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震车用新能源电路板的安装结构,它包括底板(1)、分别固设于底板(1)左右端部的左立板(2)和右立板(3),两个立板的内端面上均设置有水平减震机构,水平减震机构包括棱柱(4)、水平弹簧(5)和楔形块(6),棱柱(4)水平设置且其一端焊接于立板的内端面上,楔形块(6)一侧面开设有锥形槽(7),楔形块(6)的另一侧开设有与棱柱(4)相配合的盲槽(8),楔形块(6)经盲槽(8)滑动配合在棱柱(4)上,水平弹簧(5)套设于棱柱(4)上,水平弹簧(5)的一端焊接于立板的内端面上,另一端焊接于楔形块(6)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方便维修新能源电路板、减震效果好、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震车用新能源电路板的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电路板安装的
,特别是一种防震车用新能源电路板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新能源电路板是新能源汽车电器部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新能源电路板为铜基电路板,新能源电路板包括铜板和线路层,线路层设置于铜板的顶表面上,线路层用于控制汽车中控台仪表。新能源电路板通过螺钉安装到底板上,底板焊接或可拆卸的连接在汽车的电路盒中,从而实现新能源电路板的安装。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老化,且由于新能源汽车在实际行驶过程中频繁出现大幅度的颠簸,颠簸产生的震动导致铜板与底板之间的连接螺钉松动,进而造成新能源电路板脱落,不仅增加了后期维修费用,而且还产生了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种问题,人们在铜板与底板之间安装缓冲垫,缓冲垫虽然能够吸收新能源汽车的震动,但是缓冲垫受潮后容易腐蚀,达不到很好的减震效果。此外,当要维修新能源电路板时,需要拆卸掉底板与铜板之间的螺钉,而螺钉的数量又非常多,拆卸非常麻烦,因此亟需一种方便维修新能源电路板、减震效果好、安全可靠的新能源电路板的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方便维修新能源电路板、减震效果好、安全可靠防震车用新能源电路板的安装结构。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震车用新能源电路板的安装结构,它包括底板、分别固设于底板左右端部的左立板和右立板,两个立板的内端面上均设置有水平减震机构,水平减震机构包括棱柱、水平弹簧和楔形块,棱柱水平设置且其一端焊接于立板的内端面上,楔形块一侧面开设有锥形槽,楔形块的另一侧开设有与棱柱相配合的盲槽,楔形块经盲槽滑动配合在棱柱上,水平弹簧套设于棱柱上,水平弹簧的一端焊接于立板的内端面上,另一端焊接于楔形块上,两个水平减震机构的锥形槽左右相对立设置,两个锥形槽之间设置有锥形筒,锥形筒的锥面与锥形槽相配合,在水平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锥形筒抵压于两个楔形块之间,锥形筒的顶部开设有台阶槽,台阶槽的台肩上放置有新能源电路板,新能源电路板向上延伸于台阶槽的外部;两个立板的内端面上均设置有垂向减震机构,垂向减震机构设置于水平减震机构的上方,垂向减震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杆和垂向弹簧,固定板焊接于立板的内端面上,固定杆焊接于固定板的底部,固定杆上套设有垂向弹簧,垂向减震机构之间设置有基板,基板的边缘上开设有与固定杆相对应的导向孔,基板经导向孔套设于固定杆上,所述垂向弹簧的一端焊接于固定板上,另一端焊接于基板上,在垂向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基板抵压于新能源电路板的顶表面上。所述棱柱为四棱柱或六棱柱。所述台阶槽的长度等于或大于新能源电路板的长度,台阶槽宽度等于或大于新能源电路板的宽度。所述基板平行于底板设置。两个水平减震机构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基板的顶表面上焊接有散热齿。两个立板的内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垂向减震机构,垂向减震机构纵向设置。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方便维修新能源电路板、减震效果好、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去掉新能源电路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去掉锥形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锥形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图6为图1的A-A剖视图;图7为楔形块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8所示,一种防震车用新能源电路板的安装结构,它包括底板1、分别固设于底板1左右端部的左立板2和右立板3,两个立板的内端面上均设置有水平减震机构,水平减震机构包括棱柱4、水平弹簧5和楔形块6,棱柱4水平设置且其一端焊接于立板的内端面上,楔形块6一侧面开设有锥形槽7,楔形块6的另一侧开设有与棱柱4相配合的盲槽8,楔形块6经盲槽8滑动配合在棱柱4上,水平弹簧5套设于棱柱4上,水平弹簧5的一端焊接于立板的内端面上,另一端焊接于楔形块6上,两个水平减震机构的锥形槽7左右相对立设置,两个水平减震机构左右对称设置,两个锥形槽7之间设置有锥形筒9,锥形筒9的锥面与锥形槽7相配合,在水平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锥形筒9抵压于两个楔形块6之间,锥形筒9的顶部开设有台阶槽10,台阶槽10的台肩上放置有新能源电路板11,新能源电路板11向上延伸于台阶槽10的外部;两个立板的内端面上均设置有垂向减震机构,垂向减震机构设置于水平减震机构的上方,垂向减震机构包括固定板12、固定杆13和垂向弹簧14,固定板12焊接于立板的内端面上,固定杆13焊接于固定板12的底部,固定杆13上套设有垂向弹簧14,垂向减震机构之间设置有基板15,基板15的边缘上开设有与固定杆13相对应的导向孔,基板15经导向孔套设于固定杆13上,所述垂向弹簧14的一端焊接于固定板12上,另一端焊接于基板15上,在垂向弹簧14的弹力作用下基板15抵压于新能源电路板11的顶表面上。所述棱柱4为四棱柱或六棱柱。所述台阶槽10的长度等于或大于新能源电路板11的长度,台阶槽10宽度等于或大于新能源电路板11的宽度。所述基板15平行于底板1设置。所述基板15的顶表面上焊接有散热齿16。两个立板的内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垂向减震机构,垂向减震机构纵向设置。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工作人员将底板1焊接或可拆卸的连接在新能源汽车的电路盒中,从而实现了新能源电路板的安装,由于新能源电路板11在垂向弹簧14的弹力作用下抵压在台阶槽10的台肩与基板15之间,因此防止了新能源电路板11松动;当新能源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颠簸时,震动先传递到底板1上,再由立板传递给水平弹簧5和垂向弹簧14,水平弹簧5和垂向弹簧14吸收震动,从而保证到达新能源电路板上的震动非常小,达到了很好的减震效果,避免了长期颠簸产生的震动使电路板从底板上脱落下来,从而降低了后期维修费用。此外,当要对新能源电路板进行维修时,维修人员只需向上抬起基板15,基板15与新能源电路板11分离,此时即可将电路板从台阶槽10内取出,因此相比传统的安装结构,无需拆卸掉数个底板与电路板之间的螺钉,从而缩短了拆卸时间,进而极大的提高了新能源电路板的维修效率。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震车用新能源电路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板(1)、分别固设于底板(1)左右端部的左立板(2)和右立板(3),两个立板的内端面上均设置有水平减震机构,水平减震机构包括棱柱(4)、水平弹簧(5)和楔形块(6),棱柱(4)水平设置且其一端焊接于立板的内端面上,楔形块(6)一侧面开设有锥形槽(7),楔形块(6)的另一侧开设有与棱柱(4)相配合的盲槽(8),楔形块(6)经盲槽(8)滑动配合在棱柱(4)上,水平弹簧(5)套设于棱柱(4)上,水平弹簧(5)的一端焊接于立板的内端面上,另一端焊接于楔形块(6)上,两个水平减震机构的锥形槽(7)左右相对立设置,两个锥形槽(7)之间设置有锥形筒(9),锥形筒(9)的锥面与锥形槽(7)相配合,在水平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锥形筒(9)抵压于两个楔形块(6)之间,锥形筒(9)的顶部开设有台阶槽(10),台阶槽(10)的台肩上放置有新能源电路板(11),新能源电路板(11)向上延伸于台阶槽(10)的外部;两个立板的内端面上均设置有垂向减震机构,垂向减震机构设置于水平减震机构的上方,垂向减震机构包括固定板(12)、固定杆(13)和垂向弹簧(14),固定板(12)焊接于立板的内端面上,固定杆(13)焊接于固定板(12)的底部,固定杆(13)上套设有垂向弹簧(14),垂向减震机构之间设置有基板(15),基板(15)的边缘上开设有与固定杆(13)相对应的导向孔,基板(15)经导向孔套设于固定杆(13)上,所述垂向弹簧(14)的一端焊接于固定板(12)上,另一端焊接于基板(15)上,在垂向弹簧(14)的弹力作用下基板(15)抵压于新能源电路板(11)的顶表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震车用新能源电路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板(1)、分别固设于底板(1)左右端部的左立板(2)和右立板(3),两个立板的内端面上均设置有水平减震机构,水平减震机构包括棱柱(4)、水平弹簧(5)和楔形块(6),棱柱(4)水平设置且其一端焊接于立板的内端面上,楔形块(6)一侧面开设有锥形槽(7),楔形块(6)的另一侧开设有与棱柱(4)相配合的盲槽(8),楔形块(6)经盲槽(8)滑动配合在棱柱(4)上,水平弹簧(5)套设于棱柱(4)上,水平弹簧(5)的一端焊接于立板的内端面上,另一端焊接于楔形块(6)上,两个水平减震机构的锥形槽(7)左右相对立设置,两个锥形槽(7)之间设置有锥形筒(9),锥形筒(9)的锥面与锥形槽(7)相配合,在水平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锥形筒(9)抵压于两个楔形块(6)之间,锥形筒(9)的顶部开设有台阶槽(10),台阶槽(10)的台肩上放置有新能源电路板(11),新能源电路板(11)向上延伸于台阶槽(10)的外部;两个立板的内端面上均设置有垂向减震机构,垂向减震机构设置于水平减震机构的上方,垂向减震机构包括固定板(12)、固定杆(13)和垂向弹簧(14),固定板(12)焊接于立板的内端面上,固定杆(13)焊接于固定板(12)的底部,固定杆(13)上套设有垂向弹簧(14),垂向减震机构之间设置有基板(15),基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睿杰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