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类数据可视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7577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类数据可视化方法,包括:基于词向量技术获取内容初始坐标;根据内容初始坐标计算并调整分类的坐标,生成类位置坐标;利用类位置及其内容所确定的区域,调整内容在分类内的坐标并确定;根据确定的内容坐标,生成相应的类的多边形表示,即生成分类边界,并依次由子类边界合成父类边界,直至合成整个分类数据的边界;将分类和内容按缩放需要计算相应的分类和标题缩放区间,并将数据内容分层,分配相应的缩放层级;将数据导入支持空间索引的数据库中,配合地图服务即可在前端以地图的交互方式可视化分类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类数据可视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字出版
,尤其涉及一种分类数据可视化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文献检索通常是首先输入要检索的关键词,再进行检索。随着知识的爆炸式增长,各种新的概念层出不穷,有时候人们无法准确描述需要检索的内容。另一方面,有时候人们只是想了解所关心领域当前的热门概念,或者只是想随意浏览下所关心领域的相关知识。此外,有时候人们可能期望找到更多的知识隐含的关联关系,以期望实现知识创新。以上需求都要求有一种简单直观的交互方式为用户展示所感兴趣的领域知识以及知识之间的关联关系,辅助用户快速获取信息,甚至是揭示隐含的知识。知识通常以分类的形式进行组织,而分类通常具有层次结构,例如领域词表中的上下位关系,领域本体中的子类关系,中图分类法中的按学科领域的划分等。可视化采用不同的视觉符号来表示不同类型的关系,这决定了层次数据可视化的两种主要方法。节点链接法:将单个个体绘制成一个节点,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个体之间的层次关系。代表技术有空间树,锥形树等。这种方法直观清晰,特别擅长于表示承接的层次关系。但是,当个体数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类数据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A基于词向量技术获取内容初始坐标;/nB根据内容初始坐标计算并调整分类的坐标,生成类位置坐标;/nC利用类位置及其内容所确定的区域,调整内容在分类内的坐标并确定;/nD根据确定的内容坐标,生成相应的类的多边形表示,即生成分类边界,并依次由子类边界合成父类边界,直至合成整个分类数据的边界;/nE将分类和内容按缩放需要计算相应的分类和标题缩放区间,并将数据内容分层,分配相应的缩放层级;/nF将数据导入支持空间索引的数据库中,配合地图服务即可在前端以地图的交互方式可视化分类数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类数据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基于词向量技术获取内容初始坐标;
B根据内容初始坐标计算并调整分类的坐标,生成类位置坐标;
C利用类位置及其内容所确定的区域,调整内容在分类内的坐标并确定;
D根据确定的内容坐标,生成相应的类的多边形表示,即生成分类边界,并依次由子类边界合成父类边界,直至合成整个分类数据的边界;
E将分类和内容按缩放需要计算相应的分类和标题缩放区间,并将数据内容分层,分配相应的缩放层级;
F将数据导入支持空间索引的数据库中,配合地图服务即可在前端以地图的交互方式可视化分类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类数据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利用词向量技术生成,并通过降维技术将词向量降到二维,避免降维后的二维坐标离群或者两个坐标过近,因此对坐标进行一次调整,该调整通过计算所涉及的所有坐标的中心点,利用物理引擎,通过力的作用进行扩散及聚合,最终得到的坐标即为内容初始坐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类数据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生成的类位置坐标具体包括:类位置由类中内容的位置决定,因此用内容的中心位置表征类的中心位置,以类中内容确定类的范围半径;对类位置进行调整,利用物理引擎,将分类看作运动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经过扩散及聚合,最终达到足够稳定的状态,得到类位置坐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卜张振海陈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