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7265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防护装置,包括动模座、模具本体、定位件、升降杆、固定板、推板、弹性减振球和挤压减振组件,所述模具本体可拆卸设于动模座上,所述动模座上设有减振槽,所述定位件设于动模座上且以减振槽为轴对称设置,所述模具本体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件卡合设于定位槽中,所述动模座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减振槽连通,所述弹性减振球卡合设于卡槽中,所述推板接触设于弹性减振球上,所述挤压减振组件设于推板上,所述固定板设于挤压减振组件上,所述升降杆对称设于固定板的两端,所述模具本体接触设于升降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在推板复位时减小推板与动模座板撞击的模具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模具防护
,具体是指一种模具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注塑成型是指将树脂加热达到熔融状态后高速、高压注入到具有所需形状的模具当中,冷却后打开模具得到成型品的方法。随着塑料原材料的性能不断提高,各行业的零件将以塑代钢、以塑代木的进程进一步加快,使用塑料模具的比例日趋增大,同样对注塑模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开号为CN20115812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该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定模和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推杆、拉料杆和针板,其中,所述针板上对应拉料杆另一端的相应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顶出机构还包括支撑杆,该支撑杆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拉料杆的另一端相接触,针板包括底针板和面针板,推杆和拉料杆的远离动模的一端具有沉头,面针板上开设有对应推杆和拉料杆的避空孔,推杆和拉料杆的沉头分别容置在面针板上对应的避空孔中。但是针板将推杆推出时,针板内的底针板向动模座板靠近的时候,与动模座板之间产生撞击,进而易于损坏动模座板和底针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在推板复位时减小推板与动模座板撞击的模具防护装置。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一种模具防护装置,包括动模座、模具本体、定位件、升降杆、固定板、推板、弹性减振球和挤压减振组件,所述模具本体可拆卸设于动模座上,所述动模座上设有减振槽,所述定位件设于动模座上且以减振槽为轴对称设置,所述模具本体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件卡合设于定位槽中,所述动模座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减振槽连通,所述弹性减振球卡合设于卡槽中,所述推板接触设于弹性减振球上,所述挤压减振组件设于推板上,所述固定板设于挤压减振组件上且设于减振槽中,所述升降杆对称设于固定板的两端,所述模具本体接触设于升降杆上;所述挤压减振组件包括减振杆一、减振活塞一、减振盒一、减振杆二、减振活塞二、减振盒二和气囊,所述气囊设于推板上,所述减振盒一和减振盒二设于推板上且对称设于气囊的两侧,所述减振盒一、减振盒二和气囊中设有压缩气体,所述减振盒一和减振盒二底部分别通过管道与气囊连通,所述减振活塞一可滑动设于减振盒一中,所述减振杆一可滑动贯穿减振盒一设于减振活塞一上,所述减振活塞二可滑动设于减振盒二中,所述减振杆二可滑动贯穿减振盒二设于减振活塞二上,所述固定板设于减振杆一和减振杆二上,在升降杆推动模具本体向上运动时,固定板向下运动通过减振杆一、减振杆二、减振活塞一和减振活塞二向下运动,减振活塞一和减振活塞二挤压减振盒一和减振盒二中的压缩气体进入气囊中,通过气体压缩吸收减振活塞一和减振活塞二的动能实现一重减振效果,同时挤压减振组件将推动推板向下运动,推板挤压弹性减振球,弹性减振球发生弹性形变吸收推板的动能,避免推板与动模板之间发生碰撞。进一步地,所述模具本体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可拆卸设于下模上。进一步地,所述挤压减振组件以减振槽的中心线为轴对称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推板的底部呈外凸弧结构设置,所述动模座与推板的靠近侧呈内凹弧形结构设置,推板和动模座的弧形角度适配,有利于避免推板在振动中发生左右位移。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减振球为橡胶弹性减振球。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在升降杆推动模具本体向上运动时,通过气体压缩吸收一部分固定板的动能实现一重减振效果,同时利用弹性减振球发生弹性形变吸收推板的动能实现二重减振效果,避免推板与动模板之间发生碰撞;推板和动模座的弧形结构设置,有利于避免推板在振动中发生左右位移。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模具防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模具防护装置的A部分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模具防护装置的B部分局部放大图。其中,1、动模座,2、模具本体,3、定位件,4、升降杆,5、固定板,6、推板,7、弹性减振球,8、挤压减振组件,9、减振槽,10、定位槽,11、卡槽,12、减振杆一,13、减振活塞一,14、减振盒一,15、减振杆二,16、减振活塞二,17、减振盒二,18、气囊,19、上模,20、下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一种模具防护装置,包括动模座1、模具本体2、定位件3、升降杆4、固定板5、推板6、弹性减振球7和挤压减振组件8,所述模具本体2可拆卸设于动模座1上,所述动模座1上设有减振槽9,所述定位件3设于动模座1上且以减振槽9为轴对称设置,所述模具本体2上设有定位槽10,所述定位件3卡合设于定位槽10中,所述动模座1上设有卡槽11,所述卡槽11与减振槽9连通,所述弹性减振球7卡合设于卡槽11中,所述推板6接触设于弹性减振球7上,所述挤压减振组件8设于推板6上,所述固定板5设于挤压减振组件8上且设于减振槽9中,所述升降杆4对称设于固定板5的两端,所述模具本体2接触设于升降杆4上;所述挤压减振组件8包括减振杆一12、减振活塞一13、减振盒一14、减振杆二15、减振活塞二16、减振盒二17和气囊18,所述气囊18设于推板6上,所述减振盒一14和减振盒二17设于推板6上且对称设于气囊18的两侧,所述减振盒一14、减振盒二17和气囊18中设有压缩气体,所述减振盒一14和减振盒二17底部分别通过管道与气囊18连通,所述减振活塞一13可滑动设于减振盒一14中,所述减振杆一12可滑动贯穿减振盒一14设于减振活塞一13上,所述减振活塞二16可滑动设于减振盒二17中,所述减振杆二15可滑动贯穿减振盒二17设于减振活塞二16上,所述固定板5设于减振杆一12和减振杆二15上。所述模具本体2包括上模19和下模20,所述上模19可拆卸设于下模20上。所述挤压减振组件8以减振槽9的中心线为轴对称设置。所述推板6的底部呈外凸弧结构设置,所述动模座1与推板6的靠近侧呈内凹弧形结构设置。所述弹性减振球7为橡胶弹性减振球。具体使用时,升降杆4推动模具本体2向上运动时,固定板5向下运动通过减振杆一12、减振杆二15、减振活塞一13和减振活塞二16向下运动,减振活塞一13和减振活塞二16挤压减振盒一14和减振盒二17中的压缩气体进入气囊18中,通过气体压缩吸收减振活塞一13和减振活塞二16的动能进行减振,同时挤压减振组件8将推动推板6向下运动,推板6挤压弹性减振球7,弹性减振球7发生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座、模具本体、定位件、升降杆、固定板、推板、弹性减振球和挤压减振组件,所述模具本体可拆卸设于动模座上,所述动模座上设有减振槽,所述定位件设于动模座上且以减振槽为轴对称设置,所述模具本体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件卡合设于定位槽中,所述动模座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减振槽连通,所述弹性减振球卡合设于卡槽中,所述推板接触设于弹性减振球上,所述挤压减振组件设于推板上,所述固定板设于挤压减振组件上且设于减振槽中,所述升降杆对称设于固定板的两端,所述模具本体接触设于升降杆上;所述挤压减振组件包括减振杆一、减振活塞一、减振盒一、减振杆二、减振活塞二、减振盒二和气囊,所述气囊设于推板上,所述减振盒一和减振盒二设于推板上且对称设于气囊的两侧,所述减振盒一、减振盒二和气囊中设有压缩气体,所述减振盒一和减振盒二底部分别通过管道与气囊连通,所述减振活塞一可滑动设于减振盒一中,所述减振杆一可滑动贯穿减振盒一设于减振活塞一上,所述减振活塞二可滑动设于减振盒二中,所述减振杆二可滑动贯穿减振盒二设于减振活塞二上,所述固定板设于减振杆一和减振杆二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座、模具本体、定位件、升降杆、固定板、推板、弹性减振球和挤压减振组件,所述模具本体可拆卸设于动模座上,所述动模座上设有减振槽,所述定位件设于动模座上且以减振槽为轴对称设置,所述模具本体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件卡合设于定位槽中,所述动模座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减振槽连通,所述弹性减振球卡合设于卡槽中,所述推板接触设于弹性减振球上,所述挤压减振组件设于推板上,所述固定板设于挤压减振组件上且设于减振槽中,所述升降杆对称设于固定板的两端,所述模具本体接触设于升降杆上;所述挤压减振组件包括减振杆一、减振活塞一、减振盒一、减振杆二、减振活塞二、减振盒二和气囊,所述气囊设于推板上,所述减振盒一和减振盒二设于推板上且对称设于气囊的两侧,所述减振盒一、减振盒二和气囊中设有压缩气体,所述减振盒一和减振盒二底部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彦琴
申请(专利权)人:怀化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