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型岔枕转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7538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岔枕转辙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快速型岔枕转辙机,包括岔枕,所述岔枕内设置有动力单元、转换表示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动力单元通过油路管道与转换表示单元相连接,所述油路管道上设置有控制单元;所述动力单元包括电机M、油泵B、单向阀和储能器,所述电机M与油泵B相连接,所述油泵B通过油路管道分别与转换表示单元、储能器相连接,所述储能器通过油路管道与电机M相连接,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油路管道的主干路上。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快速型岔枕转辙机,消除了因设备影响作业员人身安全和克服铁路编组场驼峰线路快速转辙机维护工作量大、故障率偏高、使用寿命较短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型岔枕转辙机
本技术涉及岔枕转辙机
,特别是一种快速型岔枕转辙机。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铁路编组场驼峰线路上普遍使用的ZK3、ZK4型电空快速转辙机(自动化编组场)和ZD7型电动快速转辙机(小能力驼峰场),存在使用寿命指标短,故障率高,维护工作量大的特点。ZK3、ZK4型电动空气快速转辙机以压缩空气为动力,采用换向阀改变气缸运动方向,实现转换道岔尖轨之目的,在规定的0.6s时间内转换完成载荷1500N或2500N、152mm行程的工况下,由于空气的压缩比较大,尖轨与基本轨密贴时形成的冲击力是载荷的两倍以上,对道岔结构造成严重影响,不断劣化的道岔结构又影响转换设备负载和安装装置的可靠性,故障率高、寿命短、维护工作量大;需要建空气动力机房,铺设空气管路,工程造价高,维护成本高。ZD7型电动快速转辙机采用直流电机作动力,在规定的0.8s时间内转换完成载荷1500N或2500N、152mm行程的工况下,由于存在较大的冲击惯量,结构中的机械件磨损快、寿命短,而且电源瞬时功率大,同样存在故障率高、寿命短、维护工作量大的问题。编组场峰顶的岔区是摘钩作业人员的通道,由于线路旁边安装了道岔转换设备,给摘钩作业员带去了人身安全隐患,编组场峰顶作业区经常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保护作业员人身安全且维护工作量小、使用寿命长的快速转辙机。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快速型岔枕转辙机,包括岔枕,所述岔枕内设置有动力单元、转换表示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动力单元通过油路管道与转换表示单元相连接,所述油路管道上设置有控制单元;所述动力单元包括电机M、油泵B、单向阀和储能器,所述电机M与油泵B相连接,所述油泵B通过油路管道分别与转换表示单元、储能器相连接,所述储能器通过油路管道与电机M相连接,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油路管道的主干路上。优选的,所述转换表示单元包括油缸、活塞杆和接点组,所述活塞杆设置在油缸内,所述接点组设置在活塞杆的行程上,所述油缸通过油路管道分别与油泵B、油池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锁闭阀,所述锁闭阀设置在活塞杆的上端,所述锁闭阀通过油路管道与储能器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换向阀,所述换向阀设置在油缸与油泵B、油池之间的油路管道上。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压力继电器和安全阀,所述压力继电器和安全阀设置在储能器与电机M的油路管道上。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的快速型岔枕转辙机,消除了因设备影响作业员人身安全和克服铁路编组场驼峰线路快速转辙机维护工作量大、故障率偏高、使用寿命较短的缺陷。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快速型岔枕转辙机的液压系统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快速型岔枕转辙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快速型岔枕转辙机的安装示意图。图中:1为单向阀,2为储能器,3为换向阀,4为油缸,5为活塞杆,6为锁闭阀,7为安全阀,8为压力继电器,9为油池,10为接点组,11为岔枕,12为控制单元,13为尖轨,15为快速型岔枕转辙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快速型岔枕转辙机15,包括岔枕11,所述岔枕11内部安装的全部转换设备,所述转换设备包括动力单元、转换表示单元和控制单元12,所述岔枕11伸出的杆件与道岔尖轨13连接。所述动力单元通过油路管道与转换表示单元相连接,所述油路管道上设置有控制单元12。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控制单元12包括压力继电器8和安全阀7,所述压力继电器8和安全阀7设置在储能器2与电机M的油路管道上。所述动力单元包括电机M、油泵B、单向阀1和储能器2,所述电机M与油泵B相连接,所述油泵B通过油路管道分别与转换表示单元、储能器2相连接,所述储能器2通过油路管道与电机M相连接,所述单向阀1设置在油路管道的主干路上。所述电机M驱动油泵B经单向阀1向储能器2输送压力油,当达到设定的压力值时,压力继电器8切断电机M的动作电源,油泵B停止向储能器2供油,单向阀1阻止储能器2内的压力油流回油池9,安全阀7设定系统压力值。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控制单元12还包括换向阀3,所述换向阀3设置在油缸4与油泵B、油池9之间的油路管道上。这样通过改变换向阀3出油口的方向,即可改变油缸4中活塞杆5的运动方向,油缸4低压侧的油在活塞杆5的动作下被压回到油池9内,活塞杆5连接道岔尖轨一起完成转换动作。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转换表示单元包括油缸4、活塞杆5和接点组10,所述活塞杆5设置在油缸4内,所述接点组10设置在活塞杆5的行程上,所述油缸4通过油路管道分别与油泵B、油池9相连接。所述控制单元12包括锁闭阀6,所述锁闭阀6设置在活塞杆5的上端,所述锁闭阀6通过油路管道与储能器2相连接。所述活塞杆5完成规定的动程后接通表示接点组内的电气接点,反映道岔尖轨与基本轨的位置;当油压力低于设定值时,压力继电器8接通电机M的动作电路,给储能器2补充压力油;如果压力继电器8不能接通电机M工作电路,或不能给储能器2补充压力油时,则锁闭阀6将活塞杆锁在原来的位置。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可以对本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而不背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实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型岔枕转辙机,包括岔枕(11),其特征在于:所述岔枕(11)内设置有动力单元、转换表示单元和控制单元(12),所述动力单元通过油路管道与转换表示单元相连接,所述油路管道上设置有控制单元(12);所述动力单元包括电机M、油泵B、单向阀(1)和储能器(2),所述电机M与油泵B相连接,所述油泵B通过油路管道分别与转换表示单元、储能器(2)相连接,所述储能器(2)通过油路管道与电机M相连接,所述单向阀(1)设置在油路管道的主干路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型岔枕转辙机,包括岔枕(11),其特征在于:所述岔枕(11)内设置有动力单元、转换表示单元和控制单元(12),所述动力单元通过油路管道与转换表示单元相连接,所述油路管道上设置有控制单元(12);所述动力单元包括电机M、油泵B、单向阀(1)和储能器(2),所述电机M与油泵B相连接,所述油泵B通过油路管道分别与转换表示单元、储能器(2)相连接,所述储能器(2)通过油路管道与电机M相连接,所述单向阀(1)设置在油路管道的主干路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型岔枕转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表示单元包括油缸(4)、活塞杆(5)和接点组(10),所述活塞杆(5)设置在油缸(4)内,所述接点组(10)设置在活塞杆(5)的行程上,所述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良元彭艳龙李伟赵赛云宋跃进赵鸿滨赵军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兴力德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