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车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动车。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动车通过骑行者的手对车辆进行加速或减速等操作,经长时间骑行,手腕或手指容易出现酸痛感,并且由于此种操纵方式占用了人体的双手,遇到突发交通状况时,难以在短时间内转移注意力,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人机交互电动车不再需要人手控制,而是通过使用者的姿态对车辆进行加速或减速等操作,逐渐成为一种新的代步工具,广受用户喜爱。相关技术中的人机交互电动车一般分为两种,一种为独轮车,另一种为具有并排设置在人体两侧的两个车轮的双轮车。独轮车存在学习门槛较高的问题,当使用者平衡掌握不好的情况下,很容易从车上摔下,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并排设置双轮的双轮车遇到坑、坎等不平路面时,人也容易从车上摔下,而位于人体两侧的车轮导致使用者无法及时将双脚踩至地面以保持平衡,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另外,在相关技术中,姿态传感器和主控板集成在一起,安装在踏板上,姿态传感器和主控板的总体体积较大,为了避免主控板与车身发生干涉,需要预留出较大的活动空间,从而导致空间利用率低;如果将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n车架;/n轮组,所述轮组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所述轮组包括沿所述电动车的行进方向相间隔地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至少两个车轮;所述至少两个车轮中包括至少一个主动车轮;/n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车轮转动,所述第一电机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n姿态传感器,用于检测人体姿态变化;所述定子组件上具有用于安装所述姿态传感器的安装空间,以使所述姿态传感器固定设置在所述定子组件上;/n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姿态传感器和所述第一电机均电连接,以根据所述姿态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一电机的运行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
轮组,所述轮组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所述轮组包括沿所述电动车的行进方向相间隔地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至少两个车轮;所述至少两个车轮中包括至少一个主动车轮;
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车轮转动,所述第一电机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
姿态传感器,用于检测人体姿态变化;所述定子组件上具有用于安装所述姿态传感器的安装空间,以使所述姿态传感器固定设置在所述定子组件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姿态传感器和所述第一电机均电连接,以根据所述姿态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一电机的运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姿态传感器与所述定子组件粘接;或者
所述电动车还包括壳体,所述姿态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与所述定子组件粘接,所述壳体具有供所述姿态传感器的导线穿出的过线孔;或者
所述电动车还包括壳体和第一连接件,所述姿态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具有供所述姿态传感器的导线穿出的过线孔,所述定子组件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设在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还包括:
脚踏装置,所述脚踏装置包括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两侧的两组踏板组件以及连接在两组所述踏板组件之间的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用于使两组所述踏板组件同步转动至折叠位置或打开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还包括:
安装轴,所述支架通过所述安装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车架上;
力反馈机构,所述力反馈机构连接在所述定子组件的定子轴和所述安装轴之间,以使所述定子轴和所述安装轴均沿顺时针同步转动或均沿逆时针同步转动;当所述脚踏装置在人体的控制下相对于所述车架转动时,所述安装轴通过所述力反馈机构带动所述定子轴转动,所述姿态传感器根据所述定子轴的转动情况检测人体姿态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力反馈机构包括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安装轴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与所述定子轴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传动连接,以使所述定子轴和所述安装轴同步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为第一曲柄,所述第二传动件为第二曲柄,所述第一曲柄和所述第二曲柄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曲柄和所述第二曲柄同步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杆,所述第一曲柄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轴连接,所述第二曲柄的第一端与所述定子轴连接,所述连杆连接在所述第一曲柄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曲柄的第二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螺母、第二螺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炫煜,韦活成,王灿,陈可,
申请(专利权)人: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