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移载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75587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玻璃移载小车,包括:车体,包括底座、扶手架及背板;背板靠近底座的一面上间隔连接有多个凸起部,凸起部用于抵接玻璃,凸起部与玻璃之间呈点接触;底座的顶面还安装有垫片,垫片夹设于底座与玻璃之间;及捆绑组件;所述捆绑组件包括相互匹配的母扣与公扣、连接所述母扣的第一绑带、及连接所述公扣的第二绑带;所述第一绑带远离所述母扣的一端连接所述扶手架的一侧,所述第二绑带远离所述公扣的一端连接所述扶手架的另一侧。上述玻璃移载小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玻璃放置于底座与背板之间,凸起部与玻璃之间形成点接触,再利用捆绑组件将玻璃束缚住,方便对玻璃进行转载,保证玻璃的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璃移载小车
本技术涉及玻璃产生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玻璃移载小车。
技术介绍
目前,玻璃是一种透明的固体物质,在熔融时形成连续网络结构,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而不结晶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玻璃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众所周知,普通玻璃是特别易碎的物质,稍有不慎,就会破碎,同时玻璃的硬度也很强,边角锋利,生产制造时,也和容易误伤工作人员,玻璃生产企业在制造玻璃时,一般都是人工搬运,效率极低,又或者使用推车等运输工具搬运,但是推车设计并不合理,使用起来还是比较麻烦,需要将玻璃直接堆叠在推车的承载面上,但是当玻璃堆叠过多时候,很容易将底部玻璃压碎,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玻璃移载小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地对玻璃进行转载,保证玻璃的成品质量。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璃移载小车,包括:车体,包括底座、连接于所述底座一端的扶手架、及安装于所述扶手架靠近所述底座的一面上的背板;所述背板靠近所述底座的一面上间隔连接有多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用于抵接玻璃,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玻璃之间呈点接触;所述底座的顶面还安装有垫片,所述垫片夹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玻璃之间;及连接所述车体的捆绑组件;所述捆绑组件包括相互匹配的母扣与公扣、连接所述母扣的第一绑带、及连接所述公扣的第二绑带;所述第一绑带远离所述母扣的一端连接所述扶手架的一侧,所述第二绑带远离所述公扣的一端连接所述扶手架的另一侧。上述玻璃移载小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玻璃放置于底座与背板之间,凸起部与玻璃之间形成点接触,再利用捆绑组件将玻璃束缚住,方便对玻璃进行转载,保证玻璃的成品质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顶面与水平面呈倾斜设置,所述底座的顶面与所述背板靠近所述底座的一面相互垂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顶面上远离所述背板的一端凸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抵接所述玻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体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底座相对两侧的挡板、及安装于所述底座底面相对四角处的滑轮;所述限位部连接于所述挡板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扶手架背向所述背板的一面上还连接有置物盒。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扶手架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有转接板;所述扶手架一侧的所述转接板连接所述第一绑带,所述扶手架另一侧的所述转接板连接所述第二绑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为硅胶材质或橡胶材质制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玻璃移载小车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玻璃移载小车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玻璃移载小车的应用示意图。附图标注说明:10-车体,11-底座,12-挡板,13-扶手架,14-背板,15-滑轮,16-限位部,17-凸起部,18-置物盒,19-转接板;20-捆绑组件,21-母扣,22-公扣,23-第一绑带,24-第二绑带。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玻璃移载小车,包括车体10、及连接车体10的捆绑组件20。所述车体10包括底座11、连接于底座11相对两侧的挡板12、连接于底座11一端的扶手架13、安装于扶手架13靠近底座11的一面上的背板14、及安装于底座11底面相对四角处的滑轮15。其中,底座11的顶面用于承载玻璃,背板14靠近底座11的一面用于抵接玻璃。底座11的顶面与水平面呈倾斜设置,底座11的顶面与背板14靠近底座11的一面相互垂直。底座11顶面上远离背板14的一端凸设有限位部16,限位部16连接于挡板12之间,限位部16用于抵接玻璃,以防止玻璃发生滑动而脱离底座11。进一步地,底座11的顶面还贴设有垫片(图未示),垫片的硬度小于玻璃的硬度,比如,垫片可以是橡胶垫片、硅胶垫片、塑料垫片或者瓦楞纸垫片,垫片夹设于底座11与玻璃之间,具有良好的缓冲作用,避免玻璃与底座11之间发生刚性碰撞,以保护玻璃的边缘整齐良好。在本实施例中,背板14靠近底座11的一面上均匀间隔连接有多个凸起部17,凸起部17用于抵接玻璃,凸起部17与玻璃之间呈点接触,避免背板14与玻璃之间直接贴合过密而产生吸附现象,方便玻璃的卸载,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缓冲减震作用,避免玻璃与背板14发生刚性碰撞。在本实施例中,凸起部17大致呈半球状设置或者圆台状设置,凸起部17为硅胶或橡胶等柔性材质制成,可防止凸起部17对玻璃的表面造成擦花。扶手架13背向背板14的一面上还连接有置物盒18,置物盒18用于盛放物料卡、签字笔或者笔记本等。扶手架13的相对两侧还分别连接有转接板19,转接板19用于连接捆绑组件20。所述捆绑组件20包括相互匹配的母扣21与公扣22、连接母扣21的第一绑带23、及连接公扣22的第二绑带24。其中,第一绑带23远离母扣21的一端用于连接扶手架13一侧的转接板19,第二绑带24远离公扣22的一端用于连接扶手架13另一侧的转接板19。使用时,如图3所示,将玻璃竖放于底座11上,然后将母扣21与公扣22匹配扣合,拉紧第二绑带24,以将玻璃紧紧地束缚住,方便后续进行移载。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绑带23与第二绑带24均采用涤纶纤维材质扁平织带组合而成,与玻璃之间的受力点分散、柔软,不会伤害玻璃的外观。可以理解地,在其它的实施例中,第一绑带23与第二绑带24还可以是弹性带,能自动适应多个玻璃叠放的厚度,以将玻璃紧紧地束缚住。上述玻璃移载小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玻璃放置于底座11与背板14之间,凸起部17与玻璃之间形成点接触,再利用捆绑组件20将玻璃束缚住,方便对玻璃进行转载,保证玻璃的成品质量。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移载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n车体,包括底座、连接于所述底座一端的扶手架、及安装于所述扶手架靠近所述底座的一面上的背板;所述背板靠近所述底座的一面上间隔连接有多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用于抵接玻璃,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玻璃之间呈点接触;所述底座的顶面还安装有垫片,所述垫片夹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玻璃之间;及/n连接所述车体的捆绑组件;所述捆绑组件包括相互匹配的母扣与公扣、连接所述母扣的第一绑带、及连接所述公扣的第二绑带;所述第一绑带远离所述母扣的一端连接所述扶手架的一侧,所述第二绑带远离所述公扣的一端连接所述扶手架的另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移载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包括底座、连接于所述底座一端的扶手架、及安装于所述扶手架靠近所述底座的一面上的背板;所述背板靠近所述底座的一面上间隔连接有多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用于抵接玻璃,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玻璃之间呈点接触;所述底座的顶面还安装有垫片,所述垫片夹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玻璃之间;及
连接所述车体的捆绑组件;所述捆绑组件包括相互匹配的母扣与公扣、连接所述母扣的第一绑带、及连接所述公扣的第二绑带;所述第一绑带远离所述母扣的一端连接所述扶手架的一侧,所述第二绑带远离所述公扣的一端连接所述扶手架的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移载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顶面与水平面呈倾斜设置,所述底座的顶面与所述背板靠近所述底座的一面相互垂直。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海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奇声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