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冲防撞车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7445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门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缓冲防撞车门,包括车门本体,所述车门本体可分为车门外侧板和车门内侧板,所述车门外侧板与车门内侧板之间设有防撞梁,所述防撞梁两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支架左侧并位于固定槽的左侧固定设有受力板,所述受力板靠近固定槽的一侧上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右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且位于受力板右侧固定设有梯形缓冲板,所述梯形缓冲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表面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缓冲防撞能力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冲防撞车门
本技术涉及车门加工
,具体是一种缓冲防撞车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汽车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现有的汽车多种多样,但在安全性能上尚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说车门部分,现在汽车的车门大多为刚性材料制成,当两车发生侧撞时,由于缺少缓冲装置,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侧门防撞梁(杆),也叫车门防撞梁(杆),是指在车门内部结构中加上横梁(从外面并看不到),用以加强车辆侧面的结构,进而提高侧面撞击时的防撞抵抗力,以提升侧面的安全,基于侧面撞击的概率,车门防撞梁一般是通过支架固定在车门内。现有技术中的车门防撞梁支架一般利用支架与防撞梁来缓冲应对发生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这种方式较为简单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受到撞击时支架与横梁各个部位受力不一样,容易贯穿车门进入到车内,对乘客造成二次伤害,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缓冲防撞车门,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冲防撞车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冲防撞车门,包括车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本体(1)可分为车门外侧板(2)和车门内侧板(3),所述车门外侧板(2)与车门内侧板(3)之间设有防撞梁(4),所述防撞梁(4)两端固定连接有支架(5),所述支架(5)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6),所述支架(5)左侧并位于固定槽(6)的左侧固定设有受力板(7),所述受力板(7)靠近固定槽(6)的一侧上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右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8),两个所述固定块且位于受力板(7)右侧固定设有梯形缓冲板(9),所述梯形缓冲板(9)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表面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11),所述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冲防撞车门,包括车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本体(1)可分为车门外侧板(2)和车门内侧板(3),所述车门外侧板(2)与车门内侧板(3)之间设有防撞梁(4),所述防撞梁(4)两端固定连接有支架(5),所述支架(5)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6),所述支架(5)左侧并位于固定槽(6)的左侧固定设有受力板(7),所述受力板(7)靠近固定槽(6)的一侧上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右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8),两个所述固定块且位于受力板(7)右侧固定设有梯形缓冲板(9),所述梯形缓冲板(9)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表面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11),所述连接杆(10)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安装在固定槽(6)内且连接板(12)左端的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13),两个所述第一连杆(13)的左端均固定设有缓冲块(14),所述连接板(12)右端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15),所述支架(5)且位于固定槽(6)右端开设有两个缓冲槽(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防撞车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缓冲槽(16)内固定设有滑块(17),所述滑块(17)一端均与第二连杆(15)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槽(16)内表面光滑且滑块(17)与缓冲槽(16)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块(17)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18),所述第二缓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旭健孙建新杨耀辉侯春民刘俊廷徐东善金福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凌云东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