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运载器主动段的高效减载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运载器主动段减载姿态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运载器主动段的高效减载方法。
技术介绍
姿态控制系统根据控制需求选取被控变量,被控变量包括姿态角、攻角和过载等多个变量。通常所说的减载是减小飞行中的攻角,攻角产生升力,升力作用在运载器上产生过载,因此运载器在空中飞行攻角和载荷正相关,减小攻角就间接的达到减小载荷目的。过载由飞行攻角产生的力、风攻角产生的力及发动机摆动投影到法向的推力产生。可以通过载荷的模型可以分析如何通过控制将更有效的减小载荷,姿控系统通过某种控制方法改变姿态保证姿态稳定的同时减小攻角,达到减载目的,这里称为常规减载法;在运载头部加装栅格舵用伺服电机驱动,栅格舵依靠运载器飞行过程中空气动力产生控制力。由于在头部安装,这种控制力可以控制姿态减小攻角,同时会产生一个减小过载的量,有利于快速减小运载器法向过载,称为高效减载法,如何提高减载效率,使得运载器在飞行中受到更好的控制力,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运载器主动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运载器主动段的高效减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减载方法包括:/n运载头部据运载器顶端0.5米至0.8米位置安装栅格舵,所述栅格舵包括栅格舵本体和安装于所述栅格舵本体的四个舵片,栅格舵采用伺服电机驱动,所述栅格舵依靠运载器飞行过程中空气动力产生控制力,所述控制力用于控制姿态减小攻角以及产生减小载荷的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运载器主动段的高效减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减载方法包括:
运载头部据运载器顶端0.5米至0.8米位置安装栅格舵,所述栅格舵包括栅格舵本体和安装于所述栅格舵本体的四个舵片,栅格舵采用伺服电机驱动,所述栅格舵依靠运载器飞行过程中空气动力产生控制力,所述控制力用于控制姿态减小攻角以及产生减小载荷的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减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姿态减小攻角通过所述栅格舵、尾部发动机的柔性喷管、减载回路、减载控制网络、姿态回路、姿态控制网络与惯性组合共同实现,包括:
所述栅格舵摆动产生的法向力方向与所述尾部发动机的柔性喷管产生的法向力方向相反;
所述惯性组合用于实时测量运载器法向力和机体姿态;
所述减载回路由栅格舵、尾部发动机的柔性喷管、减载控制网络与惯性组合组成,所述减载控制网络利用惯性组合实时测量所述法向力计算减载舵摆角指令,所述减载舵摆角指令让尾部发动机的柔性喷管摆动和栅格舵的摆角偏转产生法向力控制运载器较小过载;
所述姿态回路由栅格舵、尾部发动机的柔性喷管、减载控制网络与惯性组合组成保证运载器稳定飞行,所述姿态控制网络利用惯性组合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黄万伟,杜立夫,李妍妍,刘江,张惠平,贾志强,杨广慧,张瑞,李冬,刘晓东,闵勇,蒋丽敏,吴建武,赵坤,董纯,曹煜,王光辉,李辉,唐山,朱榕,魏小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