述仿真模型中的对仿真分析没有影响的部分零部件;/n对所述仿真模型的其余的各零部件分别进行重新命名,并定义已完成重新命名的各零部件的材料属性,在各零部件之间添加约束条件,以使各所述零部件相连接形成装配体,再对各所述零部件中的可相对运动的零部件添加运动速度,以使所述仿真模型能够模拟所述锁模机构的实际运动;/n运行所述仿真模型以模拟所述锁模机构的合模作业,并生成仿真曲线,根据所述仿真曲线获取对所述锁模机构的锁模力有影响的数据,并根据数据对所述锁模机构进行结构优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锁模机构的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锁模机构的三维模型导入虚拟样机,并读取所述三维模型的几何信息以形成仿真模型,删除所述仿真模型中的对仿真分析没有影响的部分零部件;
对所述仿真模型的其余的各零部件分别进行重新命名,并定义已完成重新命名的各零部件的材料属性,在各零部件之间添加约束条件,以使各所述零部件相连接形成装配体,再对各所述零部件中的可相对运动的零部件添加运动速度,以使所述仿真模型能够模拟所述锁模机构的实际运动;
运行所述仿真模型以模拟所述锁模机构的合模作业,并生成仿真曲线,根据所述仿真曲线获取对所述锁模机构的锁模力有影响的数据,并根据数据对所述锁模机构进行结构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锁模机构的三维模型导入虚拟样机包括以下步骤:
在三维软件中建立所述锁模机构的三维模型,并将所述三维模型以所述虚拟样机可识别的格式保存,启用所述虚拟样机中的导入键将所述三维模型的几何信息导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各零部件之间添加约束条件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仿真模型中的没有相对运动的各零部件之间添加固定副,以及将所述仿真模型中的可相对运动的各零部件之间添加运动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可相对运动的各所述零部件之间添加运动副包括以下步骤:
在可相对运动的各所述零部件中的具有相对转动且以面接触的各零部件之间添加转动副或耦合副;
在可相对运动的各所述零部件中的具有相对转动且以线接触的各零部件之间添加圆柱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可相对运动的各所述零部件之间添加运动副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可相对运动的各所述零部件中的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萌宋佳庆莫玉麟赵永政卢全武黎秀郁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